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良溪,良兮(外一篇)


【良溪,良兮】

去竹垟良溪,我是应昔日报社同事、现在乡政府任职的吴宣之邀,为村里即将完工的牌坊写几副对联。从岭根村拐入,景象似乎有些熟悉,我才记起之前曾路过良溪。牌坊矗立在村口,用石材砌成,高有十几米,颇具气势。横梁上雕了一些图案,四根柱子是圆形的,我正纳闷这对联该如何镌刻上去,村支部雷书记拿出手机,给我看了一张照片,原来牌坊的样式是从毗邻的福建省某县一个畲族村照搬过来的,对联先刻于木板,再悬挂在柱子上。我释然了,不过还是建议木板的底色切忌涂成大红大绿,那样会显得俗气,以紫色等偏暗的颜色为宜,能透露出肃穆悠远的气息。他们点头称是,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并没有强要采纳的意思。

在牌坊前稍作停留,我们驱车来到雷书记家中。落座后,我把之前拟就的几副对联拿给他过目。说实话,对于这项任务,最初我并没有应承下来,而是准备请小城最知名的楹联高手、文友王慧出马的,不巧她近日琐事缠身,抽不出时间,恐耽误了村里,不得已我才仓促上阵。数易其稿,勉强倒腾出了几副,却不谙平仄格律之类,也就不顾及她的感受,几次打扰请其指点。如此,心中才有了些底气,想来应该不会贻笑大方了。

我简要阐述了自己创作的思路,就是尽量少用新农村、奔小康这些时尚的词语,意不在应景,毕竟对联要长久悬挂,内容还是以村庄的人文底蕴以及为人处事之道这些为宜,不致于因为时过境迁又得频频更换。他们也认同我的观点,征询说那几副为佳,在所撰对联中,我自觉比较满意的还是“良才辈出传文脉,溪水长流润古村”这一联。倒并不是说有多出彩,而是对联中嵌入了“良溪”的村名,其他几联也都如此,这其实也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我的思维,大都脱不开良言、良训和溪流、清溪等字眼。当然,这些还在其次,我纠结的是称良溪为古村是否恰当。

良溪是一个有着八九百人的畲族村,此前我曾问及村里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典故,雷书记却语焉不详,说不出所以然。他告诉说,等下中饭安排在村委主任家里,主任的老父亲对畲族历史很有研究,可以详细打听一下。到了那儿,老人正躺在竹椅上休憩,见有客人来,就缓缓坐了起来。据介绍,老人原先在地质队工作过,看他的样子,的确与普通老农有些差别,神态自若,不卑不亢,显然见过些世面。虽然近期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但从依然壮实的身骨来看,年轻时一定相当孔武有力。

老人接过那几副对联,仔细地看了起来,沉默着,未发一言,当被问及写得如何时,他只说了两个字:“都好!”可谓是惜字如金,却无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随后老人拿出两本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编辑的杂志,1993年出版的,书页已有些泛黄。我浏览了一下目录,没有良溪村的记载,这时老人起身进了里屋,拿出了自己编写的几本宗谱,很快我就查找到良溪村的畲民是乾隆年间从云和岩下村迁徙过来的(1994年版《龙泉县志》载,龙泉畲民最早于清顺治年间从云和、遂昌及福建上杭、江西瑞金等地迁入)。据此推算,良溪建村至少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冠以古字,倒也凑合。老人饶有兴致地追溯起畲族的起源——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又说到畲族民风强悍,历代与朝廷多有抗争,以致被官府打压,四散迁徙到闽浙赣皖等省份,似乎也佐证了良溪的来历。

谈兴正浓,雷书记插话让老人把自己的那些画作拿出来给大伙一睹为快。他又折回屋里,取出了两幅卷轴,却不是纸质的,而是白布所绘。我打开其中一卷的首端,感觉尺寸不小,区区方桌根本平摊不下,就与他们一起走到户外展开挂在围墙上,足足有四五米长,画的是畲族的历史渊源,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夺目,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即便是上了年纪不通文墨的老农或者稚气未脱的孩童,凭图也能知道个大概。这两幅卷轴,老人一笔一划一丝不苟,足足花了好几个月才完成,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令人感动。他以这种独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以及对于先人的缅怀与敬意。

告别老人,我们来到不远处的一幢老宅。从外观看,占地极广,想来当初房屋的主人一定地位显赫富甲一方。畲民大都“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近些年借危旧房改造之机,畲民建了许多新居,已今非昔比),而能在村中央平畴上建起这高宅大院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辈,应该会有些故事,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村民们对房屋主人一无所知,只提到当年大屋曾做过村里的大会堂,是开会议事的场所,想来也曾热闹一时。进入屋内,用断壁残垣来形容并不为过,除了天井里用卵石砌成的图案,还有一隅木头梁架上残存的马腿,依稀能找到一丝当年的繁华,实则已破败不堪,剩余的地方都被村民拉起了遮阳网,堆满了一摞摞的香菇菌棒,这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雷书记表示有合适的机会打算将老屋修复,开个农家乐啥的,以我在街道呆过几年的有限经验看,单凭村里薄弱的集体经济,根本无济于此事,还得另想办法才是,闻言也只能叹惋。

距中饭还有一些时间,一行人又去了山边的社庙。推门进去,社庙一览无余,布置简单整洁,显得空旷。从中间的天井抬头仰望,庙后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湛蓝的天空上,飘浮着几朵白云,阳光直射下来,使得社庙不像别处那样阴暗逼仄。当初选择在此建庙,前人肯定是有所讲究的。准备离开时,门口两株枝叶繁茂的桂花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以长势看,栽植已有些年头。观荣兄追问开的是白花还是黄花,我不懂这些道道,脑子里却跃进一帧诗意的画面:中秋佳节,一轮皓月当空,半夜风起,将桂花的香气远送,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氤氲的芬芳中……我猛然想起,原来写的几副对联都是耕读、行善之类,说教口吻太重,未免有闭门造车之嫌,不如再写一副村里的原生态,才不会辜负了这般美景。

返回后,我绞尽脑汁,几经斟酌,终于写出一联,又请王慧审阅润色,“鱼跃良溪云影乱,风拂月夜桂花香”,短短十四字,寄予了我对良溪美好的期望与祝愿……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

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我印象中的北魏,是北朝时由鲜卑族建立的一个小国,但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一位北魏君主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便是雄才大略的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即是他的不凡之举。由于平城(今大同)位置偏北,很难控制整个北方,加之北方柔然的骚扰,在军事战略上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很不利,再者常年发生自然灾害,水旱疾病肆虐,于是乎孝文帝于公元493年借口南伐迁都洛阳,虽然其间也遭到一些贵族的极力反对,但成竹在胸的孝文帝最终还是摆平了他们,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改革,他还杀了带头反对的太子。另一方面他十分崇尚中原文化,积极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表现出他非凡的胆略和远见卓识。这样一位英明之君,同时也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洛阳龙门石窟就是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在崇信佛教这一点上,历代的北魏君主是一脉相承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会不惜耗费大量的国力,来延续这项庞大的工程了。

云冈石窟中第二十窟,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其代表作。我们所见到的关于云冈石窟的宣传图册,选取的大多是这尊佛像。其实之前它并不是露天的,也曾筑有窟前带,但在辽代以前不幸崩塌。

为了保护这些石窟,使石窟免于风吹日晒雨淋,当时的建造者可谓煞费苦心,窟前或建四五层楼阁或三四层木构窟檐,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工艺精巧、色彩浓郁。但岁月沧桑,一千五百年来,石头风化剥蚀自是难免,即便是那些巨幅佛像,手足耳鼻等部位,也多有缺失之处,一些小的,甚至已面目全非。更何况兼有人祸,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我不知当年北魏君主建造这些石窟,是不是为了佛之不朽,即便选择了坚硬如石头这样的材质,最终仍无法抵挡岁月犀利的刻刀。若干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人是否还能再见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呢,谁也无法预料,一行人谈论着,感叹不已。

关联阅读

行走丨苏州念

行走丨生活在别处(组诗)

行吟丨九月的生辰(外三首)

行走丨一个微商的微微诗意

行走丨你不要打开(组诗)

行走丨西塘(组诗)

七夕丨女诗人合集

行走丨去临岐(组诗)

行走丨一匹白马入月光

行吟丨 薄暮(外二首)

行吟丨疑惑最后的抒情

行吟丨睡莲是一种女子

行走丨窗含西岭千秋雪

同题丨桂花开在秋风里……

同题丨就这样,想了想你……

同题丨想你的时候,是如此奇妙……

同题丨没有醉过的人生,是苍白的

行吟丨如果你爱我,我就是发光体

行走丨《布列瑟侬》:忧伤的倾诉

行走丨站在秋风里想你(外二首)

行走丨九月,心中升起暖暖的爱

廿四节气,诗意之旅丨白露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冈石窟(十)  第16窟    立佛洞
摄影: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
太源水美,水真美!
1集纪录片《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新寺庙(灵严寺)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国保-世界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