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水墨南浔

南浔是安静的。

我与友人的步伐,进入南浔古巷的时候,正是晌午时分。太阳毒辣辣地拍打在粉墙青瓦上,有噼啪的热浪滚来。虽是周末,青石巷道的旅人亦是少的稀薄。有几位上海来的行人,撑着小姐伞一步三摇走在前面,偶尔飘出几句地道的上海啊拉语。这样的天气,连声音都是慢悠悠的,怕是惊动了脊背上的汗珠。廊棚下,一线儿坐着买卖的小商贩,亦是不紧不慢地打盹,也见自个儿喝着冰镇饮料或是雪糕的。打趣的话儿是有,便是对着河里的船娘,喂哎一声,算是打个招呼,或者询问行情的。船娘青布衫,小斗笠,胖乎乎,红黑的太阳色,伊呀呀呀地摇橹,桨声欸乃,似乎循着秦淮河的方向。乘船的游客亦是不多,照例是几位年轻的上海人,打着小纸扇,看着河岸的风光,寻常人家或是街坊景色,并无言语。

南浔地处苏杭嘉湖的中心点上,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辑里湖丝和善琏湖笔是南浔历史上的浓墨重彩。这两象,都是静物,便是把南浔的静如此富有张力地呈现开来。我在小莲庄的善琏湖笔行买了一些手工笔,一路行去,见着了湖笔行依然舍不得放弃,一捆一捆地置于行囊。至于辑里湖丝,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辑里丝就闻名暇尔。清康熙时织造的九件皇袍,便是选取辑里丝作经线制成的。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用南浔辑里生丝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一举夺得金、银大奖。现在南浔旅游公司档案室,还保存着两卷60年前惟一没有售出的辑里湖丝,质地鲜艳如初。这一根缠绵线丝便把南浔推向了丝商巨富的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南浔静静寥落的背后依然可以洞见曾经的鲜亮。我在一家湖丝行买了些小手包、披肩、云衫,配上我那些儿旗袍刚刚好,这样的静是经得住推敲和思考的。而在条石板的缝隙中,已经觑见了梧桐叶落的影子,招摇地把这样的静描绘在方圆不足3平方公里的版图上。



南浔是水墨的。

南浔名流自古荟萃。南宋时期吴兴作为陪都的方式存在于沃土良田丰饶的太湖之滨。南浔便不缺乏风雅,她的风雅来自于与南浔沾亲带故的张僧繇、智永、颜真卿、赵孟頫、管道升、王蒙、费丹旭,及至当代的吴昌硕,书画大鳄,一路点染,翰墨飘香,让这片弹丸之地喷薄出浓郁的水墨情怀。如此,南浔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便不足为奇了。漫步鹧鸪溪畔的小莲庄,你静静地行走,穿梭在粉墙黛瓦、莲池曲桥间,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逶迤的香樟长廊、10亩荷花池,尖顶的西式小姐绣楼,“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可见刘镛祖孙三代40多年的用心良苦。作为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因慕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建湖州“莲花庄”,故名“小莲庄”,五曲桥正是谦卑的象征。这样的园林是共性的,又是个案的。嘉业藏书楼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为刘墉之孙刘承干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他自称历时二十年,费银三十万,得书六十万卷,在藏书楼全盛时期藏有宋元刊本155种,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刻印书中,有不少是清政府禁书,刊刻甚精。”1933年以后,刘氏家道中落,大量古籍“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直至1951年浙江省图书馆接管时,藏书只有十一万册左右,宋元刊本荡然无存。藏书楼的历史兴衰印证了南浔的变迁,印证了一个时代的沧桑,但她依然深情地倾述着南浔曾经的书香风华。

作为一轴水墨画卷,南浔的地理格局亦是疏密相间,水域、建筑、古桥、树木、道观、人群,大片留白大片浓墨,笔笔都是精要,在书家、画家、儒士商贾的合力推动下,呈现出独自的节奏。南浔的水墨是孤本。

南浔亦是贵族的。

南浔的贵族气象源自“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的独门创造,是独品。在南浔非常普通的一个巷门进去,你都可以看见中西合璧的文化合奏。刘氏梯号崇德堂、求恕里、张石铭旧居懿德堂,你定以为那朱漆大门或许是寻常百姓的大门,那围墙或许是寻常巷陌的围墙,直到你整个儿进去,才发现一进一进的院落,厅、堂、楼、厢、亭、阁、榭,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徽派的马头墙和石库门,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券顶,法国进口的玻璃刻花壁炉和彩色地砖,超大的豪华舞厅和法式红房子,体现了欧洲十八世纪、特别西欧罗马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在洋房庭院中栽植洋玉兰,两百多年后已是叶大枝茂。置身其间,你已经忘记你正在水乡行走,或许以为回溯到中世纪以前的巴洛克艺术,这是艺术的殿堂。与你轻柔的脚步相对着,她是厚重的、坚硬的、舒展的。

南浔的贵胄血统来自于自身文化的发扬和对外来文化的承纳与包容。自然,商贾风流,与欧洲贸易的往来,开拓了南浔人的眼界。他们,是高瞻远瞩的。

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家仆兴建的百间楼,顿河道蜿蜒,就是一个奇观。白墙、青瓦、沿廊、河埠、花墙,高低错落,即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与不远处的洪济、通津二桥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卷。在一片斑驳的粉墙边,一位八九十岁的老先生正抽着旱烟,穿着对襟的唐衫,兀自对着河面沉思。他在观望南浔的历史。

求恕里现今陈列着刘旭沧作品摄影展,作品大胆奔放,已经流露后现代艺术的格局,有西洋油画式的浓墨重彩,定然,你会深深地被吸引,那样别具一格的创造。刘旭沧是中国近代著名摄影艺术家,他是刘承干的九弟,两人相差32岁。一长衫马凳子,以收藏古董成名;一个西装革履,钻研摄影成名。兄弟俩各有所成,“中西合壁”。

这样的胶合,只有南浔有,再也找不到第二处了。

关联阅读

同题丨私奔

行走丨美人归

行走丨品味盐官

行走丨云端的武功山

行走丨最是秋色恋斜阳

行走丨天地空无,灵魂仍存

行走|义乌,是甜的……

行走丨对一座城市的进入

行走丨生命是一条河流

行走丨只愿风儿轻轻唱

行走丨煮一壶麦香下酒

行走丨一个人的旅行

行走丨七月之上:致女儿

行走丨又见青海(外一首)

行走丨在义乌的早晨醒来

行吟丨同题唱和:渡口

行吟丨《渡口》的景致与诗意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回古镇系列】醉梦南浔
专题:南浔之古迹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沈裕慎作品丨水晶晶的南浔
梦归南浔(1)
寻梦南浔
人生只合住湖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