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鹿原的些精解
      第一次读《白鹿原》是十几年前,那时文坛上正“西风烈”,平凹路遥陈忠实风头正劲,大多都质朴厚重,也就跟风读了几本,不加选择,什么《土街》,什么《媾疫》等,几乎都是中篇,《白鹿原》是那时唯一读的长篇。读到结尾处,竟有些茫然,黑娃死了,白嘉轩瞎了,鹿子霖疯了,“食尽鸟投林”各有各的命数。
    经典就是经典。隔了多年再读,不但不生起倦心,反而越发觉得书的妙处,好看又耐看,宏大的背景,缜密的构思,人物的爱恨情仇,秒杀如今轻浮的都市言情穿越奇幻,对陈忠实更多分敬佩。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扉页上这句话,显示出作者的“野心”,和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一样,他想写描摹出一个时代,也追求宏大叙事,都是以家族恩怨兴衰为轴,附带时代变迁。与《平凡的世界》相比,《白鹿原》时代跨越得更多,城头王旗多次变换,千年儒学传统浸润下族长,神秘不可知的力量,论广度,要胜于前者。
    白鹿原,确有其地。这道原在蓝田县城西南方向,史载“有白鹿游于西原”,遂命名 白鹿原。白鹿原这个名字后来几经历史的转换,在历史上还叫过灞陵原,著名的“鸿门宴”中,“沛公军灞上”,说的就是这个灞陵原,也就是白鹿原。白居易曾做诗云:“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而白鹿村,则是作者虚构的,不过现实里也有它的原型,那个村里有两姓家族,也曾有过多次争斗。
    书中人物。
    白嘉轩,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
    鹿子霖,精明强干,争强好胜,无原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好色成性。最后,有灵性的生命被抽走,生不如死,毫无尊严的死去。
    田小娥是书中为数不多女性角色之一。按书中描写来看,她属于姿色中上,郭举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这几个男人都不靠谱。黑娃和白孝文虽都真心对她,也都在关键时刻离她而去。为什么要写田小娥这个人物,陈忠实说“官办的县志不惜工本记载贞妇烈女的代号和事例,民间历久不衰传播的却是荡妇淫娃的故事……这个民族的面皮和内心的分裂由来已久。” 
    白鹿和白狼,是书中两个对立的意象,一个主吉,一个主凶。在口耳相传的传说,白鹿乃神物,灵气所集,是原上众生的图腾。无疑,白鹿是智慧是化身,神鹿见首不见尾,虚无缥缈,而物化到人物身上,只此两位,白灵和朱先生。白灵被活埋时,她奶奶梦见白鹿出现。朱先生逝世时,其夫人见一只白鹿越过屋顶。
    白灵幼时顽劣异常,却极聪慧,以她姑父朱先生看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白灵的眼睛刚柔相济,习文可安邦定国,习武则可能统领千军万马。白灵性子又刚烈,为进城求学,不惜刀横在脖子上,逼父亲让步。一心一意追随革命,却死于自己人的肃反中。与她类似的是鹿兆海,满腔热血誓死报国抵御外侮,没死与敌酋之手,却死于红军的枪弹之下。命运,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朱先生之于《白鹿原》,如诸葛亮之于《三国演义》。算是书中最具智慧的人。
    他自幼苦读,昼夜吟诵,孤守书案,饱学儒雅。淡泊名利,满清和民国,都有人力邀他做官,都被他婉拒。
    他慧眼看世事,“房是招牌地是累,按下银钱是催命鬼。”,每次众人遇事疑难不能决,他只几句就能点醒。
    他虽处斗室之中,但并非不闻世间事,常有出奇之举。当原上众人疯狂种植鸦片时,他亲手扶犁毁掉白嘉轩的罂粟,颇有关中林则徐之风。他只身进兵营,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清兵二十万,并劝张总督“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
    当不得志的县长找他诉苦时,他重复说着,“还得熬着”,县长索要手迹时,慨然应允,找来纸墨笔砚,铺开宣纸,悬腕挥毫,一气呵成写下四个大字“好人难活。”
    当恶人军阀刘军长来时,他就在门口拴上两条大狼狗,二犬把门,以豆腐烩肉招待他。军阀刘军长求字,他婉拒。岳维山求字,他婉拒。后来,为鹿兆海送葬时,他亲写祭文,亲扶灵柩。联合其他学人,发表慷慨的抗日宣言。岳维山以县志经费做要挟,让他写剿匪宣言,他毫不留情的坚决拒绝。
    原上饥荒,啼饥号寒,阡陌之上,饥民如蚁。县长请他任赈济灾民副总监,他慨然应允。他赈济灾民,不取一分一毫,确保把粒粒粮食送入灾民口中,事后更不受人家送的匾额。这里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白孝文因受了鹿三奚落,而去和灾民抢舍饭,被鹿子霖拽住,并想给白孝文几个馍,朱先生沉静的说,“让他多饿一阵儿好。”白孝文转身要走时,被朱先生拦住“等等,你去抢一碗舍饭吃了再走。吃一碗舍饭好处匪浅……”随后,朱先生对屋里的人说,“我提议,咱们赈济会同仁都去舀一碗舍饭,与民同食这个机会千载难遇。给我一个碗,你们不去我可去了……”
   鹿兆海阵亡后,他决定和学人投笔从戎,亲上抗日前线。颇有古代书生气,文而不弱,刚气犹存。
   他博古通今,淡泊名利,更神奇的能预知吉凶。让他有了些许神秘色彩。他在解放前,劝白嘉轩自食其力,解雇掉所有长工,使白免于被划分为地主。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事在于他的遗嘱,“不用蒙头纸,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亲友报丧,不接待任何吊孝者,不用砖箍墓,总而言之,不要铺张,不要喧嚷,尽早入土。”入葬时,头下枕着生前著写一捆书。几十年后,他的墓室被挖开,正如他生前对自己孙子说的“我重见天日,就靠你们喽。”里面唯一的一块砖,正反面都刻字,一面是“天作孽犹可违”。另一面是“人作孽不可活”,摔开后,里面同样刻着字“折腾到何日为止。”学生和围观的村民都惊呼起来。。。是呀,时至今日,还不是照样在折腾?
  
   朱先生逝世后,书中对送丧那段的描写,读来真是令人感动。让我想起德蕾莎修女下葬时,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送行。12个人抬着她,印度总理跪下去了,所有人跪下去了,人民尊敬她,人们都不敢高过她的灵柩。

   “这个人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事轶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来。”“世上肯定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先生喽!”白嘉轩如是说。
     还是他的闭门弟子,黑娃的挽联概括的精准。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朱先生这个人物在现实里的原型是关中大儒牛兆濂。陈忠实幼时听过不少牛的传奇。之所以是朱先生,而不是王先生,陈忠实说,“牛”“人”合一即为“朱”。有兴趣的可百度 牛兆濂 ,他的言行和书中朱先生吻合度还是颇高的,确实是牛人一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中国最迷人的荡妇,死后看哭无数人…这段禁书里的情欲往事,道尽了人性的真相
《白鹿原》: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白鹿原》:三十年思考,换来一部奇书
陈忠实《白鹿原》:从白鹿的意象解析“白鹿精魂”|莫言|陈忠实|路遥|白鹿|白灵
学为好人——读陈忠实《白鹿原》
白鹿原上的男人们 -------《白鹿原》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