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讲平说2734期:吃糕登高,赏菊欢聚,喝酒长久,说一说重阳节那些有趣的风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734期#

今天是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在这里先祝各位朋友佳节快乐。说到重阳节的风俗,大家就会想到小的时候学的王维的一首诗,17岁的王维远离故乡,思念家人在重阳节这一天他就写下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这首诗里边有重阳节的三个基本的风俗习惯:第一是家人聚会,第二是登高望远,第三是插茱萸。

在这些习俗背后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续齐谐记》里边有这样一段故事汝南郡的桓景,追随老神仙费长房学习道术。有一天这位神仙师傅就对桓景说,月初九这一天汝南会有大灾,你赶紧叫家人缝一个袋子,里边装上茱萸,系在胳膊上,到了那一天全家就登上高山去喝菊花酒,灾祸就可以免除。于是到了这一天桓景就这样去做了,佩戴茱萸,登高望远,喝菊花酒,等到全家人下了山回到家中,发现家里的鸡狗全都死了。费长房就对桓景说,这就是替你们受了灾,你们家以后就平安无事了。

这个故事流传开以后,人们每到重阳节这一天,都会选择登高望远,佩戴茱萸喝菊花酒在大诗人杜牧的诗里边也写到了这样的风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过重阳节这个风俗始于上古,普及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古人在秋天丰收之后都要拜神祭祖,祈求五谷丰登,健康平安。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数字“9”和健康长久的”久”是同音的,而“9”本身又是最大的数,月初九,月上逢九,日上逢九就寓意着天长地久,健康长久。所以重阳节不仅叫登高节,也叫敬老节这个节日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在汉代的西京杂记当中,有关于重阳节祈求健康长寿的文字记载,说明在西汉时期过重阳节就已经普及了。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过重阳节这个事情就很受重视。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当中曾经专门描述过重阳节,原文是这样的,“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到了宋代在过重阳节的时候,除了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戴茱萸之外,民间又增添了一个习俗,就是制作重阳糕这种糕以米粉制成,点缀上应季的果子,还要装饰上一些动物的图案,并且插上五色的小旗子,寓意吉祥如意,步步登高。今天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在重阳这一天制作重阳酒重阳糕的习惯。

在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当中,还记载了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原文是这样说的,“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东京汴梁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摆满了菊花,一些酒家商家还会用菊花来装点自己的门店,搭成一座花门,以此来烘托节日气氛,招揽生意,刺激消费。

在《红楼梦》当中也有非常精彩的吃重阳糕、赏菊、写菊花诗的记载,我记得海棠诗社里边所有人都写了菊花诗,其中林黛玉写的最好排在第一在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日子里,再一次祝大家健康长久,好运久久天长地久。

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阳节为什么有赏菊习俗?菊花为何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节日】重阳节里话习俗
登高、赏菊、插茱萸丨说说这些重阳节习俗的道教背景
重阳习俗插茱萸簪菊花是为辟邪求吉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今日重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