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本与科技分享(荟萃版)11-15

一、历史上的一些恐慌

在金融市场中,我们常说贪婪与恐惧无处不在。仅就恐惧方面来说,日本2011311日大地震后,中国沿海的一些城市很快就出现了食盐抢购潮,当时有人抨击国人的素质低。其实,人类发展史中,各个国家地区均有过类似的恐慌。在美国成立后,它对英国、西班牙、德国、日本的一系列战争以及南北战争中,本土的人们都曾经历较大的恐慌。

例如,德国潜艇在一战期间共击沉了79艘商船,在美国国内造成巨大的恐慌,美国人到处都说看到德国潜艇,甚至在大湖区也发现了潜望镜,以至于1918年大流感来临时,连报纸上都言之凿凿地说是德国潜艇偷偷放的毒气。而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肆虐下的新奥尔良城则给留守的市民造成恐慌加上人为灾难,有1400多人死亡。人性皆类似,所以我们才有了全球通用的金融技术分析理论、周期理论等。

二、家族企业敛财与庄家手法

上世纪80年代,亚洲一些国家的家族企业便通过相对复杂的持股结构侵占小股东利益。其共同特点为:上市公司在复杂持股结构的最底层。如下图所示,家族企业实质拥有权只是51%51%51%30%21%25%,却控制上市公司D 51%的股权。


在此种结构下,家族企业可以通过低派股息去剥削小股东,将公司D的资产以低于正常份出售给公司F,或向公司F购入高于正常价的资产——每笔交易可获利75%。但由家族拥有控制权比率49%25%拥有权/51%控制权)可知,此比率越小,小股东越有可能被剥削。此比率大于20%为紧密控制,在1020%为非紧密控制,后者难以被发现。

按照下图的结构,这些家族企业还可以利用关联银行借贷获利。


但放眼中国股市过去10多年的历史,造假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手法拙劣,竟然是简单地实施以下常见骗术:过早地记录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记录伪造收入,使用一次性所得抬高利润,费用前移或后移,不记录或不恰当地减少负债,收入后移等。

此前一度叱咤风云,而今已基本淡出我们视线的一些著名类庄家便包括德隆系、亿安系、斯威特系、泰跃系、鸿仪系、鹏润系、农凯系、涌金系等。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业绩有水分的公司仍未被曝光,我们作为投资者确实需要多作研究,深入了解某些明星上市公司的一系列并购与业绩增长神话。

三、美元资产75年的增长

1925年到2000年,美国1美元资产通过以下不同渠道会分别增长为:按通货膨胀率9.71,短期国库券(treasury bills16.56,政府长期公债(government bonds48.86,大型公司股票2586.52,小型公司股票6402.23

四、科技预测与未来文明的展望

最近看到孙正义开始展望未来300年人类的生活,不禁心潮澎湃。回想一下,达芬奇曾在15世纪后期则画出降落伞、起重机、滑翔机、飞机、13位机械加法器、机器人等,也算是较早对未来科学作预测的人士之一了。而小说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于1863年创作的《20世纪的巴黎》则预测了1960年的玻璃摩天大楼、空调、电视、电梯、高速列车、汽油动力汽车、传真机以及与互联网相似的东西,他还在1865年的《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中描绘了太空舱的尺寸,与100年后的太空舱仅有百分之几的误差。

但并不是所有预测都那么准确的。由于对未来科技发展速度偏低估,大多数人作出的预测自然偏保守。1874年,德国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菲利普..约利听完普朗克(后来成为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的要为理论物理学奋斗终生后,淡定地对他年轻人,你来晚了。物理学已经完成了,剩下的事,只是在细节上修修补补,没多大发展了,用一辈子干这事,太可惜了。

1893年,美国邮政部长约翰.沃纳梅克(John Wanamaker)预测100年后邮件仍将通过公共马车和马背邮递。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H.迪尔(Charles H. Duell)说:每一件能够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出来了。

1903年,在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他们的飞机前一周,《纽约时报》声称研制飞行器是浪费时间。而《纽约时报》1920年也批评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Robert Goddard),断言他的工作毫无意义,因为火箭不能在真空中运动。

类似的预测还有不少。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奠基人之一的哈里.M.华纳(Haryy M. Warner)曾经说过:究竟是谁想听电影里的演员说话呢。在1943年,IBM公司主席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也说过:我认为整个世界市场可能只需要5台计算机。因此,著名物理学家、科幻大师加来道雄(Michio Kaku)得出的结论是:同未来打赌,断言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将会非常危险。

回到当前,总结孙大佬及其他投资家、科学家的一些研究与判断,基本上是这么几点。

1. 从当今到2030年左右,人类会在以下技术上做创新并让它们发展得更为成熟:因特网眼镜(包括能上网、识别人脸与生平、语言翻译的隐形眼镜),无人驾驶汽车,四壁墙幕,柔软的电子纸,虚拟专家系统,基因药物与治疗,干细胞(继2010年培育了第一个膀胱,2013年又培育了第一根气管,约2019年,科学家将能够培育出肝脏),克隆,与癌症共存、安放到体内的纳米机器以杀死癌细胞,血液中的纳米卡车,DNA芯片(可通过意念初步编辑电子邮件、玩视频游戏和上网),碳纳米管,后硅时代,原子晶体管,量子计算机以及在研究中的光学/量子点/DNA计算机,氢能与核裂变,电力汽车,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以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来测宇宙大爆炸一瞬间产生的引力波,载普通人航天,小行星着陆,永久性月球基地等。

上面的创新中,对癌症的有效治疗是一大亮点。如今,当人们发现在胸部发现肿瘤时,可能这个肿瘤已经有了100亿个癌细胞。但是在未来,区区几百个癌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就能被DNA芯片识别出来,而这将肿瘤的发现时间提前10年。此外,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纳米粒子,它是一种微型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像智能炸弹一样摧毁癌细胞。例如,纳米粒子与一种抗体结合而自动寻找某种叫做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癌细胞,然后用一束折光照射5分钟,加热和最终杀死癌细胞80%。或者,将极小磁盘导入癌细胞,让一个小的外界磁场通过极小磁盘,引起后者振动和撕开癌细胞的壁,接近90%的癌细胞仅在振动10分钟后就被杀死。在过去的试验中,已经用这样的方式杀死过高达90%的癌细胞,这将使得癌症治疗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2. 2030年到2070年左右:混合的真实/虚拟现实,通用翻译器,全息摄影和三维图像,模块机器人、有情感的机器人,模拟大脑、拆开大脑,培养出儿童设计师,变形,有效治理全球变暖(如将污染物质送到大气中、生成藻花、碳封存、基因工程),核聚变、桌面聚变,火星地球化、太空旅游业等。

以上述的变形技术为例,该技术是把现有物质拆分后重组成新物质。可以想象在未来,过圣诞节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我们的礼物下载软件,把旧的物质放到某台机器中,然后按一下按钮,新的礼物就出现了。

3. 2070年到2100年左右:意念控制,识别意识、拍照一个梦,三录仪和手提大脑扫描仪,有意识的机器、与机器人融合、代理人或化身,逆转衰老、热量约束、青春之源,生物钟、复兴灭绝的生命形式、产生新的生命形式、治愈所有疾病、细菌战,复制机(但要小心灰黏垃圾Gray Goo),磁力汽车和列车、磁悬浮、真空超高速铁路等的广泛应用,太空升降机、星际飞船、核火箭、冲压喷气聚变、反物质火箭、纳米飞船、离开地球生活,等等。

关于延缓或逆转衰老,很多影响衰老快慢的基因现阶段已经在酵母细胞、果蝇及蠕虫内被发现(瓜伦特发现了SIR2基因,这个基因有可能解释热量控制的奥秘),将来可以通过对该部分基因的控制降低新陈代谢,以延长寿命。此外,科学家已经通过热量控制延长了昆虫、老鼠、兔子、狗、猫及猴子的寿命。也就是说,如果在喂养它们时减少30%的热量摄入,那么就能将它们的寿命延长30%。结合上述各方面的科技进步,看来人类平均寿命达到150-200岁不是梦啊

在展望未来文明时,我们还可以从更高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里,借鉴一下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Nikolai Kardashev)按能源消耗量划分为一共4类文明的方法。

1类文明为行星文明只能消耗落在其星球的阳光,约1017次方瓦。尼古拉判断,目前我们是0.7类型文明,过渡到1类文明仍需要100年。

我们向1类文明过渡的特征包括:互联网是1类行星电话系统的开端;全球通用的语言仅余少数,如英语、汉语;行星经济的诞生,如欧盟、全球化;中产阶级的崛起;判断超级大国的新标准是经济,而不是武器;在青年文化(摇滚和青春时尚)、电影(好莱坞大片)、高级时装(奢侈品)及食品(大众市场的快餐连锁店)的基础上,世界范围的文化正在崛起;新闻正遍及全球范围;全球性体育活动盛行,如足球和奥运会;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环境威胁的辩论;旅游业增长最快;洲际旅行的价格下降正在加速不同民族间的联络,让战争更难发动,并且传播民主的理念;战争本身的性质发生变化(两个民主国家几乎从未向对方发动战争);国家级机构将变衰弱,但在2100年仍会存在;疾病将在全球范围得到控制;恐怖主义和独裁本能地抗拒过渡的趋势。

2类文明为恒星文明,可以消耗太阳释放的所有能量,约1027次方瓦——该类文明已可以初步被称为不朽的文明,因为它已能掌控天气的变化,冰河时代能得以避免或改变;可让流星和彗星发生偏转;即便太阳发生超时空危机,可以逃到另一个恒星系统,或阻止他们的星球发生爆炸;但仍会受到光速的限制。

3类文明为银河系文明,有能力消耗100亿颗恒星的能量,约1037次方瓦。在这个阶段的人类,可通过自我复制的机器人探测器探索大部分的银河系。此时人类已拥有足够的能源探测普朗克能量(1019次方千兆电子伏特),但一个风险是过高的能量可能导致时空本身变得不稳定,从而引起时空结构分裂。

4类文明至少是宇宙大结构级文明,有望消耗来自银河系外的能源,如暗能量,这构成已知宇宙73%的物质与能源,而恒星和星系世界仅占4%。当然,4类文明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因为按照人类社会在过去几个世纪的每年增速1%作假设,则从一个文明过渡到下一个文明约需2500年,即便每年增速达到2%也需要大约1200年。

而在各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仍充满坎坷,如果未来的文明盲目地产生能量,上升到2-3类文明时,废热、混乱及污染等熵将导致其家园无法居住。这时,可能会分化成为两大类型:熵节约(entropy conserving)文明会使用纳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来消除浪费和低效,局部的熵可在他们的星球上减少;而熵浪费(entropy wasteful)文明则向其他行星扩张,但在外太空建立殖民地的成本将限制它的扩张能力。

五、技术发展的另类划分

加来道雄曾把技术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纸、自来水、电力和计算机的诞生、进化、兴盛到衰落。1450年,纸进入第二阶段,得益于活字版印刷的发明,私人书籍应运而生,当时欧洲只有3万本书,到1500年却增长到900万本。1930年,纸更是发展到第三阶段,每张成本降到了1分钱。

而对于自来水而言,20世纪初进入第二阶段,二战后发展到第三阶段。电力方面,爱迪生时期可以算是第一阶段,一战后为第二阶段。同理推断,计算机目前基本上处于第三阶段。

再看一下一些专家对全球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的分析:1850年,欧美曾出现经济崩溃,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铺设铁轨的真正工作需要到19世纪80年代才能发展成熟,此前金融市场已经透支了该技术的利好;1929年,汽车、铁路、电气化泡沫引起全球性经济危机,持续至二战才基本恢复;2008年,房地产等金融服务业出现泡沫,同样酿成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按照上述80年时间间隔,第四次浪潮的危机可能发生在2090年,其导火索可能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电信和生物技术的结合体。

(本系列分享1-15内容中包含一些外部信息引用,因故未能逐一标注出处,但在此对该部分信息的原作者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纳米机器人干掉癌细胞
宇宙七级文明有多可怕
外星人真的存在?英国科学家:银河系或存在36个外星智能文明
替代奋进号?纳米卫星携“微船员”将升空
人类播撒生命到宇宙深处,看了之后你绝对不止再想活500年!
宇宙知识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