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驿站探秘

驿站,在现代人的眼中,往往是一个温馨而诗意的词语。比如“心灵驿站”、“爱心驿站”、“夕阳红驿站”、“青春驿站”等,或许因为隔开了时空去审美的结果。不管驿站曾经有过怎样的功过,这样面目可憎,至少在那些昼夜兼程的人看到它们的时候,一定是欣喜的,是温暖的,是幸福的。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可以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也意味着在疲惫而漫长的路途中,他们已经走过了一段辉煌的路程。

驿站是我国古代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我国1995年发行的邮票上的两处驿站遗址,均属明代。盂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大街外,是中国邮驿“活化石”、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鸡鸣山驿在河北怀来,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驿城。

驿站始建于秦,盛于唐元,臻于明清,堪称古代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机构之一。历代王朝都对驿站系统建设非常重视,比如唐朝全境设立1639个驿站,连通道路里程5万多公里,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清朝则有驿站1969个,小型驿铺14316个,铺兵46799人,这种规模和覆盖面史无前例,“星罗棋布,脉络贯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是古代王朝维系统治必不可缺的机构。

古代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各驿驿夫数额,按额定驿马配备,大体3匹驿马配备驿夫1人;每只船配船夫3人。计陆站都亭驿25人;诸道一等驿20人;二等驿15人;三等驿10人;四等驿6人;五等驿4人;六等驿2人。水陆相兼驿即关津渡口,一般配水夫3名至5名。
驿站在古代朝廷日常行政运转和军事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代诗词、历史人物、重要事件、帝王活动中都能发现有关方面的记述。

唐朝诗人岑参有“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之句。王维也在诗中提到行走驿道“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可见当时驿站系统的发达。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作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讽刺唐玄宗为了爱吃鲜荔枝的杨贵妃,动用国家驿站运输系统,不惜财政血本,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从今天廉政角度看,是主体责任不落实,严重违反“八项规定”啊!

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六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镶金字,日行五百里。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岳飞一日之内在前线接到的十二道金牌,即是朱漆金字牌。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皇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给太监顾文行的十七封书信,就是通过庞大的驿站系统—“国脉”快速送回北京的,这次亲征之所以大获全胜,相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康熙帝从北京—大同—阳方口—岢岚—河曲—保德—榆林—宁夏亲征途中,驻跸河曲李家沟驿站,得到该村“保宁寺”“八龙爷神灵”的保佑,助一臂之力。
据清道光版《河曲县志》记载:“李家沟驿站,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西至沙泉二十里,东至五寨韩家楼二十里、至三岔五十里,驿马二十匹、塘马十二匹、马夫十六名。”按照古代驿站的配备达到二等驿站的标准,属于较大的驿站,所以当时选择在此设立行宫。现在李家沟驿站早已不复存在,但遗址仍然保留,村里老者称这儿为“马号圪巴”,因地势低官府曾经养着许多马,故得此名。又由于场地相对较为开阔位于沟底,适合遛马,村民们也叫“沟滩”。

康熙帝驻跸李家沟驿站,在他给太监顾问行第三封信中有详细记载:“前者书去之后,又走宁武北大水口地方,又走岢岚州、河曲,绕道三岔铺。二十六日到李家沟。此处无水,只有一井,地方官伺候三百缸水。朕正在途间,见李家沟的来民纷纷说话,岢岚州来的干河,名叫宵尊河,这三日前发大水至李家沟南七里。地方官恐泥泞御道,用堤打住。又有人说,此三岔干河,今日有了水,竟到韩家楼,地方民又堵着。朕实不信,到了看起来,果然是真。就此开了堤,到申末,河水到李家沟御营,深有二尺处。三百缸水也不曾用。二十七日到碾坞村。......”这封信记录了康熙皇帝在李家沟驿站的行程、经过、见闻,以及地方官民对皇帝的精心迎接和准备,使朝廷对皇帝亲征每时每刻都有准确的了解和不间断的联系,官府驿站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

19世纪70年代,大清帝国开始设立邮驿递送机构。1878年,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提议设立官方的近代邮政局。1911年,“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成为独立的系统。邮传部下隶大清邮政总局;从此,邮政业务正式脱离海关,实现独立营运。之后,大清帝国逐渐改驿置邮,将各地的边防驿馆、海关驿站,逐步以邮局代替,另外成立专责运送公文电报传递官方文书及资料、军情传递。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古代驿站,与当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异曲同工之美?

回首古代驿站,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对古代帝国的维系和人类文明曾经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封建王朝的一大发明。

时至今日,科技发达,网络遍布,交通便捷,升级版的新型驿站随处可见,仍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着。可在人生旅途中,还有许许多多容纳不了的东西,一颗行走不定的心该如何安放,一副疲惫的灵魂该怎样修整,类似“心灵驿站”的许多机构和广播电台节目应用而生,它不是历史的倒退,是在喧嚣的都市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又一次重新启航前的短暂休憩,人生处处需要驿站。

再见昨日,来日方长!我们每一个人不正是人生驿道上的奔跑者吗?虽然已经走过一段路,历经风雨彩虹,但前方的路还很长,无论走多远,只有凝结着思念与牵绊的地方,才是永远的家园......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头条号】、【百家号】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通信的发展
昔日保定府西大街的驿传、邮政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安史之乱爆发后, 唐玄宗6天收到消息
邮递员的前世今生
古代驿传.txt
乘驿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