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祖叫牧童作的这首诗,隐藏着好多道理

吕祖实名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是唐代著名道士,道教全真派祖师。他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民间称他为“孚佑帝君”,为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吕祖,世人只知他是道士,却不知,他还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其《牧童》一诗,被选进小学的语文课本中。

《牧童》又名《答钟弱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一个叫钟傅的人,仕途不顺,在官场受人排挤,数次被降职,被贬到平凉后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有天在外闲游时恰遇吕祖,相谈之下相约一起散步,两人走到一农家附近,见一个牧童放牛归来,钟傅随即邀吕祖以此景作诗,吕祖笑到,这个牧童就会作诗,钟傅表示不信,随后吕祖叫来牧童,当下即兴就作出这首《答钟弱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第一二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下的情景。在宽广的青青草原上,晚风呼呼地吹,牧童悠扬的竹笛声随风传来,体现了牧童悠然自得的心境。第三四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回到家吃饱饭后,已经是月照当空的晚上,他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欣赏夜的美景,牧童不住房屋,以地为床,天为被表体现他闲放不拘的心境。

牧童的洒脱,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心境和钟傅仕途不顺,被人排挤,数次被降职的心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表面上看,好似在委婉劝说他:“你啊,早点离开尔虞我诈的名利场吧,回到田园中来,像那牧童一样,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岂不快哉。”

从另一面看,要知道月有阴晴圆缺,草有枯荣盛茂,好景不过是一时的,牧童的无拘无束,悠然自得是因为环境吗?如果是这样,待到风雪连天,万物归藏之时,他又将如何呢?所以心境的怎样,不是因为环境造成的,一切都是由心而生。一切虚幻的东西,如同竹影扫阶,月轮穿沼一样是虚无缥缈的,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影响。

所以,从这一面看又好似在说:“你不要为将来的不确定性忧虑,也不要沉寖在过去的痛苦里,要顺应自己的变化,这样才会不被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当下该做的事情,如此就像牧童一样,悠然自得,闲放不拘。”

从以上感悟,凡事都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有好的,干嘛非要拿着坏的不放呢?依此而知,人生太多的不愉快,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世界是美好的,生活亦是美好的,你们说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家诗》91《答钟弱翁》牧童
89宋 牧童《答钟弱翁》今韵
描写儿童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千家诗(八十七)——答钟弱翁
官员让道士写诗,道士不想出手找了个放牛娃来写,成就首千古名作
诗词丨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