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孩子上,爸爸比妈妈更能胜任的10件事!


爸爸们面对孩子,好像总是比妈妈慢热。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升职为父母,父亲角色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很多爸爸很苦恼,不知道该陪孩子做些什么。

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好爸爸也是学出来的。

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只有爸爸或妈妈才会做的事,有些事情爸爸的确会比妈妈更能轻松(愉快)胜任。

一起运动


多数妈妈都不是那么热衷运动,而爸爸的运动神经通常比较发达,也更乐意流汗,就让爸爸带着孩子固定去打球、跑步、骑脚踏车、一起看球赛,享受运动的快乐。

不过每个孩子肌肉发展与领会运动窍门的速度不一,爸爸尽量带孩子“玩”运动就好,别过于求好心切。带儿子打棒球时,应避免如“你怎么投球像女生一样无力”这类贬损女性的语言。

放松、放空


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妈妈容易有“不由自主的控制感”,会产生源源不绝的“万一”与焦虑。爸爸容易放下身段跟小孩打成一片,可以和孩子一起异想天开,让孩子勇敢做梦,也让孩子勇敢尝试。

勇于冒险


妈妈偏“守”,小孩不在视线范围就会不由自主的焦虑。小孩三岁以后,特别需要爸爸,带他们往外探索、出去探险。

因为爸爸可以接受孩子不舒服的时间也比妈妈长,孩子受点皮肉伤,爸爸通常不会大惊小怪,孩子若遇到危险,爸爸也能及时反应,能提供安全性高的冒险环境。

动手做,想办法


路不只一种,不试不会知道,是很多爸爸觉得“天经地义”的事。目标清楚加上喜欢动手做的特质,会让爸爸倾向一件事不会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不必太钻牛角尖,也不一定要等到万全准备后才出手,要灵活、随机应变,才能适应这个快速改变的世界。

把自己的“绝活”教给小孩


目标导向、讲究效率和方法的爸爸,可以适时把自己觉得实用的专业或工作方法一点一滴传授给孩子,不仅能增进亲子的理解,也许还会增添亲子的互相崇拜。

爱妈妈


爸爸要支持妈妈“爱给小孩看”,家里的小孩随时在观察与吸收“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这会影响他们日后和异性的相处。

若是妈妈不快乐,倒霉的是小孩。因为多数家庭还是妈妈陪伴小孩的时间长,如果妈妈是主要管教者,爸爸要支持妈妈,不要争夺管教权,而是去理解妈妈为何那样做,或适度带妈妈抽离执着的状态。

比方换手照顾小孩、安排夫妻相处时间,即便是两人一起送小孩去上才艺课,利用等小孩的空档喝咖啡、聊聊天,都能帮妈妈充电。

做家事


美国《Parents》杂志提醒,爸爸若能自幼儿时期就让孩子自然和异性孩子玩耍、相处,以及从小带着儿子做家事、教儿子做饭,或教女儿帮脚踏车轮胎打气,除了能让孩子更有生活能力,也能减少孩子对两性的刻板印象。

诚实有礼貌


不少爸爸都非常在意孩子的礼貌与规矩。比起“男穷养、女富养”,还不如男女都该“有教养”,爸爸要教会孩子在自私的前提下学会妥协。另外,诚实不欺,对父母、长辈有礼貌,仍是多数爸爸认为不能妥协的底限,也是他们认为待人处事的必备素养。

制造许多美好的初体验


第一次跟爸爸去打球、看球赛、看电影、去夜市吃小吃……与爸爸共有的种种第一次,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事。

爸爸带着孩子多接触、体验美好的事物,就可以远离丑陋、令父母担忧的黑暗面。爸爸带给孩子的安全感与美好回忆,也能成为稳定孩子的力量,在孩子遇到难关、挫折时,帮助他坚强。

建立与孩子专属不变的连结


即便是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亲稳定的承诺。爸爸需要和孩子建立至少一个“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改变”的仪式或默契,

譬如:固定睡前聊天、每天带孩子去上学、切水果给孩子吃等等,不管阴晴圆缺,不管跟孩子有过多幺激烈的争执,或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爸爸仍会持续这项仪式。

即使误会或冲突一时半晌解不开,孩子心底仍会确认与感受到爸爸不变的爱。

看了这么多,动动手指转发,让更多的爸爸学会更好地和孩子相处,给妈妈们放个假吧!

关注微信“小学生放学后”,关注6—12岁小学阶段儿童,“安全、学习、娱乐、生活、品行、健康”六大方面家庭教育文章每日与您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十件事,爸爸比妈妈更能胜任!
爸爸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十件事
九招教你成为超级奶爸
教育孩子上,爸爸比妈妈更胜任的十件事
父母做对这些事,孩子智商高一倍!
教育,不要刻意,不要随意,但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