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瑞典的褔利主义能长久吗? | 谭叔讲故事


桑德斯及其追随者不断吹嘘瑞典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天堂,一切社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高税收、高增长的神话是可以实现的,然而现实却和他们的想象不符。

 

很多美国左派政客经常用北欧诸国来证明:高税收、高福利是一个可行的持续模式。但事实是否这样?让我们不妨考察一下瑞典的经济,来看看高税收、高福利模式是否持续可行?

 

从1870年到1950年,瑞典是一个低政府管制、高自由市场化的社会。而在这80年间,瑞典经济高速增长,人均GDP也快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是瑞典的黃金时期。当时瑞典已经成为一个仅次于瑞士、美国和丹麦的富裕国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瑞典政府开始实施再分配财富政策,主要措施就是提高税收、增加褔利。60年代时,这些措施还相对温和,到了70年代,高税收和高福利的再分配财富政策,开始急剧加速。随着这个政策趋势,越来越多的富人和企业创新者,选择“用脚投票”,离开了瑞典。

 

到了1994年,瑞典政府开始顶不住财政收入下降和褔利开支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而不得不转变政策。从1994年开始,瑞典政府减少了经济干预政策,减少了财政支出,修改福利制度,以控制福利支出、压缩政府规模。

 

减开支和压规模的政策,瑞典虽然实行了24年,但成果并不明显。瑞典政府的财政支出依然只增不减,只是支出增加的速度,相对以往有所减慢。显然瑞典减福利的想法,受到了民间惰性力量的抵抗。另一方面,个人收入税从1990年到2000年一度下降,2000年后再度回升。现在依然维持于60%以上。实际唯一减少的是企业税,从90年代的60%,减到现在的大约22%。除此之外,瑞典人还要交7%的社保税、25%的消费税。


除了降低企业税,瑞典对经济的管制,在这24年中也大幅减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许多国家更加自由。但瑞典的经济增长,依然追不上60年代以前的黄金时期。但最麻烦的还是瑞典政府,依然债台高筑。在1994年改革前,瑞典国债高达GDP的70%。经过减税和控开支后,瑞典国债依然维持在大约40%。瑞典财政依然是赤字。长远来看,瑞典的社保和福利制度,肯定无法依靠瑞典财政来维持。最终瑞典的高福利模式,只会像庞氏骗局那样失败。


无可否认,1994年后的减税减福利,强化了自由市场,帮助瑞典经济转好,减轻了瑞典政府经济崩溃的压力。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高工资税(60%以上)加上消费税(25%),让瑞典人的工作意向变得极其低下。虽有高福利,但瑞典人的生育意向极其低落。所以说,今天的瑞典虽然也有不少企业,但却经常缺乏员工。


最后的总结是,美国左派说的北欧模式,以瑞典为例,其实只是他们虚构神话故事中的“独角兽”。

后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瑞典2024年财政预算法案公布,减税成为关键词
财政学(第4版)
一个赚100要纳税60的国家,为什么幸福感最强?
解读 | 2017-18澳洲预算案,能使我们辛勤工作后拥有幸福的未来?
【蓝海经济观察】疫情带来对高福利制度的反思
事业单位经济知识:理解财政政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