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汤是五脏方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我们看这个桂枝汤加心三药,用的是《黄帝内经》的理法,《伤寒论》的方药。《黄帝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夭。”
这个君主之官心神,能统摄一身上下之精气,不可谓不重。
桂枝汤为《伤寒论》群方之首,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
我们通过桂枝汤加上心三药,强心的思路,不单治疗心慌背凉,凡心脉不足引起的头晕、掉气、手冷、抑郁、皮肤痛痒、失眠、梦鬼,这一系列相关的病症都可以治疗。
《伤寒论》上说:“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可见仲景用桂枝汤法时,思路是很灵活的,如果是纯心阳不足,心脉不通,而心悸或心动过缓,桂枝、甘草两味药就管用。桂枝能通阳顺心脏之性,炙甘草能养营补虚,养五脏之真,这样心气得顺,心阳得振,心脉宣通,心阴得养,两味药合用,刚柔并济,最善于治疗各类心悸、心动过缓疾病。
这两味药别小看,它就是点火上油的思路,桂枝点阳火,炙甘草添阴油,阴阳配伍,故称为治心良方,这两味药却代表着至简的大道啊!
老师说,你们关键要把一个方子吃透。一个屠夫,他手中用一把刀,遇到肉可以切肉,遇到皮肤可以刮毛,遇到骨头可以剁骨头,遇到筋可以挑筋,这样一把刀就把皮、肉、筋、骨、脉的问题全解决了,根本不需要再用其他的武器。一个医者也是这样,要善于打造出几样适合自己的刀出来。
我们看这个汤方的脉药对应图,可以从三个脉点里面入手分析。这样五脏相关,治病就不容易出现偏颇。首先心脏阳气不够,老师用桂枝、丹参配心三药,这样直接就给心一股能量。心脏动力足了,血脉通畅。
但这心脏气血来源在哪里?老师说,两个地方,一个是左关部肝,肝为木之脏,心为火之脏,木能生火,故肝为心之母。中医有句话叫虚则补其母,就像我们看到花草树叶干枯了,便往根部浇水一样。所以这根就是茎的母,茎就是花叶的母。因为花叶的水分要从茎中运输来,茎中的水分要从根与土壤中来。我们看左路心就像花叶,主表,在最上焦。肝就如同根茎,而肾却是最深层的根。脾胃便是土壤,所以我们要让心脏吃饱喝足,不致于心慌、心悸、心动过缓。这时除了直接补心外,还要间接补肝、补脾胃。补肝用酸枣仁、白芍,这样肝血足了,就会往心脏供养。补脾胃用生姜、大枣、炙甘草调中焦,就好像土壤养份充足后,这些根茎自然就会吸收转运,往上面供养。所以老师治疗一个心的问题,思考却是五脏的。

这种思路并不是我们自创的,张仲景在立法桂枝汤时,就已经昭示这种大法了。治心不能只治心,得治五脏,这桂枝汤就是五脏方。桂枝作用心,白芍作用肝,生姜、大枣、甘草作用脾胃,使中土化源充足,则五脏皆能吃饱饭,受其益。
所以我们学桂枝汤不是学这个方,而是学里面的道法,要学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老师说,要看到古人立方背后的理法,这理法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历时千秋不易的。古代人是五脏升降气化相关,现代人同样也是。把这理法搞明,就不会受限于偏方单方,而且更能够用好偏方单方。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汤:热情似火方】【桂枝汤:是五脏方】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
古方今解|炙甘草汤:古代心脏病专用特效名方
朱良春经验学习、整理--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 _强直性脊柱炎
倪海厦
“问心无愧”,只需两味药,桂枝甘草汤,为“心”保驾护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