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平遥古城

祁太平三县在明、清、民国时期是山西省金融商业经济中心,从地图上看,位置正好居山西中部的晋中丘陵平原。东有“青龙”汾河,西有“白虎”太岳山,晋人谓之“风水宝地”。时值深秋,司机祁瑞成稳当中速的驾驶,让我们尽览绿野泛金黄和向前探访收获的喜悦。

在这流动的“工作室”里,韩文组长不停地联系郑少如理事长和田建、王继斌介绍的有关人士,画家老魏摆弄手机为我们精准导航,我则用抖动不止的手笔记录有关情况。为了高效省时地工作,尽量早晚赶路,白天寻访观察,往往到达目的地已是晚上八九点,于灯火爛灿中绕街寻觅下榻之处,将就宿食。且自嘲“比起当年走西口的,强多啦!”

晚饭时,发现饭店书柜中有《细说平遥》一书,正好我们刚来无资料,即求购,服务员说“是让客人看的,不卖”。我们与经理协商,当知道我们搞“西口文化”采访,便欣然答应。回到房间,传阅一遍,安然入梦。

次日早起,因联系的人有会议活动,就先去古城。明代诗人李瀚《登麓台》:“谁谓云霄远,跻攀有路通。山川皆禹迹,勤俭属唐风。佛屋洪崖半,人家邃谷中。重华耕稼处,翘首见遗宫。”俯视平遥古城,形似老龟。按八卦布门,对应喻意。“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蛐蜒巷”。明代就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为防外族入侵,于洪武三年筑城墙,后又增高、加厚,包砖、更新门楼,增修敌台楼,城门设吊桥,修瓮城。

【古城概览】

步行约半小时到南门。只见青灰色的城墙森严高耸,走近它,好像参拜一位久经沧桑,满腹经纶的老人,皮皱色衰,斑痕累累,但肌骨尚健,精神矍铄。城墙主体古朴厚实,高大雄宏,延伸围合、如巨龙屈盘。堞垛齿连,分留方孔,下有小门洞,敌楼高起,马面突出。奎星楼如独立于城墙上的城堡,外砌梯道,六边形主体下大上小,底层有门洞,上层托起木料支柱顶部黄绿琉璃瓦凉亭。故垒敌楼于城墙上再筑一层双坡顶起脊砖房,濒危的在城墙主体外面筑斜面实墩贴墙靠牢,支持保护。此时,视觉与脑中印象混合起来,连接了前几年来时在东西北门见到的景象。城墙整体下部近地面部分剥蚀明显,砖体伤损、破凹不平,且有竖线裂缝,有的上下城门边角石柱上砖体严重缺损开裂,个别仅存的旧木头大门边缘和下部残破不全,上面铜钉,页片扔牢钉不脱。城门内瓮城以矮砖墙分隔为格状,下沉为池,有的地方贴城墙建筑两层楼房,也有砖包不存裸露黄土夯筑部分,杂草丛生、绿苔遍布。北门城楼三层重檐角上翘,拱起硬山顶入云天,如起飞大鹏。这样保存完整的古城,却并未封闭住它超前的经商意识和商贸行为,四面八方财源汇聚又辐射开去,带动整个中国金融和商贸活动。物质和自然的形体阻隔,永远拘禁不住思维的活跃和意志激发的行动。只是每当看到城墙外面日军侵略留下的炮轰破洞,便于深远崇高的历史沉思中产生一种屈辱含恨,奋发强起意识。

进城门,看见用栏杆围护起来的中间青石路面上,有深凹的车辙马蹄磨损痕迹,可想过去车水马龙繁华景象。证明余秋雨的论断:“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遥为最”。

【“日升昌”及景观】

行走在明清“华尔街”上,脚踩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或新铺的青砖街道,看着斑剥古旧或维修漆彩的店铺,寻觅晋商发祥之处。从拉骆驼的商帮到票号崛起林立,钱庄、绸布店、典当铺、金银珠宝店、杂货铺、茶庄、烟店、炉食、干货、鞋帽店、药堂、文具店、粮油铺、酒店、旅馆、客栈、首饰店、古玩店、皮房、装裱店等,数百家高低不齐、参差错落,色彩粉呈、令人眼花缭乱。

至市楼未见“金井”。仰首翘望,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黄绿琉璃瓦顶,底层南北通道,东西砖石台基,四角立通天柱,四周围廊,斗拱重翘。造型挺秀、雄浑壮丽。登高远眺,尽揽全城景观,东西南北大街人头攒动,花红柳绿,店面屋瓦灰黑起伏,如惊涛巨浪。极目处,青山隐隐,雾气渺渺。

来到“日升昌”票号旧址,这是各式中国很行的鼻祖。它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铺,财东是平遥达蒲村的李大全。明末初具规模,到清嘉庆二年,在京师、天津、汉口、成都设立分号。所以如此兴旺,全凭李大全起用了掌柜雷履泰。雷先在赌场“唱盒子”,后被“泰来店”东家相中请去当掌柜。清嘉庆年间,40多岁的雷在沙巷街背隅向阳,仰天长叹,正好被曾经相识的李大全看见。问其曲衷,怜惜抚慰,雷感动倾诉其无奈而不得其志。李大全征得父亲同意后立即聘用他执掌生意。雷先去李的汉口、北京分店任经理,以特殊的思维和才干经营的热火朝天。李就调他回总店任大掌柜。恰好社会动荡,商人们越来越觉得走镖运银不安全,就请信誉良好的西裕成掌柜雷履泰帮助。他们把欲捎的银两交到西裕成北京分号,由分号发信通知平遥总号,然后在平遥提取。人们觉得此法既安全又省力,业务量日渐增大。后来双方协议适当出一点汇费,由西裕成兑拔,称为“内贴”。西裕成与此同时若在京分号需款,便向外主动招揽汇兑者,向汇兑者交一定贴利,称为“外贴”。雷将这种汇兑在各联号推广,就是今日银行的存款业务。“日升昌”据说是他夜梦遇仙升腾而将西裕成改称的。从此,标志着中国金融业揭开了新的篇章!正如其过厅明柱上的对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


至此,日升昌汇通天下的声誉越来越响,几乎影响全国各地。鼎盛期分号有35个,同时与美国汇丰、麦加利、花旗,俄国道胜、德国德华、日本正金等银行发生业务来往。真是“轻重权衡千 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

在日升昌的带动下,先后产生了“蔚泰厚”、“天成享”、“新泰厚”、“百川汇”、“协同庆”、“南街开”等票号。据1906年统计,日升昌14个分号收汇款达1633万两,支汇款达1589万两。以后又在祁县、太谷乃至全国形成“三大票帮”。

【商贸致富】

平遥商贾云集,到清乾隆年间,商帮劲旅已称雄华厦。从北京通往秦陇的京陕驿道由下东门进入平遥古城,穿过东西大街,出下西门,往晋南渡黄河,达西安形成南北商道。平遥商人沿京陕道北上,经太原、固关、雁门关、杀虎口,进入内蒙古包头及河套、归化,再向北到蒙古俄罗斯。冀、晋、豫等地及平遥商人通过“冀州之门户、潞泽之咽喉”沁州,经平遥上店村、古城、香乐村驿站向西北过汾阳,离石至军渡,渡黄河入陕西境内,经吴堡西行至绥德,再北上到米脂、榆林,过鄂尔多斯草原列达包头,或向西南经横城,过黄河到银川,至阿拉善等地。形成中国重要的东西商路。各路商队、货物,聚集平遥古城批发零售。商帮大贾们将南方丝绸、茶叶等运回平遥,再转运陕、蒙、宁、甘等地,又把北方皮毛、药材牲畜等贩运南方,同时将平遥特产牛肉、推光漆器等倾销大江南北、新疆迪化、西亚、俄罗斯。

随着商运财富的增长,巨贾富商们开始大兴土木,建宅扩院,他们互相比肩,风起云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百川通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显眼的主楼首先引起我们的注意,异彩斐然,巧设妙制;楼檐下三排横梁描金彩绘,有花鸟、书籍、香炉等图案。六根廊柱间的帘形托板则全部是镂刻浮雕,有麒麟、牡丹、琴棋书画等,楼檐第一根椽头都用油漆彩绘成铜线图样,依次写有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九世其昌、十全富贵。进大门,三进院落,由外向里,依次增高,步步升腾。北房为掌柜起居办公处,一盘大炕,上置阁柜,雕木桌大理石面上放灯盏、供掌柜运筹其间,决胜千里。内屋摆放存银箱,必备两把钥匙方可打开。而且分上下内外层。箱子下面是银窖入口,通往储银室。此屋炕头墙上挂一副六页绢帛浮雕条屏,中间四页是富贵花,两边对联,“峨眉画纺初三月,麟趾诗歌第一风。”里屋挂三星图玻璃画。家具摆设有雕木连三柜、穿衣镜、掸瓶、茶瓶等。其它每个厅都有陈列,瓷器琳琅满目,票号用具、名家书画,如傅山写的“四壁图书成雅集,五更风雨入香眠”,刘崑写的“书藏大美终身益,座有高朋满室清”等等。后院有神龛放在长雕翘角案上,精工细刻,门楼式造型,楼檐顶镂雕双龙牡丹。供奉家堂三神,祈求神灵护财宝平安。还有百川大财东渠家七代顶戴花翎。右侧室放红木鸳鸯床,据说慈禧西行避难时睡过。耳房中还陈列吸大烟场景器件。

【古宅民居】

由蛐蜒巷到古民宅区,重叠穿插、紧挤密布,青堂瓦舍,古色古香。在金井市楼已看到这黄、蓝、绿的琉璃瓦、吻兽、脊刹、花墙、灰井瓦、楼式、洞式、影壁、亭式、狮形烟囱;如浓重的泼墨画卷。这些古民居,不仅是明清建筑的活样本,而且是平遥人生存方式的具象展现,其中蕴含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文学艺术及风土人情,领略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其中还有元代老宅400多处。我们走进开门的几处院落,有二进、四合三进院,三四间正房配厢房。都是有围墙后墙高的封闭式。如果稍懂风水,会发现阶下、地上、梁间的“三分”喻“三才”形制,也象征三爻卦象,即顶为天才,墙体、门窗为人才,台基阶梯为地才。风水楼与影壁都建于吉方、旺方,如正南离门,东南巽门宅,风水楼居中,建于北部坎方的屋顶平台上。若正西兑门,西北乾门,风水楼就建在西北角上等等,含有天时流变,地形方位,宅院吉凶等因素。一般写作者不记这些,但它确实是古代建筑必具因素,假若单纯以现代建筑学讲论,就无法真正体现古民居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宅大院中,也夹杂有穿堂院、独门院、正偏院、隅合院等。院门有垂花门楼,悬山顶式门楼,随意式、单间洞开式等。正房多以砖券窑洞加门面前檐,青砖砌墙瓦盖顶,窑洞上加盖木结构瓦房,称“楼上楼”。房顶有单坡式、马鞍式(双坡)、平顶式、卷棚式、歇山顶、硬山顶等。民居不但结构讲究,而且门窗更精细,镶嵌雕刻美观大方,处处包含吉祥如意,面面反应富贵和谐,福禄寿俱全,天地人合一。细看窗棂可分为雕花小格,棋盘方格,棱花等式样,还有明代长木头形,笨重结实,普通有安全感。

大部分院落正房台阶前修花栏,同时俱有点缀情绪和风水观念因素。大一点的院子还栽植石榴、无花果、夹竹桃,取“留果桃娆”之意,喻后辈代代发迹,并感觉怡人舒适。

平遥古城民宅形制随晋商北上流风晋北及蒙、陕等地,包头古镇城多有仿造大院民居。

【文庙城隍】

向东南走云路街至文庙大成殿。是金大定三年重建,康熙14年新修。院中有泮池,上有玉带形石桥,南有棂星门,门前建屏墙,两侧围墙,庙前有“云路天衢”坊。前院有明伦堂、贤侯祠、衷孝祠和尊经阁等。东西有时习斋、日新斋等,一派尊孔儒读经典韵味。有关文庙影响下的办学、募捐,文人学士故事很多。有“古陶书院”、“卿士学院”、“西河学院”、“超山书院”等讲读场所。我们包头整个内蒙地区却很少文庙书院,而这正是晋商经济产生的文化基础。

平遥古城的城隍庙为“三合一”,城隍居中,灶君在左,财神位右。在道教中,城隍被尊为守护城神。明洪武三年封平遥城隍为“显佑伯”,清康熙乾隆年间有较大修茸,同治年间恢复原貌。在人们心中,城隍“剪恶除凶,伸张正义,刚正不阿,护佑万民。”因此,祭祀最多。每逢庙会,活动达一月之久,唱戏、买卖赶集、上进香火捐献钱物。此间城隍要自“出巡”,视察民情。

城东街尽头有“清虚仙迹”。传说吕洞宾曾来一游。当年翠柏参天,金碧辉煌,一派洞天福地。这里尽显道家氛围,也可以详尽了解平遥城几千年历史文化。现为平遥古城博物馆。进门见青龙白虎即“哼哈”二将。龙虎殿门旁两个小巧如狗石狮,原来是元朝文物,幸存完好。对面牌楼匾额大书“古陶胜境”。北上龙虎殿门道,看见“纯阳宫”,穿过就是三清殿主体建筑。庞大雄伟,悬塑龙凤,殿顶琉璃方心剪边,殿内染坊间有大明万历28年重建题记。殿内居中高塑玉清原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边太清道德天尊,分别象征宇宙混沌、初期,混元成形三阶段。还有木雕众神像,古蒙文石碑铸造水陆画妙阁人等上千余件珍品。

行走间,到处可听到“四拗八景”之说,“拗”怪异之象,打听方知“出了东门西郭村,出了西门东达蒲,出了北门南郑村,出了南门北干坑”的“拗”之所指。“八景”是指贺兰仙桥、市楼金井、凤鸟栖台、于仙药迹、源地泉涌、婴溪晚照、超峰晓月、麓台叠翠。可惜除第二景外,其余不知何处?

【古城衙署】

已是腿脚酸痛,浑身乏力。最后坚持到古街署。人流拥挤,摩肩擦身。我们在对面大照壁下略歇片刻后挤进大门。随人流进仪门,奔大堂。偶然回首见仪门背后楹联:万载烟云归咫尺,一暑风雨话沧桑。庑房一溜排开,按“左文右武”分为“六部”,即东为户、吏、礼房,西是兵、刑、工房。规模最大上限最高的是街署主体建筑。大唐明柱上对联写着: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我站着手抄于笔记本上,望那“明镜高悬”匾额。我问护署老者,可见过升堂断案,答曰没见,听爷爷父亲说,那时县街办事高效比较廉明。进二堂“思补堂”,见匾“天理国法人情”字样,不禁愕然;贪官们都是重金钱人情,灭天理玩国法,以至世风日下,道德缺失,贪腐横行,打拍难尽。

由县衙偏门出老街,我们买了点“平遥牛肉”和散汾酒,就于快餐店吃酥饼、案糕、牛肉、醪糟儿、豆腐脑、石头饼等,品尝特产,腹中止饿,腿脚酸疼更甚。出城门打车,要价昂贵,与一只备二座的小三轮车夫商议讨价还价,以四人10元搞定,拥挤拉抱,中年男子偏坐一旁驾驶,慢行谨控,回到县城。

旅馆访谈

郝新喜同志如约来到旅馆,他是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平遥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县政协常委。就在房间向我们谈了平遥的情况。平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双林寺、镇国寺、慈柏寺、金庄文庙、利应候庙,清凉寺我们还未去。郝新喜说,从明代阿拉坦汗开禁,山西人就有去内蒙的,茶马互市、西口东口都来往。包头归化是北方城镇重要集散地,平遥有姓张的先到包头,后到恰克图做生意。开始语言不通,就写字互相标注念法和意思,慢慢地就学会了。蒙古人豪爽诚实,语言通了,生活习惯也融合进去了,事情就好办了。蒙古人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他们需要我们平遥很多东西,贸易互市就解决了。平遥人也有去包头后套土默川种地的,先租后买,先“跑青往返后定居”。后来人多起来,晋商诚实经营与蒙古人性情正合拍,驼队车辆来往不停,开发了包头,带去了“三晋”文化,如晋剧二人台等。“草原丝路”实际上是“茶叶之路”。他还谈到祁太平三县和榆次的茶叶贩运、加工。特别是常家。“走西口”大部分是穷人,富人多走“东口”和南下。现在把“走西口”剧目改得欢快流畅,有违其原意,晋北人走西口是很心酸苦难的。“文化融合”,“三晋文化”点燃了游牧民族的精神,升华为新的多元文化。郝新喜主要研究山西票号。他广闻博见,谈吐流畅。末后给我们推荐了县志办的马维林主任和晋中的李晨光先生。

有感于祁县太谷古城的拆除破坏,我们庆幸平遥古城得以保存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说:“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次日我们去拜访县志办马维林先生,他很热情,拿出大量资料让我们过目。有《晋商文化研究》、《平遥文史资料》、《平遥晋商》等,还为我们复印了他写得《平遥与西北草原丝绸之路》。他让我们访问董培良先生,是研究晋商茶路的专家,《平遥县志》中记载了他先辈董得鸿的事迹。几天后,我们在太原见到了暂居女儿家的董先生。

关联阅读

行走丨不玉兰

行走丨弋江源的茶

行走丨旗袍与西湖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太谷篇

行走丨飘散的季节 (组诗)

行走丨我们最终都会输给时间

行者丨我只是喜欢美和努力

行走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行走丨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虚构丨追忆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煮一壶麦香下酒

行走丨滇东旅途随笔

行走丨这些个梅雨天

行走丨楠溪江十章

行走丨方山小景

笔会丨遇见塘栖

行走丨背影

行走丨幽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平遥古城:一座男人的城(组图)
世界遗产在中国_平遥古城解说词
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山西游(5)~平遥古城
秋风起时走三晋之四:平遥古城
遥远的记忆——平遥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