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剑川古城之约
在华夏大地上,每一个县域,每一个胜境的人,或大或小,或方或圆,多数建有一座营寨、城堡或古城,这是地缘血脉、民族心性文化脉络的根基,它是别有天地的沃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隐含着一种虎超龙骧的不凡,也是超凡入圣的绝伦,一种使然、厚望、卓越的人性质感,魂灵的显达,人性文明的分野,文化精神的久远延续。剑川古城古朴、质感、典雅,是剑川白族先民文化智慧结晶,古城位于云南大理西北边陲的县域,是丽江的门户,丽江古城的特别之处在于,玉龙雪山上的雪水,顺势倾泻,默默有情地流进家家户户的庭院,带走了尘埃、污秽、病源,清涧厚氧,实是小桥流水的佳怡,而远在大理的大理古城,同样是劳苦功高,功标青史的白族文化智慧杰作,是山水中的古城,镶嵌在洱海苍山之间,大理的下关风把她美容得洁净无比,简直像美丽的仙女玉骨冰肌,娇媚抚艳,逞娇斗媚,我见犹伶,两座古城各有千秋画饼。暂居大理古城,去往丽江的行人,都要凝视注目剑川古城,心恋她神话般的传说,注定要探求一番,白族人的民俗民风,特别是不同时代的名人故居,精湛的木雕技艺,白族人的生活习俗。


剑川古城始建于元至正末年,甚至早于这个年纪,就具有雏形,到了明代、清代不断扩建,具有一定的宏大规模。现古城布局依旧,城墙基础清晰,古城布局十分讲究环境友好型,城中心涵养古城万物的水阁潭是古城的精髓,古朴典雅的古民居保留,四门正街结合部采取“丁”字形衔接,如此精妙结构,国内外稀有。千年的风侵雨蚀,墨砂流转,似烟似雾,似风似云,似雨似泪,难撼其根。古城与日月同辉应,天时地利人和相默契,随人事轮回而依旧熠熠生辉,这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古城,是生魂安妥的场所,有一种生活,源于真实,不知身是客,幽梦游上苑,能给你很多美丽的遐想,有很多的系念。

剑川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亘古不变的是衣、食、住、行、言,文化精神,千古如新,和中华文化同门同种,一代又一代的白子白女,走过了千年的岁月,岁月当头,人生如旅,溪桥,客路,晓梦,在时空的秘密里驰聘,远溯博索,继古开今。古城大多生产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懂得家国天下的深义,赵藩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也许给后人一些不可磨灭的鉴悟,有智慧的政治家、战略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都先后稽疑送难,点觑其要义,啧啧称赞。周钟岳的书法堪称周正绝伦,最为熟悉的南京“总统府”三个字,昆明“石林”两个字,还有其它题字,为世人存留不可磨灭的芳墨。张伯简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著有《鸡足山游记》、《中国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发展简史》一书,被列为全党整风必读理论书籍,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做出杰出的贡献,还有众多大智大勇、浩然正气,风骨丹心的菁英,长存在众人的追念里。

这是一座独行在岁月的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灼灼其华,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白族文化,古城里,书香满家园,大凡几代人的秉承延续,剑川石宝山的石窟艺术,不仅显露技艺精湛,更是白族文化底蕴的根基,与古城遥相呼应,令世人惊叹不已,发出心底的赞叹声,在白族的居家中,都有木雕的家饰,刻意生活的赏心悦目,习惯品茗吃茶,释放了急急的身心,令人忘却了尘凡的喧腾。白族人讲究吃穿住行,这是生活高远的竞逐,与自然和谐同欢,分享生命的乐趣,知足者常乐,在剑川古城中最能感悟,但这不是一种惰性,而是超群铸就的性格,人们更喜欢深究生命的品质和优裕。


剑川古城就坐落于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之间,三座古城处于三足鼎立之势,剑川古城就像“剑川”二字那样清秀灵杰,生龙活虎,留光异彩,剑川这一名字来源于大湖、大河、大潞。那时,农耕造业,薄衣薄食;那人,地利人和,荡检逾闲;那景,险辟湫隘,靠山背水,命名以湖水山川地貌取义,自从有了名字,便有沿依,早在旧石器时,白族先民就在剑川剑湖两旁生息,海门口遗址的发现便是天光重现,为剑川古城增添迷恋般的色彩。清风正正,郎月明晰,时光的刻度,已经记下岁月的年轮。

说起剑川古城,记忆的波纹穿越古城的每一个角落,时光在慢行,岁月在流浪,唯有精美绝伦的被定格,因为古城的心灵还在。蓝色是地球的金缕玉衣,蓝色寓意着神秘和梦幻,是一种执念和深邃,欧洲人把它作为对国家的忠诚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里,是尊贵和高贵的象征,也是剑川古城外在的饰衣,剑川地势宽,海拔高,离太阳近,高高在上,圣洁无暇,万缘俱净,雪碗冰殴,俯瞰剑川古城,天地共彩。一幢幢白族民居,古朴典雅,细腻经典,彰显天人合一,每家每户雕梁画柱,窗是花,门是画,植草养花,护根雕惜兰爱菊,善意点缀家园,刻意又随从生活,在生命的长河里兴致勃勃的奔放。


在古城里,美食和穿戴更是白族文化因素,讲究节约型,注重外表,更加讲求心灵的高尚,传递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卓越思想。走进古城,最让人善意的是白族方言,字正腔圆,浓郁醇厚,字字珠联,句句壁垒,如歌贯耳,包含了音乐美、音韵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最古老最典型的白族方言,人与人说起话来,不跑调,不漏气,不拖柔,犹如蜜蜂在“晒歌”,禅虫在放歌,即便是会白族方言的外来人,也觉得可爱可亲,让人心思镇定,充满向往和憧憬,这是最纯正的白语。有人说法语最好听,试想真正聆听过古城里金华白族话,那法语也将退一步来说,排名次之。民风民俗独占鳌头的传承,并不断阐扬留底,为剑川撑起了一片南天,为剑川赢得了美轮美奂的名分而受到恭谨,走进古城,那是与自然偏爱的赴约,鸟语花香四射,小桥流水的清幽淡定,厚养清涧的湿润,男女老少皆笑意盈盈,满城尽饱眼福口福心福,错落有致的石板路,笔直有条不紊乱,偎依着房前屋后,溪流清澈明鉴,任由在古城内心缠绵,发出千古唱和的声韵。

剑川人喜欢出远门,走南闯北,也喜好远方的客人来探访,热情好客,盛情款待,考究的八大碗招待客人,是最好待客之道。在古城里,每逢节庆纳福,丰收有余,人们都要贴窗花对联,摆酒设宴,写诗作画,提灯笼,燃放孔明灯,以致祝福庆贺,这是传承下来的文化,更是文化的深远的延伸。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古道流淌千年文明
对修复剑川县江长渡村至剑川古城滇藏茶马古道段的建议
寻福63 | 没有“风花雪月”,但这里才是白族文化的“聚宝盆”
霏霏霪雨中的大理喜洲古镇
民族工艺品
白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