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心死,道心活



魔性不减,方向必偏,其性必乱,魔性就是过与妄想贪念,张扬自己有功能者,显示自己超群出众者,其不行正道,既属断根求枝,必不恒长,终落枯败矣。

出售丹药,不如施与丹心。显示法宝,不如守护正念。需要者,当引导归真明岸,勿造业误人,为自己与亲人积德,可享后福,反之魔考显现,后悔晚亦。

修行,都知道要行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要行善知道的就不多了,怎么行善懂的就很少了。大多修学者虽名行善,却是在行助纣为虐之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心窍未开,玄关未启,迷雾盲行,故而造业。要怎样真正的行善,就需要从根本下手,减自己不良,逐渐让自己成熟,觉醒自性,才能够清楚方向,知道真假善恶之道理。如何从根本下手?看我文章,虚心学习,掌握正法,明道而行。

初修者,不能去参猜无为之境。很多圣人说的话那是境界,对初学者作用不大,如果急求入境,既是入幻。

我给比喻一下:圣者,把可口的饭菜端来了,你吃的很香,你就去思,去想这饭菜的味道,其实,你需要做的,是先如何收获粮食,圣者送你真种子,你给下锅了,可就偏了圣意,真悟出来你就明道了,所以,勿去贪境,当务实修度。修度就是播种粮食,境界就是那桌子上的饭菜哦。为了饭菜,当去播种收获粮食,才有饭菜可得。境界来与修度之基础,坐望空想,无真实境界,终落幻虚。播种收获的粮食,是那品德、修养、人格。有此,可登圣境,就这几句话了,无需多说,当悟。

这收获来的粮食,是品德,修养,人格。那境界是什么,是无量的智慧,这人格,就是升华无量智慧的根本,你修什么,就知道了,还无求神通吗,有了智慧,神通都是小儿科了。智慧,包含着一切,你表演什么,我一看就明,马上就可以临摹成象,无所不知,一通百通,这就是智慧境界的作用,所以,没有一个人,能迷惑我。你到了这个境界,智慧开启,如是。并且啊,成就法身,可一念生出万法,法无定法,信手粘来,无法无不法,这就是大觉如来得性的显化。还有什么不通,全通,是为得道也。

有人问我,老师到了什么境界?我不知道,还执什么境界呢,人心猜境,盲人摸象。我看那象很清楚,一眼尽收眼底。盲人是不能达到的,只能去摸,摸个象腿说大象是根大柱子,摸了象耳朵说大象是大蒲扇,他回去继续误人,这就不知道大象以后被说成是什么东西了。所以,盲者勿乱言,不证休猜偏。人生真象你未得,怎可断定全道形。虚心学正法,修度自己过,虔诚尊师礼,才能证道情。

无师无法,是如小猫翻书,不知从哪下口。做个鬼脸,发个图片,以求心乐,表边现象也。要虚心学习法理,认真读看文章,从中明白正确修行方法。人生短暂,当急入修真。游戏过后归空寞,大餐一时难长饱,苦乐浮云随变换,不能久住真性灵,烦恼痛苦常出现,更是盲行人生途,修真开启真智慧,悟得真情住道岸,解脱束缚得自在,时刻伴随幸福盈。

人性死,道性活,这话原意是这样说的:人心死,道心活,其本意是比喻,人的心是虚情假意的伪装的心,是人后天识神的作用,如果人心重就多去妄想产生贪求欲望,会伤身损气,对身心不利,唯有人心死(减灭),才能自然获得静定境界,“道心”就是智慧,是人先天之灵觉,是大爱,真如本性的真我,是元神,是无私之情怀,才能不违背与道规,自然得受福安,无有烦恼之扰。“情死,道情生”,前字的情是人心之情,是后天凡情,这情就是人心产生的,当死。道情生,就是人的本性真情、真诚、无伪装、坦荡无私的道心情怀,当生。什么叫假?就是去伪装、自私、虚情假意、卖弄、迷雾、固执等诸多毛病,这些都是后天人心产生的。修的是什么?就是把这些修减,假减了去,剩下的就是真。真是什么?是那本我、光明、大爱、纯洁、无私、真诚、慈善的自性,这叫返朴归真之境。不是说“真”显现了,人就无思想了,没有行为了。修真,就是要修除假我,成就真我。修真,可不是小说里说的那样,那是虚构的,我们修真就是修出自我真性情,假我背道,真我合道。合道则盈迎,背道则枯槁。

修真,就是要修除假我,成就真我。人心当减,道心方立。道心,是真爱,是真情,是真性。无私之大爱。我们修道,道心,元神,各种名词,都是借用来描述的,不是看字去执迷。道,生万物,道心,就比喻道。心性,本我,归真。都是比喻近道,合道,要学习如何正确行事,首先要知道真假。不知道真假,按照自己的心去做,也不是真。

你要学会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事情是不正确的,这需要你在社会和生活中去掌握、学习、磨练,才能够获得正邪。然后,你按照这个经验去行事。你不知道什么事情是正确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所想去行动,那可不是这样,一个小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他所做的,都是正确吗。小孩子,需要学习,需要掌握事理。这需要智慧,依靠智慧来判断正邪。佛是什么样子,这样那样的,一定不要去评论,不管你修到什么境界,记住一点,可说的,都是有为法,无为则无法。无法合道,道本不言,全形证之,描述不近,境界不能去描述,先播种粮食,再想饭菜,若强去描述,全是邪说,无米不炊,所食也是大言空话,在你没收获粮食前,都是借人家的粮食,还没有自证,休大话。一个年轻人,他不知道正邪,从小说里看到各种功法,然后就是去盲目去修炼,他不知道这个是假的,所以说呢,他就不知道什么是正邪,因此,要成熟,懂得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才能够确定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是需要学习,去磨练的阶段。先学做人明辨是非,然后知对错,能分辨,才可修,所以说:明道好修行。我的空间里,有很多文章已经指出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学法者要多看,多学习,虚心,空杯,多掌握。

工作,家庭,都与德有关联,如果你选了一个不理想,不喜欢的工作,那么在工作中,就不会积极的投入,精力就会开小差,去想别的,去玩,不认真的工作,就是一种失德,自己真诚的去面对生活,社会,朋友,就是道心的树立,但是,你自己不明白,很不珍惜这份美德,随波逐流,很可惜。有句话说的好,道在生活,百姓日用而不觉,你若为之迷茫,就是身处与道而又远与道。觉后而自在,原来自己就是本性真如,不会去难过了,看我文章《大道有魔考》,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修者,多去迷幻境界,从不知需要修自己不足,告诉他改正自己的缺点,就象害他似的,他对出神入化感兴趣,这就方向偏了,他对神通,神仙很着迷,对功法很痴迷,就是不知如何修度自己。让他守心,他偏外驰,让他内观,他非外求,这样的人,不属修行,是玩道,毁道,断道思想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何理解?
宽容与认识
《易经》中最具智慧的8句话,隐藏着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直击人心
从“悟”谈起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佛道實證歸一簡論——以《六祖壇經》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