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轰动全美的新闻:舒尔德夫妇的“家庭革命”

该强制就要强制 该惩罚就要惩罚

《舒尔德夫妇的“家庭革命”》   时间:2014-06-24 

美国的舒尔德夫妇的一场“家庭革命”,在全美国成为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 

舒尔德夫妇“家庭革命”的始末 

事情是这样的:

舒尔德夫妇家有四个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8岁。四个“小祖宗”,整天打架生事,调皮倒蛋,胡乱折腾,什么正事也不干。他们的房间里,就像猪窝似的,有清扫不尽的垃圾;电话、唱机从早到晚,一直响个不停;电视打开了,从不歇息,直至深夜;被孩子们邀请来的公子、小姐朋友,更是川流不息,家里整天是“高朋满座”,高谈阔论。

天长日久,舒尔德夫妇为持家,拼命干活儿,整日不停息,每天都被累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几个孩子给他们夫妇带来的麻烦和负担,实在难以忍受。虽然经过多次批评、训斥、制止,但孩子们都当成耳旁风。继续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根本没有一点儿收敛的迹象。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夫妇决定发动一次“家庭革命”。妈妈在房间的墙壁上,赫然贴出了“妈妈罢工”、“孩子投降”的大幅标语。并且,立即采取了果断的具体措施:停止为孩子们做饭、洗衣服、清扫垃圾;切断电话,对孩子们邀请来的“小贵宾”,下了“逐客令”。

最后,妈妈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当场下了“哀的美敦书”,郑重宣布:限定孩子们必须在48小时之内“投降”!在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面前,孩子们被震慑住了,当天就“具结悔过”,表示从今天开始,不再做无法无天的“小祖宗”,甘当奉公守法的“平民”。

在父母的指导之下,四个孩子很快都学会了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衣服,洗碗洗盘子,争着充当妈妈的小助手,家庭的生活环境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人的生活也变得和谐、温馨、融洽。

舒尔德夫妇的“家庭革命”成功了,消息立刻传遍了全国。得到这个消息的人,都纷纷从各地赶来,特地向他们夫妇“取经”。

现实生活中,像舒尔德夫妇那样为孩子们所“累”、所“苦”、所“折磨”、所“煎熬”的家长,并不是极为个别的。就是独生子女家庭,若是没有管理好,训练好,一个孩子也有可能把父母给“折腾”得晕头转向、苦不堪言。

独生子女的家长都比较年轻,年富力强,正是创业、打基础的时候。在单位都是骨干,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白天,在工作单位忙活了一天,已经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孩子要是再无休止地麻烦、纠缠、折腾,要你给他做这做那,取这拿那,还得继续围着孩子转,这实际是让劳累一天的父母回家后再“加一个班”。要是短时间内,还可以应付一气;要是长此以往这个样子,年轻力壮的父母也会吃不消,受不了,不胜其烦。

怎么办?

你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心疼人,认为父母是永不疲倦的“机器人”,那等于对牛弹琴,白费口舌;你打骂孩子一顿,孩子觉得委屈,也不见得能管什么事。

我看,美国的舒尔德夫妇的做法,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有关家长不妨也试一试。

 舒尔德夫妇“家庭革命”获得成功的启示

 舒尔德夫妇的“家庭革命”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因为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强制性。

妈妈果断而又态度坚决的“罢工“和要求孩子“限期投降“,首先给孩子们造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问题”氛围。无需讲什么道理,814岁的孩子们都懂,必须立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错误的行为,没商量!这种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家长必须明白,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要进行说服教育;但是,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一味地说服教育。一切都企图通过说服教育、打通思想解决问题,那是不现实的。该强制,就必须要强制,毫不动摇地执行。家长“没商量”的态度,就促使孩子也是必须“没商量”地改正不良行为。

在这里,家长的坚决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强制是为了教育,强制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不能否定。

二是惩戒性。

孩子们为什么马上就表示要“投降“呢?这并不是孩子们的认识,一下子就发生了“飞跃”,得到了“升华”。不,不是的。而是妈妈以停止做饭、洗衣等这些孩子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照料来“要挟”。孩子们若是不能“限期改过”,他们就真的是要吃不上饭、没有干净的衣服穿。没有妈妈宣布的严厉惩戒措施,孩子们不会乖乖地“就范”的。

家长必须明白,在孩子拒绝听从父母规劝,或根本听不懂道理,而情况又不允许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的时候,惩戒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一两岁不懂事的小孩子,刚刚会走路,总是要这里走走,那里摸摸。有的孩子就好奇地摸家里的电插座。家长跟他讲危害,说乱摸“会被电死”云云。孩子根本听不懂,根本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那怎么办?难道还不顾随时都有丧失孩子生命的危险,而继续不厌其烦、没完没了地絮絮叨叨底说教吗?那也太书呆子气了吧?

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孩子伸手要摸的时候,就怒目视之,并狠狠地打他的手。使孩子再有抚摸的念头,眼前就立即会呈现家长的怒视,感到手背发烧,形成条件反射。这是唯一的选择,就是运用惩戒的方法规范孩子的行为。

惩戒也是教育,尽管是辅助手段,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积极作用。该使用的时候,就要果断使用,不要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不要错失教育的良机。

当然,惩戒再有效也是不能滥用的,无论什么好的教育方法,滥用就会失效。要有节制,有分寸,具体方式要有所选择,一般不要轻易动用。

使用时还要特别注意,惩戒不能伤害孩子的身体和自尊心,这个大前提不能动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惩戒教育PK赏识教育:教育家更应该用心审视
黄岛辣评︱从郑老师体罚学生说起
高三日记(87)“说”也不可能“服”!
马得清:适度惩戒是教育需要而并非体罚
清华教授含泪警告:再对孩子让步,教育将走向末路!家长深思!
复旦教授怒批:孩子犯错该打就要打,一味让步孩子会恨你一辈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