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是中部物流枢纽?武汉待定


提到物流,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收快递。


事实上,作为涉及整个国计民生、牵连范围广泛的特殊产业,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未来城市竞争中,物流竞争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促进物流发展,国家部委出台相关政策外,湖北、四川、湖南、河南等省份也纷纷出台物流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一场关于物流的“竞赛”正悄然展开。


在这场“竞赛”中,武汉乃至湖北的物流会如何胜出呢?


一场竞赛


物流最早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在日文中的意思为“物的流通”。这种古老而平常的现象,至今已发展成为复杂而精细的行业。


从定义看,只要是以满足特定需求为目的,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以最低成本实现由产地到消费地的全过程都涵盖在物流中。


以我们熟知的快递业为例,“心情愉悦收快递,不亦乐乎点外卖”成了人们当下的典型生活场景。不仅如此,国民经济中的一切行业,从原材料供应到商品销售再到人们的消费,物流活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也愈发受到重视。


“在政府推进下,物流产业占国内经济比重一直上升。其中,快递业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黑马。”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刘建新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背后的道理很简单,世界上一切节约都可看成是时间的节约,而改善物流能加快商品流通速度,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储存运输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据刘建新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是“上规模”阶段,物流园区遍地生花,纷纷跑马圈地。截至2010年,全国有754家大大小小、不同名称的物流园区。


这一阶段国家虽有一定规划,但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物流园区以中小型为主,用途较为单一(如单纯立足本地的公路、铁路运输、铁路),且综合性的园区较少。


基于此,十二五时期,物流园区建设进入了国家科学规划和有计划调整阶段,其标志性的政策是《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该规划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为主线,明确了全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包括武汉在内的29个城市被确定为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


时间到了十三五,除了各省市纷纷出台各地物流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外,也对物流发展提出了高质量、市场化、信息化、智能化,向多元化综合枢纽发展的更高要求。


“九省通衢”的物流业


话题回到武汉。


每每谈及武汉区位优势,难免会提到“九省通衢、交通便利”。事实也是如此,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会点,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这一区位优势之于发展物流可谓得天独厚。


“在空间布局上,武汉市提出了‘一港、六园、八中心’的规划。”武汉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一港”即江南机场国际物流港,“六园”则指汉口北、空港、阳逻、东西湖、郑店、花山港综合物流园,“八中心”即阳逻、古龙、东湖保税、北湖化工、金口、纱帽、常福、朱家湾物流中心。


武汉市一港、六园、八中心布局    

             

据介绍,目前这15个物流园区已有11个基本建成并初具规模。


此外,京东华中电商产业园二、三期,武汉新港华中贸易服务区,武汉物流交易所,顺丰武汉电商产业园等4个超10亿元的投资项目相继开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东西湖区和阳逻港区)一期、阳逻港区铁水联运一期、中国智能骨干网黄陂节点一期、邦送物流园等大批重点项目也相继建成投运。


今年5月,武汉市物流局公布了2017年武汉市物流运行情况: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33225.32亿元,同比增长10.6%;从社会物流总费用结构来看,运输费用占比增加、保管费用占比下降,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成都VS武汉


当然,绝对值能提供的信息有限,要看武汉的物流发展状况,还需横向比较。

先从武汉、成都这对经济体量相当、时常被拿来比较的城市说起。


一般看待地区物流发展状况有两个指标:一是社会物流总额,二是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其中,社会物流总额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已经或正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物品价值总量,社会物流总费用则包含了运输、仓储、管理费用支出,其占GDP的比率高低则反映了性价比高低。


支点财经整理


以十二五期末湖北与四川数据来看,二省不分伯仲。但在今年新一线城市排名中,在城市枢纽性(包括交通通达度和物流通达度)比较中,成都、武汉分列新一线城市第1、第3,成都略胜一筹。


虽然两地物流发展水平尚未领先全国,但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速。武汉、成都曾先后公布了发展现代物流的“十三五”规划,除了武汉提出推进“一港、六园、八中心”外,成都也提出了“五园区、六中心”的空间布局。


成都市五园区、六中心


如果把视线放远到“十三五”,谁的目标更令人称叹?


武汉市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国际及地区直航航线达60条以上,航空货邮吞吐能力达50万吨,中欧班列(武汉)双向常态化运营,中欧班列(武汉)、国内城市“五定班列”数量、运量“双倍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500万TEU,公路货运量达4亿吨,标准仓储面积达350万平方米。


相对的,成都提出到2020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超过110万吨,国际货邮量15万吨以上,国际(地区)航线总数达100条以上,其中直飞航线70条以上,“蓉欧 ”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年度开行量达2000列以上,每年新增公路货运班线15条以上,城际公路货运班线总数达400条以上。


无论航空货邮吞吐量还是航线总数,成都的雄心似乎都更大一些。


中部枢纽性比拼


在中部,湖北物流发展又处于何种水平?


湖北省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支点财经,判断地区物流发展状况,还有个可比较的指标是A级物流企业的数量。


A级物流企业认定依据是《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这一国家标准,分为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类,并有A、2A、3A、4A、5A五个等级,5A为最高等级。


2018年,湖南省共有A级物流企业230家,其中5A级企业13家、4A级98家、3A级108家,2A级11家。同样是2018年,安徽省共有A级物流企业152家。其中5A级企业3家、4A级66家、3A级59家,2A级24家。


而2018年,湖北省A级物流企业为521家,其中5A级14家、4A级194家、3A级201家、2A级108家、1A级4家,数量明显多于湖南、安徽。



从2017年已有物流数据来看,在中部地区,湖北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低于湖南、山西、河南,最接近全国水准。


支点财经据公开数据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物流总额一项上,湖北要弱于湖南、河南。


湖北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会长章学军告诉支点财经,湖北地理区位优势虽然明显,但更多的是承担“通道”功能,而非“枢纽”,“简单说,就是有大量货物‘过而不停’。”   


刘建新则直言:“在中部地区,郑州、长沙是武汉的两个对手。”


物流产业的市场供给,来自于区域经济发展。在刘建新看来,郑州在产业聚集方面下了功夫,譬如引进富士康,带动了相关产品发展,使其电子产品出货量在中部位居榜首。


此外,郑州在铁路运输方面形成了枢纽,中欧班列发展完善,在临空经济方面也有声有色,其航空物流聚集能力甚至超过武汉。


数据也能印证这一观点,武汉在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航空货邮吞吐能力达50万吨。而2017年时,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已达50.51万吨。


此外,刘建新表示,作为国家改革试点,长沙的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也不容小觑,物流一体化势头很足。


“放眼全国,湖北、武汉的物流发展都属中速,与郑州、长沙发展速度有差距,需要加速突围。”刘建新说。



优势与差距都很明显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支点财经:“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区位优势很明显,但发展赶超过程中的差距也很明显。”


从上文数据不难看出,当前湖北物流业总体规模偏低且物流成本偏高,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还有物流运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角度看,一般状况下,超过1000公里距离范围应当以铁路为主。


但在湖北省,公路运输占比约77%,成本更低的水运、铁路运输占比较低。再加上联运衔接点不够,多式联运发展不足,中转过多也抬髙了运输成本。


在刘建新看来,湖北必须向多式联运转型,并向近铁路、水路的物流园区倾斜资源,发挥海陆空铁水联动优势,把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湖北在多式联运方面也有不错的成绩:


去年12月,武汉开通首条洲际全货运航线,波音747全货机每周3班飞往芝加哥,解决了华中地区跨境物流的运输难题。


武汉新港正大力推动阳逻港至汉欧班列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建设,今年将实现一期常态化运营,并启动二期、三期建设,以实现长江黄金水道与中欧(武汉)班列间的互连互通。


湖北国际货运核心枢纽项目定位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专业货运枢纽。其中,鄂州机场是核心枢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带动全省航空物流的大跨越。


除了上述问题,湖北还存在物流市场主体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全省200多家物流园区中,形成多式联运的物流枢纽的节点并不多。


数据显示,在全省各类物流市场主体中,运用新技术、装备、手段等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及开展物流金融、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多式联运、甩挂运输、跨境电商、共同配送及“互联网 物流”创新物流服务模式的物流企业数量尚不足1%。


这一背景下,对湖北而言,提升物流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也是必要动作。而在当前,湖北也在着力提档升级智慧园区。


以武汉九州通东西湖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件药品在库存储,日最大吞吐量10万件(药品大包装箱)。


而其智能化程度用一串数字便可觑:100万元的订单,从下单到装车,整个过程不到2小时。据了解,九州通东西湖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是全国十家“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当前全球最大、亚洲最先进的单体医药物流中心(九州通说应该不是最大的)。


当然,物流业发展也不能只依赖于物流园区,园区是物流形态的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与其他产业、区域经济联动。


“做好区域经济的结构转型,这才是物流市场供给的‘蛋糕’。” 刘建新说。


END


记者丨李章颖  编发丨吴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全力建设客流物流枢纽城市凤凰网湖北
郑州两港两网陆空衔接 中原大物流格局雏形初显
物流园里的“抓娃娃机”,操作有点帅!
武汉市东西湖区陆运物流枢纽建设正式启动
快递物流暗战:西安武汉与郑州争夺中国物流中心
“中国孟菲斯”暗战!武汉、郑州、西安谁最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