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宿松文南词上央视了,这一次值得被全国观众关注!





  传承人演说文南词

  在安徽省宿松县的老城区里,有一个黄梅戏剧团,听说,高荣生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曾是剧团里的主胡兼作曲。而今,老先生已经退休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闲下来,因为高老先生一直在研究黄梅戏的姊妹艺术——文南词。(采访)据高荣生老先生介绍,文南词又名文词腔、文曲戏,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流行于皖、鄂、赣三省的交界处,如安徽省的宿松县、东至县、湖北省的武穴市等地。他和宿松观众们正在观看的就是文南词的代表剧目《陈姑追舟》。该剧取材于昆曲《玉簪记》,讲述的是寄读于道观中的书生潘必正本与道姑陈妙常互生爱慕、私定终身,怎料此事被潘必正姑母发觉并逼迫其登程赶考,陈妙常得知此事后赶到江边,希望能够借艄公的船追赶潘必正。

  高荣生老先生从20多岁的时候开始关注文南词,四十年间,他陆续收集、整理了众多有关于该剧种的资料。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先生从一个名叫“佐坝”的地方获得的,他说,那里可以称得上是宿松县的文南词之乡。

  (同期)在宿松县佐坝乡的虞观友家中,每到农闲的时候,村子里的一些中老年人就会聚在这里演唱文南词。他们是宿松佐坝松栾文南词剧团的成员,虞观友是他们的团长。这个民营剧团里最年长的老人名叫虞炳炎,是虞观友的父亲,今年已86岁高龄,是宿松县当地有名的文南词老艺人。(采访)

     据虞炳炎老先生回忆,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之间,文南词在佐坝地区十分受欢迎。(采访 同期)

     在佐坝虞家,至今仍然收藏了许多文南词的老剧本。这些都是虞炳炎老先生积攒下来的宝贝,即使有人前来索要,他也从不曾割舍。它们为文南词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的参考,例如高荣生老先生的一本书中便引用了其中的部分资料。在那本名为《文南词声腔艺术》的书里,高荣生老先生为文南词梳理出一个详细的历史发展脉络。(采访)

    据说,清末一位名叫谢敬仁的秀才曾在一首诗里描述过这样的演出场景,其诗云:“翁操四胡桂树下,妹弄渔鼓唱‘思嫁’。妇孺迷恋文南词,日落西山不归家”。时至今日,宿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里还保存着一只渔鼓,其鼓身约二尺多长,以竹筒制成,筒端蒙皮,演奏时用手指拍打。(采访)

     这是文南词《苏文表借衣》中的一段表演,该剧就是在折子戏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一出文南词大戏。其讲述的是落魄书生苏文表因为没有合适的衣服穿去拜寿,于是到亲友马三夫妇家借衣。期间,马三嫂为了激励苏文表奋发向上,对其百般刁难。后来,苏文表终于醒悟,决心努力考取功名。

  文南词与黄梅戏,是“姊妹艺术”,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采访)虽然黄梅戏早已振翅高飞,成为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是文南词却一直蜗居在皖鄂边界,鲜为人知。上世纪60年代后,文南词在宿松县的发展日渐式微,而且,当地至今也没有一支专业的文南词剧团,文南词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孤单少女。(采访)

     2008年,经安徽省宿松县成功申报,文南词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宿松人开始为保护和发展文南词艺术进行各种尝试和努力。(采访)  

    (同期)2018年,一项新的保护和发展文南词的举措正在全宿松县内推行,他们将该门艺术引入中小学生的课堂,邀请文南词演职人员为大家进行艺术展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扩大文南词的普及度。(采访 同期)如今,余杞敏、高荣生两位文南词传承人正以身作则,践行弘扬和传承文南词的责任;佐坝乡的虞观友延续了父亲虞炳炎昔日的事业,努力经营着自己带领的新剧团;宿松当地的文化部门也在继续探索发扬文南词的新举措。他们正心照不宣地为文南词的明朝而努力,他们为文南词培土施肥,静待这朵戏曲之花香飘万里。(采访)


看大戏妙赞 杨馥初



进校园学童 传薪火



商务合作:186 5689 3344(V信同号)

宿松论坛官方抖音号:susongbb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访文南词的故乡
中国影像方志|宿松:“南国小长城”白崖寨文南词悠扬 “长江绝岛”小孤山鱼面鲜美可口
现代黄梅戏《情满山乡》(宿松县黄梅戏剧团演出)
宿松县太子庙梁储宫
安徽宿松:首次发现“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
宿松县百年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