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需要空间时我不会打扰,最长一次我们失联23天。| KY访谈:不常规恋爱手册
KY作者 / 47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综艺《新生日记》开播,李艾和老公张徐宁的相处模式引来了热议。
 
两人的日常可以说是甜蜜无比,担心老婆孕期会抽筋,他特地苦学按摩手法,每晚睡前为老婆按摩捶腿,然而就在节目录制的当晚,他照例讲完睡前故事、捶完腿后,留下李艾一人在房中,自己上楼睡觉了。
 

周围的朋友们都异常震惊,纷纷认为一定是男方怕压到老婆的肚子才分房睡的,而李艾则淡定地说,两人婚后4年一直都保持分房睡。
 
“我在二楼,他在三楼”,随后解释了原因一是老公打呼噜,自己容易被他吵醒,二是老公是她的经纪人,经常24小时在一起,晚上分开睡也是给彼此一些私人空间,反而能促进感情。


 
但其他嘉宾却表示很难理解,认为分房就等于分居,甚至吵架也不能分房睡,影响感情。的确,所谓十年同船渡,百年共枕眠,社会主流意见认为,既然是夫妻,肯定是要同床睡的。
 
类似这样的,社会关于“好的爱情和婚姻应该是什么样的”还有着很多的标准。面对一些“送命题”应该如何作答?节日应该如何度过?送什么样的礼物才是“对”的?关于如何向另一半表达自己的“看重”,这个社会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我身边有个朋友曾经和我说,她在年轻的时候就曾因为这套标准,失去过一个真心相爱的人。当时她的男朋友是第一次恋爱,他的性格有些独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她要求他秒回微信,他觉得太形式不自然;甚至她过生日的时候,他也没有守在午夜12点给她送生日祝福。
 
后来她就和他分手了。但是后来又过了很多年、发生了很多事,她才明白当年的他其实是把她放在心尖尖上的。他给了她很多,她不知道那些东西有多珍贵,却只因为他的举止不符合社会主流的“标准”,而误判了他不爱她。
 
我朋友说,后来她就经常会想,这一套关于爱情的标准真是害人不浅。尤其是对于那些感情经验不多的人来说。天下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爱情也应当有着千万种独特的面孔。用一套标准来限制爱情,让每个人的爱情看起来都一模一样,一方面限制了爱的表达,更有可能让人把形式放在了真心之上——能做到这套标准的人未必爱你,不能做到的也未必就是不爱。
 
今天我们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特意邀请了一些对爱情有着不同想法的朋友,和大家分享一下他们“非主流“的爱情。


01.
他需要空间的时候我不会找他,
最长一次,我们失联23天
 
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好,几乎是完全的投入和陪伴。会规划一些共同去完成的事情,有很深入的交流。或者,就和对方待在一起什么都不做也觉得幸福充实,手机都很少碰,一天下来常常电量充足。
 
可是,一旦我们分开的时候,就开启了“放养”模式:不查手机,不报备行踪,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在哪里在做什么,也不会追问。简单来讲,就是一种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状态。
 
在我看来,爱情本就应该建立在信任之上。我们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把一个人捆在自己身边,如果要强行掌握他的全部信息,对方若真有心隐瞒,可以编造一百个谎言来欺骗。
 
有时候,我们甚至会从对方的生活中消失一段时间,最长的一次,有23天我都没有他的消息。那段时间他因为工作,状态非常糟糕。加班强度变大,人事之间还存在一些复杂关系,整个人都很烦躁没有耐心。
 
于是,他在微信上给我留了一条信息:我想自己待一阵子,之后便很久没有出现。我也没有找他,就正常的安排着自己的生活,等他调整好自己,自然会回来。
 
他那时的感受我完全理解,在特别烦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自我的空间。一个人待着,一句话都不多言,就连最亲近的人也不想靠近。那时候的关心慰藉不仅无法舒缓,还会一种无形的压力,令处境更加艰难。我们也不希望展现那样糟糕的自己在心爱的人面前,更不愿看到自己情绪失控下,可能造成的言语冲击和伤害。
 
我们自然不是不关心对方,而是,选择了一种尊重彼此自我边界的相处方式。在那个令他安全的区域内,他可以崩溃,可以软弱,而只要他想我求助,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
 
比起完全融进对方生活,穿透恋人的所有想法,我们更看重保持距离的新鲜感,和被充分保护的自我边界。这种相处方式。
 
当然这种关系是特别需要“相信”的,不光相信对方,也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需要两个人都足够成熟笃定。因为非常了解对方,我们深知这种相处方式是对彼此最好的。也许在别人眼里,这样的相处会充满不安全感,但却是专属于我们的默契和甜蜜。


02.
我们的爱情不求当下,
只求未来
 
我们是本科在一起的,却不是同学。我进京参加活动,认识了她。她比我优秀多了,却不知为何也看上了我这个呆头呆脑的男生。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始终异地,本科毕业后她去了英国读博士,我则去了美国读硕士。硕士毕业后我留在了美国工作,她继续在英国求学。那个暑假我飞到英国和她一起生活了几个月,期间她怀上了我们第一个孩子。
 
等她终于博士毕业,来到美国和我一起生活,那半年里她又怀上了我们第二个孩子。可是孩子还没出生,我就因为一个创业机会回国了。
 
我的老大有严重的过敏症,所以很不合适回国生活,国内有严重过敏的人不多,很多食物都没有表明里面有什么东西,如果误服的话,孩子真的可能会没命。而我也要为了一家人的未来打拼,不能轻易放弃创业的机会。
 
我的太太是我此生挚爱的女人,在一起十二年了,我却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多久。她独自在美国带着两个孩子,每每想起我都觉得很心痛。可能很多人在我们的处境中,都早已选择放弃了彼此,选择了能够陪在身边的人。
 
多年以前有人劝过我,说我和她无缘。但我却不信也不服,我们对彼此的爱,让我们宁愿忍受多年的两地分离,也要永远在一起。以前KY写异地恋的文章中有句话,说的是“异地对于爱情来说就像风之于火,它吹熄那些微弱的,它助长那些强烈的”。够相爱,就不会分开。我们是如此相爱,这就是我们之间最大的缘分。
 
可能大部分人的爱情,都是为了给当下的生活添彩。但是我们的爱情,是愿意放弃当下,追求一个更长远的未来。和一生相比,眼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就如同那句古诗里说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


03.
谁说手机宠物型恋人不好?
我自愿选择恋爱降级
 
我身边的朋友只要是一谈恋爱就约不出来,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和伴侣待在一起。但我谈恋爱好像有些不一样:我们见面频率很低,大概两到三周才见一次,大部分时候都是通过手机陪伴着彼此,就像养了个“手机宠物”。
 
很多人都会说,你们这就是典型的恋爱降级——说得好像恋爱降级是一件坏事一样。其实我非但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反而乐在其中。
 
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里,我们会一直保持微信联系,有时候讨论午餐吃了什么,有时候看到好看的段子转给对方。可能会因为开会或别的事情无法及时回复,但等几个小时后又“重新连接”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冒泡,断断续续的从早聊到晚。
 
我们通过网络触达到彼此全部的生活,即使不见面也能感觉到对方陪伴在身边。
 
睡觉前习惯打个电话,煲过两三个小时的电话粥,在没什么想聊的时候,开着语音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或道一句晚安就乖乖睡觉去。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方式,没有即时回复和约定见面的压力,能感受到绵延的爱意,又有自己的空间时间。
 
工作已经很累了,恋爱应该是一件轻松不费劲的事。我始终认为,两个人在爱情中的结合,是为了实现彼此生活的1 1大于2。我们都不需给对方增添太多的负担,又因为对方在手机里的存在,让日常生活更轻松愉快、有期盼了一些。这有什么不好呢?
 
看到很多情侣因为彼此的关系,反而平添了更多生活的烦恼,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他们可能会指责我们为对方的付出不够。但每对情侣都有适合自己的模式,对我们来说,如今的相处模式彼此都很满意,不觉得这样有任何问题。


04.
我是一名社会学学生,
恋爱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实践的田野
 
谈恋爱对我来说的意义,和主流的“看重未来的结果”相比,我更看重对自我认知和世界观的拓宽。
 
有这个想法,当然是因为我年纪还小,婚姻对我来说还是遥远的命题。KY也说过,对于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来说,最大的命题是探索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是谁、以及自己想成为谁。
 
年纪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还并不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伴侣,会对不一样的人产生心跳的感觉。如果非要说有共同点的话,我喜欢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见解的人。
 
可能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能够拓宽我对世界的认识,他们对生活的见解又能够给我一些关于自己人生思考的线索和指引。
 
过去两年里我交往过3个不同的男生。当然是一对一的,我们都承诺在一起的时候给对方高质量的陪伴。我们的谈话很深入,所以后来因为意识到不合适分手后,我们仍然都和对方维持了一种彼此独特的朋友关系。
 
朋友戏说我是以田野的心态在恋爱,这样的恋爱经历,可能只会属于人生刚刚成年不久的那些年。
 
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经历。在成年早期,我认为人对结婚可以多些思考、多些耐心,因为你自己都还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需要谁。
 
我也不认为这种关系是随便的,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我一段专属的美好回忆。我们对待彼此是慎重而严肃的。未来随着我的自我身份感越来越确立,我会更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伴侣,那个时候的我才敢谈一生的爱。
 
KY作者有话说:

写这篇文章,最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的爱情有千万张不同的面孔。一个人是不是爱你,你应该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你自己的心去体会。什么样的爱情是好的爱情,这个标准应该是你专属的、由你自己来定义。
 
千万不要因为社会主流的声音,错失你独特的真爱。你需要什么,只有你自己明白。
 
正文到此结束。


爱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正如不同的人能代入不同的情歌,KY小姐姐相信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路上找到自己的专属爱情,就像风味不同的巧克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那一块。
 
虽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爱情有专属解释权,但情侣之间用巧克力传递爱意却是爱情里共通的一面。国民巧克力品牌德芙在这个场景当中,往往就是情侣们的首选。近期,爱情的使者德芙为2颗巧克力拍了支Dove Love Song MV,倡导大家用巧克力表达爱,享受自己的专属爱情,你是不是也从中看到了爱情中的自己?
 

与此同时,德芙在七夕前夕制作了H5《专属情歌,德芙唱给你听》, 如德芙调研结果显示的年轻人喜爱的专属情歌Top5:《我的秘密》、《有点甜》、《追光者》、《慢慢喜欢你》、《小半》,H5的爱情测试题发现这一代人的爱情也像他们的专属情歌那样旋律轻松欢快。而不同的专属爱情有时也有相同的心动时刻,当问及用一句话描述你和TA的心动瞬间时,选择最多的选项是“才第一眼,你就让我走火入魔”;当约会时突降小雨,大家更倾向于去电影院看看长情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关系的16种不同需求,你真正需要的是哪几种?(帮你理清思路)
怎么挽回爱情,如何挽回感情,情感挽回方法,分手了怎么挽回
初中生该怎么面对爱情
不想再“选错人”,一文教会你「系统梳理」自己的择偶标准
求婚钻戒如何选购?学会这几个技巧,求婚不撞戒
爱是给你自由,又相信你不会滥用 |ky观影:《恋恋书中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