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讲平说3240期:不求完美求完整,孔子和三个学生的讨论引人思考,三种模式不可本末倒置


扬长避短,追求发展;自知自爱,立于不败。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3240期#

在讲座当中谈到个人修养和个人发展的时候,我讲的一个观点就是,用打枣理论替代木桶理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进步好比在树梢上打枣,你能打到多高枝上的枣,取决于你最长的那个板,而不取决于你最短的那个板。与其纠结于短板,还不如发挥长板,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下定决心,在自己人生的“长板坡”创造一番辉煌,而不是在“短板坡”埋头苦干。

这个思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大家是非常认可的,那么沿着这个思路呢,我又想到了另外的一个典故。

孔子和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学生谈个人修养和个人发展这个问题孔子问这三个人,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说,“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这就是说智者能让别人了解自己,仁者能让别人爱护自己。孔子评价说这样做挺好。

接下来子贡说的是,“智者知人,仁者爱人。”意思就是智者能够去了解别人,仁者能够去爱护他人。孔子点点头说这是君子所为。

最后颜回说,“智者自知,仁者自爱。”这个意思就是一定要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提升,没有了自知自爱,其他都无从谈起。孔子说你真是一个贤明有德之人。

其实大家可以看到,从颜回到子贡到子路,他们谈到了三种成长模式:第一步是“自知自爱”,这是个修养提升问题;第二步是“知人爱人”,这是个技能提升问题;第三步是“使人知使人爱”,这是个传播推广问题。很显然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不过自知自爱是基础,这一点是本,其他都是末,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舍本求末,更不能本末倒置。

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子贡还是子路,他们在谈成长和发展的时候,眼睛首先都盯着别人,无论是让别人知还是知道别人、让别人爱还是爱别人,这种说法里边首先都要找到那个别人,然后眼睛盯着这个别人再去定义自己的发展。这个说白了就属于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活在别人的眼睛里可能活得很热闹,可能活得很精彩,但是活来活去可能活得迷失了自己。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外向型发展路径,一个是内向型发展路径。外向路径就是前面说的知人爱人,使人知、使人爱;而内向路径就是自知自爱,提升自己、战胜自己。好的发展应该是有所平衡、内外兼修,不过要练好内功,打牢基础。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他是没办法去爱别人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他也没办法去了解别人、了解世界。

很显然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禀赋。老黄牛打上一百鞭子也变不成千里马,小松树就算浇灌了玉液琼浆,也长不出大苹果。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精彩的人生不是追求完美的自我,而是实现了完整的自我。在认知自己、悦纳自己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赛道,去实现对他人、对世界的价值。

鹰需要一片天空去飞翔,鱼需要一片海洋去畅游。好的教育和好的管理思路是一样的,就是给鹰一片天空,给鱼一片海洋,而不是相反,给鹰一片海洋,给鱼一片天空,那样的话鹰就淹死了,鱼就摔死了。这正是:扬长避短,追求发展;自知自爱,立于不败。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家语 : 三恕
智者自知 仁者自爱
自知自爱颂颜回
孔子的名言名句
孔子之“仁”新解
《论语》新解14;4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