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爸爸换角色

春晚常驻郭冬临大家都熟悉吧!2003年他的一个小品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小品讲述了一个长期应酬喝酒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和一个没有完成作文的孩子互换身份的故事。

孩子没写完作文,只能带着老师来家访。当天长期应酬喝酒的父亲果然又喝多了,醉呼呼的答应了老师要求的《我和爸爸换角色》的事儿。 假装成爸爸的孩子让父亲看到了自己醉酒凶神恶煞的一面。那句经典的、现在我们时不时还拿出来骂人的“你眉毛底下那俩窟窿眼是出气儿的啊!”就出自于此。

但父亲并没有醒悟,直到他看到了从儿子书包里面掉出来当年他给孩子妈妈写的情书。他才知道,因为照顾他的事业,他忽视了很多对家庭的关注,也因此孩子的成绩一直提不上去。

这应该是个相当典型的中国父亲的形象,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在这样的父亲心里,他们觉得男人应该赚钱养家,在外面拼出一片天地,是为家庭贡献的唯一方式。

其实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在儿童3-5岁时,父亲是帮助幼儿建立规则和边界的重要角色。

对于这个阶段的男孩,父亲的陪伴可以帮助男孩子建立男子气概。如果父亲在这个阶段缺席,男孩子就会微微有点软萌而且依赖性更强。如果父亲持续缺席至青春期之后,男孩子就有可能发展出一些神经症的症状,比如强迫症等。

3-5岁的女孩子也非常需要父亲的关怀,父爱的确实也会使女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的依赖性。还有一项心理学研究证明,父亲的缺位会造成女孩青春期的提前。

壹读君自己就深有体会,小的时候觉得父亲是个特别严厉的角色。他不经常笑,话也不是很多,而且常年不在家。为数不多在家的时候很少陪伴在我身边,也很少管教我。记忆中,惹怒父亲是很怕的事情,至少也要挨顿暴揍。

所以整个青春期对父亲是充满了恨意的,直到这两年长大了,看到了父亲的辛苦,才慢慢明白了他的苦衷。随着他慢慢变老,他也逐渐变得没那么“不苟言笑”,时常会像朋友一样和我交流,越来越像个老小孩,这才慢慢的原谅他。

明天就是父亲节啦,今天壹读君给大家留个题:

如果你和爸爸换角色,你会是个什么样的父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父亲要学会做孩子的偶像
为什么会撒娇示弱的妈妈,更容易养出阳光有担当的男孩?
以父之名:孩子不想要一个“消失的爸爸”
想把儿子养好,有些事情妈妈不要插手,爸爸要尽心尽力才行
男孩子性格偏女性化,如何改善?
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为什么难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