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习录精讲:身心意知物只是一件

《传习录》179(节选):

九川曰:“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以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为证,豁然若无疑;却又多了‘格物’工夫。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后问希颜,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

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著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著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

学:我读这一段,有个地方有点不解。王阳明说:“心之发动处,谓之意。”这个心要是一动,就是意,那这个意不就是相吗?“意之灵明处,谓之知。”那这个灵明不就成了相的灵明了?这个知也是一个相吗?那灵明到底是相的灵明,还是心的灵明?这个知又是什么呢?和“致良知”的知是不是一个知呢?

:王阳明这段话是在意上说的,你没有明白意是什么,才以为是相。王阳明说得很清楚,心动是意,所以意就是心。意中有灵明,这就是知。所以心、知、 意是一回事,怎么能分开理解呢?分开理解,就是相,你着了相,所以就不能真的懂他讲的话了。

心、知、意是一心之动。心为本,知为用,意为行。相是什么?相是心之所着。心、知、意动必有所着落,这个着落处就是相。把相定下来,就成了物,所以心中有相,心中就有物了。心、知、意、相、物,全是心,你都要清楚,心才能明,才得良知。不然,心上这一切都是糊涂的。

王阳明的心学是自明本心的。心学讲的是心的存在,不是概念,不要在概念上分辨理解,否则就离不了相,就老是在相上做文章。

:意是念吗?

:意是念。心动生意,意是在心动上说的。念是心在,这是在心知上说的。但都是心动,心动而有知,就有了意识,也叫意念。这个知明确为一物,就是相,也叫心相、有相。有相成了东西,比如成了印象,成了知识,成了概念,就成了物。

我们看王阳明这段话里,讲身、心、意、知、物,说明他对自心了解得很透彻,分了层次,所以他才能称自己的学问是“心学”。

我们都有心,但是心最难懂,因为看不见。但心是真实存在的,否则怎么会有我呢?而且心是活的,一直在动,一直在感知,一直在生情感和看法。但要认识心,却不能像认识外在的事物那样去认识,不能用一个概念来定义它,来解说它,否则就把心当作一物了,就见不到心了。

这个活动的心,无论怎么活动,都还是这个心,所以才说它是道。老子有句话:“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然是周行不殆的,它的运行就有境界,有层次,就可以分成几段来认识。王阳明就分了身、心、意、知、物。我把它说得更明确些,分为身、心、知、意、相、物。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要让你体会到自己的心,以及心的运动,心的道行。

陈九川是王阳明的学生,他对《大学》有理解,但是没有通。没有通的原因,就在于不认识心。《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上还有一句更著名的话: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把儒家的学问都概括了,也把儒学的入手处讲了,就是“格物致知”。

陈九川说自己:“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他知道“明明德”的关键在“诚意”,却不知道“诚意”是“格物致知”的结果,没有格致的功夫,哪来的“诚意”呢?哪来的“明明德”呢?于是他就有了疑问:“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可见他不懂的是格致。

格致是前提,没有格致,后面都没有。他可能以为格致好懂,于是取个巧,直接从诚意入手,但是格致没有,“到‘诚意’上再去不得”,他想要“步步推入根源”,就推不动了。

这个陈九川走不动了,就走入了误区。他说:“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他觉得要做到“诚意”,就先要有知。然后举颜回的例子,“以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为证,豁然若无疑”。

他举的这句话是《易经·系辞》上说的,是说颜回心生不善之念,自己立刻就警觉,而知道之后,再也不犯。这就是孔子说的颜回“不二过”。陈九川认为,只要知道心中的不善之念,那么“诚意”和“明明德”也就可以做到了。

因为他这样认为的,于是他就有了疑问:即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讲“格物”呢?他不理解,以为这就多此一举了,所以说“却又多了‘格物’工夫”。

可是他又想,自己为什么会不知心中的不善之念呢?“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这样一想,又觉得“格物”是有用的。可是这样一想,就觉得“格物”怎么被《大学》放在“诚意”的前面呢?不是应该在“诚意”的后面吗?于是“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他理不清这个头绪,觉得不是自己颠倒了,就是《大学》颠倒了。

“后问希颜”,这个人应该是同学。“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希颜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只说王阳明曾经说过,“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这还是把“格物”放在“诚意”的前面。其实王阳明已经把这件事讲得很清楚了,可惜希颜只会学舌,不会解答。陈九川问他:“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就不回答了,只是“令再思体看”,让陈九川自己去体会。这个希颜也不是个真明白的人。“陈九川终不悟,请问。”他没有办法了,还是要来请教王阳明。

从陈九川所讲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问题呢?可以看到他在求知时,是带着概念来理解的。这就是读书人的通病,也是大病。读书人往往读的是知识,在知识上以为懂了,然后就急急推进,想要“步步推入根源”,其实他并没有真的懂,不见真章,你往哪推呢?当然就推不下去了。所以“到‘诚意’上再去不得”,一步都动不了了。

他以为自己已经懂了“诚意”,只是别的不懂。“诚意”有什么不好懂的呢?一听就知,不就是真诚吗?他大概就是这么想的。可是他真没有懂。

王阳明听了陈九川讲的问题,说:“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他说你忙乎了这么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是可以“一言而悟”的。

“惟濬”是陈九川的字。王阳明是说,你都举了颜回的事情了,那就应该懂了呀,怎么还不懂呢?说明对颜回这个例子,陈九川是只知其事,不知其意。然后王阳明为他点出关要:“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这句话是关键。

心虽然可以分别来讲,但分的是境界,是层次,是为了让你认识心的,而心只是一个东西。真的认识心了,怎么讲都可以,没有认识心,就会落在概念上,以为有许多东西。

陈九川果然不识心,所以疑惑,于是问:“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我们看王阳明怎么说。

他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著处,谓之物,只是一件。”

王阳明这是在讲概念吗?不是,这是在讲存在,讲的是我们的真实存在。我们是怎么存在的?要有心,要有身,而心在身中,动用感官和四肢,然后感受到外在的事物,于是心有感而动,就产生了意,就有了知,就着了物。这讲得多实在啊!真理就是真实的存在,没有真实的存在,哪里会有真理呢?如果不见真实的存在,你还讲什么道理呢?你的道理又立在哪呢?

我们再看王阳明怎么讲意。

他说:“意未有悬空的,必著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意是心之动,心因外在的事物而动。“诚意”是什么?就是在有意时,自觉心动,而格除执着外物之人欲,返归于本心。此时本心没有人欲之蔽,即是天理所在,这就是良知。而这样用功,“此便是诚意的工夫”。这也就是“格物致知”与“诚意”的关系,与“明明德”的关系。都是你自己的心在动,这里面有什么前后颠倒、有什么“不成片断”呢?

“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这回他听懂了。他的这个疑问,存在心中,长达数年。遇到了明师,遇到了真正明白的人,一言即释,真是胜读十年书!

读十年书,可能越读越糊涂,越读困惑越多。所以明白在人,不在书。明白在心,不在物。我们读书,这是最需要警惕的地方。多少读书人,有知识,没智慧,概念一大堆,就是见不到真实存在,空费力啊,却还自以为有知识。

:“意未有悬空的,必著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我觉得这几句话特别重要,是专门讲“诚意”的,还想请程老师再讲一讲。陈九川就是这个地方不明白,我也觉得这个地方还是含糊。

:“意未有悬空的,必著事物。”这是告诉你,什么是意。意是心动,但这是着于事物的。因为没有事物,心也不会动。心本来是一无所有的,是空的,但是心动了就不同了,心动必然着有,这就是意。没有空的意,因为心空就不动了,也就不生意了。

意都着于事物。换句话说,心动而着于物,就是意,所以王阳明说:“意未有悬空的。”你可能会说,我生了一个空的意,这不是悬空了吗?可是意在空上,“空”就成了一物,就不是一无所有的空了。

大家可以在心里体会一下,任何意,都是有意,有意就不空了。你说我很高明,生的是一个无意之意,但是无意之意还是有意,因为你有了一个无意之意。所以王阳明说,意“必著事物”。

“诚意”是什么呢?是在有意时,去其意。因为意是心动而生的,而生意之时,心着于事物。因此心动而生意时,一旦自觉所着之事物,就可以离开它,离开事物,意就息了。意息了,就回归于本心。于是心就由动返静,由有归空。所以“诚意”就是自觉其意而去之,也就是自净其心,使心不着于事物。

现在你们知道,儒家经典《大学》为什么要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了吧?“格物”就是去心中所着之物,“致知”就是致本心自在之知,“诚意”就是纯净自心而无所着,“正心”就是归于本来无染之心。所以“格物致知”就是为了“诚意”,而“诚意”则是为了“正心”。这就是物、知、意、心,恰为一心之动。

心动之道,是心、意、知、物,而返归之道,是物、知、意、心。明白了人心之道,才可以为圣人。人心之道通了,经世济用之道也就通了,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特别注重这个“诚意”,因为这是整个儒家之道的关键点。诚意则去物,诚意则正心。有了诚意,人心之道才能贯通,然后才谈得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专门把“诚意”拎出来讲,懂了“诚意”,其他甚至都可以不讲了。所以致知在诚意,修行也在诚意。

王阳明讲“致良知”,以此为心学的终极目标。可是“致良知”很难,怎么才能明白呢?怎么才能做到呢?我告诉你,只要“诚意”就够了。

我们看王阳明是怎么讲“诚意”的,他说:“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这就是“格物”,所以诚意之法就是格物。

“诚意”是有内涵的,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真诚。怎么诚意呢?意一生,就落在一个事物上,你就要把那个物格掉。格是把这个物看清楚,看它从哪来,看它是什么,看透了就是格解,去掉了就是格除。于是这个物在心上就立不住了,就没有了。这个过程就是诚意。

诚意也是致知。因为格物的时候,把物看清楚了,这是致知;而去物之后,心回归于本来的无物之知,纯净之知,这也是致知。

心见物而生意,这是有意之知,也是有欲之知,也是有物之知,可以统称为人欲之知。把它看清楚、格掉了以后,人欲之知就没有了,此时心就回归于本来之知,本来之知是什么知呢?是天命之知、天赋之知,这个知,也就是天理之知、天良之知,这就是人心本来的良知。所以“诚意”是“致良知”的工夫。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也就明白理学为什么要讲“存天理,去人欲”了。这句话的意思本身没有错啊!但是这个意思很深,有多少人真的明白呢?没有几个明白的。不明白,就会误解,误解了,就给社会带来了负作用。后来人们群起而攻之,都批判这句话。可惜批判的人,都不是明白人。

人心就在两边:一边是人欲,一边是天理。动向人欲,天理就隐了;去其人欲,天理就显了。人欲动时,你见的都是事物,哪里还有天理呢?这时你会觉得,讲什么天理,我怎么没有看见?都是骗人的。

你没有看见,那是因为你被人欲和事物蒙蔽了智慧。如果你的本心没有被蒙蔽,天理本来就在啊,怎么可能没有!如果没有天理,一切又如何存在?

一旦见了天理,人欲就立不住了,事物就不烦扰了。但是见天理的条件,是去人欲,离事物,所以要见天理,并不容易。这就是王阳明说“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的原因。

“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良知就是本心,本心就是天理,因为本心是天理的体现,所以是良知。此知为人欲所蔽,所以要去掉人欲才能呈现。就好像明珠蒙尘,要把灰尘抹去,擦干净了,明珠的光芒才能呈露出来一样。

这个道理懂了,我们再看王阳明的这句话:“意未有悬空的,必著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他讲得多完整,多透彻!整个过程讲得明明白白。但是这个过程你要亲自经历,亲自体会,才能明白他讲的是什么。只是理解,就只得了概念,远远不够,而且必然会生误解。

什么是学问和工夫呢?就是要真的进去。你在外面,怎么学都隔着墙,那就只能在外面猜,隔墙而猜下工夫,怎么能懂呢?所以就老想听别人讲里面是怎么回事。其实只要进去了,一望即知,哪里还用别人讲。

陈九川的工夫用错了地方,他的问题,是可供我们自鉴的案例。


作者程东:现代心学创立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潭柘书院大先生。出版《真性论》《明心讲谈》《觉自在》《金刚经谛鉴》《坛经谛义》《心经揭谛》《传习录精讲》《解老子第一章》等专著。

现代心学:是立心为学、认识自己的学问。我是真实存在,我的存在是可以认识的。现代心学是一门新学,通过理解与实证的方式,开启心门,把握规律,悟证本来,解决自我认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破解大惑,真正自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傳習錄(八)
从格物到格心——王阳明心物观方法论探析(二)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学经典名言》100句
“性即理”与“心即理”
龚晓康:“物”之呈现、聚集与诚明——基于阳明心学的考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