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雪涛院士团队再获重大突破:新型红细胞亚群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导  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在晚期癌症肿大的脾脏中发现了一种称之为Ter细胞的新型红细胞样亚群,此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而促进癌症恶性进展,该发现为癌症预后判断和干预治疗提出了新思路。这项新发现发表于最新的Cell杂志。

 

肿瘤微环境中的非肿瘤细胞群已被报道不仅在癌症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还被微环境本身重新编程。 靶向肿瘤微环境越来越被认为是癌症的有希望的方法干预。 有趣的是,迄今为止已明确的肿瘤微环境中大多数促肿瘤细胞群是源自髓样细胞的白细胞亚群。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肿瘤诱发的新细胞群:Ter-119红系细胞标志的红细胞,并将其命名为Ter红细胞。Ter细胞优先存在于肿瘤患者的脾脏中,并通过分泌一种名为artemin的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癌症进展,但对抗肿瘤免疫没有影响。脾脏微环境也可能对Ter细胞及其artemin产生的产生非常重要,这一领域在将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Ter细胞仅在脾脏中被诱导。脾是储备红细胞生成器官,而骨髓是生理状态下红血球生成的活性部位。诸如贫血或组织缺氧等压力可诱导脾脏红细胞生成再次出现。肿瘤可能会干扰脾脏的红细胞生成,导致晚期红细胞前体积聚,并在TGF-b下向Ter细胞分化。这可能是一种新的机制,可以解释癌症患者的贫血或低血小板综合征的出现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脾脏作为储库或产生Ter细胞必需器官的作用尚未完全证实,并且脾脏是如何诱导Ter细胞产生的直接机制以及它们是否参与贫血或低血小板综合征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肝癌、Ter细胞及artemin作用机制


由于Ter细胞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癌患者的脾脏中,研究人员推断在肝细胞癌治愈性手术期间切除脾脏可能对患者有有利作用,因为脾切除术已经显示在一些胃癌或结肠直肠癌患者中具有临床益处。目前,脾切除术尚未被临床批准为肝细胞癌治愈性外科手术。该研究在脾切除后减少Ter细胞和降低血清artemin以及减缓肿瘤生长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脾切除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潜力。


研究人员观察到,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肿瘤肿块后血清artemin显着降低,表明肿瘤块可能诱发肝细胞癌患者脾脏中Ter细胞分泌功能的产生。然而,研究团队推测,artemi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由脾脏Ter细胞产生的高血清肌动蛋白诱导的继发事件,因为他们发现用敲除artemin的肝细胞接种可诱导Ter细胞的产生并且与野生型Hepa细胞相似,血清artemin增加。同时,脾脏Ter细胞是血清artemin的主要来源,因为在缺乏脾脏的荷瘤小鼠中未观察到血清artemin的显着增加。

 

在肝癌患者脾脏中发现的Ter红细胞


鉴于血清artemin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升高,研究人员也尝试将其与肝癌诊断中的甲胎蛋白(AFP)进行比较,发现其效果较差。现已报道一组细胞内分子有助于预测肝癌的预后,血清artemin作为新的预后预测因子可能比肝细胞癌的细胞内分子更容易和准确地检测到,因此它更适用于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癌症全身播散中的作用和意义。


参看文献

Yanmei Han, Qiuyan Liu, Jin Hou, Yizhi Yu, Nan Li, Xuetao Cao. Tumor-Induced Generation of Splenic Erythroblastlike Ter-Cells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新知·情报丨曹雪涛团队发现促癌生长的新型红细胞样亚群——Ter细胞
Cell丨曹雪涛组揭示促晚期肿瘤恶化的新型细胞亚群作用机制——周大旺、钟波点评
我国科学家在放疗及免疫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曹雪涛团队发现晚期癌症恶化的新机制
[首藏作品](1903)“促癌黑手”Ter细胞首次发现
肝硬化性脾亢治疗选择:脾切除?脾栓塞?或脾脏射频消融 - 肝硬化论坛 - 肝胆相照论坛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