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剧的“骂戏”
                    在京剧舞台上,有一批别具一格的传统剧目,它风格独特,正气凛然,催人奋进,深受欢迎,人称“骂戏”。比如,老生戏的《击鼓骂曹》、《骂王朗》,青衣戏的《贺后骂殿》,老旦戏的《洪母骂畴》、《徐母骂曹》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骂戏”。
    
        周信芳更有“麒派”特色的一系列“骂戏”,尤为观众所赞赏。《打严嵩》中邹应龙骂严嵩,《海瑞上疏》中海瑞骂皇帝,《四进士》中宋士杰骂三个贪赃枉法的进士,《打渔杀家》中萧恩骂赃官,《清风亭》中张元秀骂忘恩负义的义子张继保,《义责王魁》中义仆王中责骂王魁等等,在戏曲舞台艺术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京剧中的“骂戏”为什么受人们欢迎?我以为,它集中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愿望,反对邪恶,痛恨背叛,弘扬正气,勇于为人民说话,喊出时代的声音,满足人民的心愿,因而延续至今,久演不衰。
    
        “骂戏”并不是单纯地为骂而骂,而是传承民族的优秀秉性,反映人民的道德需求,从生活中提炼,用艺术手段表现生活的真实和人民的心声。“骂戏”中的精彩唱腔,激昂的念白,动情的表演,刻画人物的磊落胸襟,正直气质,疾恶如仇的精神风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传统剧目中的“骂戏”,到“麒派”特色的“骂戏”,显然可以看出京剧“骂戏”发展的轨迹。“麒派”特色的“骂戏”之所以能够有所发展与提升,这是与周信芳刚正不阿,爱国爱民,反对忍辱屈膝、祸国殃民行径的思想分不开的。这种现实主义戏剧观使京剧的“骂戏”具有新的内涵,为广大观众提供美好的艺术享受与精神洗礼。
    
        京剧的“骂戏”应当有其生存的空间,也是具有生命力的。传统剧中的“骂戏”,借古喻今,能够起着针砭时弊的作用,让义仆王中痛斥忘恩负义的主人,让叛国投降的洪承畴,受到深明大义的母亲的严责,让贪赃枉法的官员,领受正义的声讨,这些惊心动魄的“骂戏”,都成为我们今天社会和人民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骂戏”需要不断继承与创新。
    
        “骂戏”必定常“骂”常新。


责任编辑:京剧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长荣:中国戏要有中国精神
隆福寺老照片
京剧《游龙戏凤》朱强 王怡
京剧的“局限性”
你爱,或者不爱,京剧就在那里
打造“孝敬节”倡议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