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学论语#11.14【2017-4-11】

#每日学论语#11.14【2017-4-11】

【原文】 

鲁人为(wéi)长(zhǎnɡ)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fú)人不言,言必有中(zhònɡ)。”

【译文】 

鲁国的执政者计划改建藏放财货的长府库。闵子骞说:“保持原有的老样子,怎么样?何必一定要改修呢?”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平素沉默寡言不怎么说话,但一说话就中肯地切中了要害。”

 【微言微感】

闵子骞者,大孝子也。

他不喜欢多说话,但是说话很有分量。

父亲发现闵子骞继母做事不地道,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棉花做的棉袄,闵子骞用柳絮做棉袄,以至闵子骞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很生气,要休了继母。闵子骞跪在父亲面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于是,父亲原谅了继母。

这一次,鲁国当权者要改建长府,一向不爱说话的闵子骞说话了:“保持原来的老样子,怎么样?何必一定要改建呢?”孔子很是欣赏,大加赞赏。

闵子骞为什么反对改建长府?

原因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鲁昭公要改建长府。

鲁昭公为什么要改建长府?

”三桓“乱政,王权旁落,鲁昭公要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积聚力量,和“三桓”较量一下,长府用途发生变化了,需要改建扩建。

鲁人到底该不该改造扩建长府?这个问题在孔门弟子中也引起争议。那一天,小组讨论,然后分享,主题就是改不改扩建长府。众师兄弟众说纷纭,各执一端,争论不休。

待众人都发表意见后,闵子骞不慌不忙站起来说:“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意思很清楚,长府又不是不能用,国家又不是很有钱,没有必要大兴土木,铺张浪费。

闵子骞认为,在公室与“三桓”的斗争中,鲁昭公为政无方,不体恤百姓,不得民心,势力对比已经完全落于下风,斗争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为长府”耗费巨大,劳民伤财,国人对此多有怨言,毫无意义,这样做只会加剧衰败。

第二个版本:季氏要改建长府。

季氏为什么要改建长府?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的哥哥昭伯和季氏的“斗鸡事件”,如公室和“三桓”矛盾一下子紧张起来,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容。鲁昭公以国君名义,以长府为根据地,组织政府军讨伐季氏,季氏联合叔孙氏、孟孙氏对抗政府军。战争结果,“三桓”胜,鲁昭公流亡齐国,三那年后病死。

季氏修长府,要去除鲁昭公的影响,也避免后继者(比如鲁定公、鲁哀公)以此为据点,再来打“三桓”的主意。也有一种说法,避免一些支持鲁昭公的人,睹物思人,怀念旧主。

闵子骞认为,长府的功能是存放财货物资,奢华或者简朴并无意义。得民心者得天下。执政者做事是否正义公道,是否得到了上下民众的拥护,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执政者不把精力放到德政上,放在惠民养民上,折腾改建长府,实在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孔子赞许闵子骞,一是因为他言之有理,而是因为他言之有据,三是因为他一贯作风务实。

其实,我们教育的教育何尝不也是如此?

很多老师带班也好,上课也好,喜欢把精力用在对学生的控制上。似乎学生不乱动,不乱说,不和老师争执,令行禁止就是好学生。学生上课动嘴没动嘴,动手没动手,用心没用心,探究没探究,参与没参与,往往不是这些老师关注的重心,他们的精力都在挖空心思,严防死守,想办法让学生听话上。

这就好像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第一件事就是强化管理:把天下武器都收缴统管,不允许民间存在武器;焚书坑儒,不允许惘议朝政;修筑万里长城,企图一劳永逸……

结果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上》)

小时候,喜欢听刘兰芳的《岳飞传》,几个小伙伴一放学就围在收音机旁,如果谁弄出一些噪音,马上有人给你急:你不听我还想听,不听滚蛋!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老师的精力,往往在提高自身素养,精心设计课堂上,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德行温暖学生。你的课堂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让学生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哪里需要老师维持秩序?

班级管理其实也不需要严防死守。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班级的主人不仅仅是班主任,更是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信任老师,佩服老师,爱戴老师,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何用老师天天絮絮叨叨?

三流班主任严防死守盯班,二流班主任条条框框管班,一流班主任经营人心带班。老师怎么看学生怎么顺眼,学生怎么看老师怎么顺心,如粉丝见到偶像,如基督徒朝拜上帝,哪里需要警察看小偷一样监督控制?

闵子骞说:“仍旧贯。”这句话道出了管理的精髓:理是管的前提和基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承前继后,梳理和调理,根据需求,满足需要,抓住了关键,把握了要旨,一如既往,一以贯之,何愁不得人心,不成大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40)
论语启示录106:给个县长都不干
论语 | 八佾第三
论语日课272: 话不在多而在精准
“孔门十哲”与“七十二贤”
志不得遂 去鲁流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