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讲平说3471期:成功了容易滋生狂妄,失败了容易陷入沮丧,正确的归因方式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内部的稳定因素主要是能力,

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态度;

外部的稳定因素主要是任务的难度,

外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个人的运气。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3471期#

成功了要总结经验,失败了要查找原因。研究发现,在这方面,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乐观的人在成功之后,会认为自己很厉害,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肯定,十分自信;而失败了以后,会认为自己的运气不是那么好,下次还有机会。不过悲观的人就不一样,成功了以后他总认为这是偶然因素,完全是因为自己运气好;而一旦失败了,就总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材料,自己太差了,干什么都干不好。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偏乐观,有的人就偏悲观,这个也很正常。问题是,一旦走了极端,钻了牛角尖,这个就不好了。大家想一想,抑郁症是怎么产生的?就是遭遇挫折之后总觉得我不行,我很差,都是我的错;而狂妄自大的情绪从哪里来?就是稍微有点成绩了,就自鸣得意,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接下来问题产生了:在总结经验或查找原因的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我们从一个具体的例子讲起,有一个家长,他家的小朋友上小学三年级,连续有两次考试不及格,家长批评了几句,他就觉得自己不是上学的材料,学什么都不行,所以就不想上学了。孩子的家长就有点困惑,在帮他总结经验查找原因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属于归因风格的问题,在这方面有很多非常专业而深入的研究。

从总体上讲,人们在查找原因的时候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查找内部的原因,另一个方面是查找外部的原因。同时从影响因素的属性来说,我们又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稳定的因素不稳定的因素。内部的稳定因素主要是能力,而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态度;外部的稳定因素主要是任务的难度,而外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个人的运气。无论是成功了总结经验,还是失败了查找原因,都要注意全面考虑、内外兼顾。

比如前面讲小朋友,考试有几次不及格,可能家长总是从他的能力方面找原因,这样让他产生了自己不是这块料,自己在读书学习方面没有前途,干什么都不行。这样一来二去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而且自己很压抑、很沮丧。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归因风格就属于失败了以后,从内部的稳定因素上去做分析找原因。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在分析失败原因的时候,内部因素还要考虑态度问题,是不是不够勤奋,是不是不够专注?接着还要考虑外部因素的问题,比如是不是难度太大了,是不是超出了大纲的要求、超出了复习的范围?同时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运气不好、发挥失常?那天是不是有一些外部的因素的干扰?是不是那两天身体不舒服,感冒发烧了?或者说周围有噪音打扰?你看,经过内外结合的全面分析,就会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不会陷入沮丧、绝望、悲观的情绪当中去。

同样的,在取得成功以后,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归因方式。一旦取得成功了,不要总想着我好厉害,我真行。这样的想法会导致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在内部因素方面要找一找态度的原因,是不是自己足够勤奋、足够专注,这样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作风还是需要继续发扬、继续加强的。另外,在外部因素上面,是不是自己这一次运气也是不错的,不仅没有外部因素的干扰,而且任务的难度也很适中,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相互配合,造就了自己这次的成功。所以在成功之后,一方面要怀有感恩之心,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优良作风,积极进取,争取下一次更大的成功。

以上这种综合分析、内外兼顾的归因方式,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非常重要。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因理论
厌倦了你的工作?让你重新享受工作的秘方
2018年教师学习材料8
为什么要沮丧?
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图解100个思维模型73-归因理论(怎么给自己找借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