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报复性惩罚,毁娃不倦


报复性惩罚不是教育

“再闹,警察就把你带走了。”

“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不好好吃饭,就不带你去玩了”

……

这些熟悉的话语,常出现在孩子不听话、不配合时家长们的口中。

这不是教育,不是普通的语言,是能造成遗弃性创伤的威胁,更是“报复性惩罚”。

有一个帖子曾经引起热议。

国外一位父亲因儿子不听话、不能按时起床。删除了儿子玩了一年的游戏《我的世界》。被网友狂喷。

获赞最多的网友发言是:“(你的儿子)努力了一整年,现在他被一个把早晨七点起床看得比发挥创造力还重要的人扔进了孤独之中。”

作为父亲我想他可能忘记了那值得孩子炫耀的、修建了一年的“我的世界”,承载着作为孩童的想象与内心的世界。

它的重点不仅仅是世界,还因为它是“我的”。这代表着他们游戏的级别、品位,还有象征层面的“自我”及掌控感。

父亲这一报复性举动摧毁的不仅是“我的世界”,还有对“我的”爸爸妈妈的信任与爱。

这无关教育,是惩罚,而且是报复性惩罚。

这引发了有类似经历的人跟帖。有位网友还提到了自己的遭遇:“我的妈妈就像你一样。直到今天,我仍然无法向她敞开内心、展示我引以为豪的一切,因为我知道那会成为她用来伤害我的弹药。”

国内的一位妈妈因孩子字写的一塌糊涂,速度慢,盛怒下撕光孩子所有作业本。并表示明天一早要把孩子送到垃圾桶旁,问孩子要读书还是要捡垃圾。然后晒出了被撕碎的作业本。

愤怒的网友留言:这样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厌恶写作业;明知道孩子作业写的慢,还撕碎她的所有作业本,真狠心;有人说,这可能会成为她一辈子的阴影......

看来,报复性惩罚不分国籍。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父母们会如此大剂量地惩罚孩子?

报复性惩罚的由来

一个朋友和我讲,上幼儿园的女儿说害怕不想去幼儿园了,因为担心孩子不乖,老师把她单独关到小黑屋里。

我想你会对老师的做法感到气愤。但于老师而言,他们利用了两点,一是杀鸡吓猴,二是吓“鸡”。

此刻,成人也许“应了儿童的内心”,但同时也“忽略了儿童的内心”。我们来解释下这听起来矛盾的话。

9岁前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逻辑能力。因此关一个小朋友小黑屋,和关了全部几乎无异。也就是说,杀鸡把所有猴都吓了。这说的是应了儿童的内心。

然而,他们还不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被关是因为做错了什么,内在只留下被单独留在小黑屋的恐惧。这个用来解释忽略儿童的内心。

所以下次他们还会再犯。因为这个惩罚没用。

淘气,关小黑屋,一个是行为,一个是成人惩罚的手段。二者并无关联。而且从儿童感受到恐惧的结果看,惩罚的剂量是过大的。

这说出了惩罚的两个重要部分,一是行为与惩罚手段要关联,即逻辑自洽。二是惩罚要适度。

比如儿子晚上打游戏早上起不来。这着实令人生气。可是用删除一整年的“我的世界”作惩罚,显然逻辑不自洽,力度也过猛。毕竟赖床不起和删除游戏并没有直接关联。

而惩罚性报复的快感却实实在在伤害孩子于无形。那被如此对待的孩子,内在会收获和感受什么?他们又将如何对待外在的世界和他人?

这让我想到一个画面,一个小孩,使劲哭,使劲喊妈妈,可一直没有被回应。最后他弄出很大动静。攻击了妈妈或伤害了自己,终于让妈妈看到自己。

当他带着如此被忽视的痛苦长大,他们也许会习得只有接近于毁灭般的呐喊才会被父母看到、听到,才会被近乎麻木的自己感知。

当长大,我想他会基于自己的成长,出现两种反应,要么习得性无助,要么会用力过猛。

当孩子不听话、不配合激活了自己内在的无助感、无力感,强力摧毁的能量也瞬间被激活。摧毁“我的世界”只是现实的小事,更重要的是它摧毁的是孩子一年多的心血与成就,亲子关系以及其自我.....

毁灭的能量一经喷出就不仅仅是惩罚了,那是摧毁妈妈、摧毁自己的能量。

被愤怒瞬间激惹进行的无意识报复性惩罚,会让妈妈失了成人位置,退回到无助的孩童。

那一刻,自己是孩子,孩子是成人。

然而,孩子是没有办法禁得住如此大剂量的攻击的。南京9岁小孩因撞碎玻璃怕被“惩罚”选择跳楼就是惨痛的教训。

报复性惩罚不是惩罚,是妥妥地发泄与攻击。它源自曾经被忽视的过往。来自成长中的创伤。和当下的孩子无关。

说到这,也许你会问,作为父母该如何运用惩罚手段更为健康?

惩罚是基于爱的艺术

(1)基于爱的惩罚

李玫瑾说:“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这传达出惩罚是基于爱的保护,让孩子在被惩罚中感受规矩,而不是被抛弃和伤害。

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妈妈为大卫制定了很多规则,各种不可以。但妈妈依然亲昵地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的规矩与惩罚,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温暖。

这就是基于爱的惩罚。将孩子的行为和孩子分开。让孩子感受到做错了事,行为虽不被接受但自己仍是被爱的。

(2)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惩罚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和引导,而非权力之争与伤害。因此,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习,而非成人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就会知道错在哪里,以后该如何做。

《成长的烦恼》中,本恩想要给爸爸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苦于零用钱不够,于是他学教徒挨家搜集“善款”。

生日当天,爸爸杰森看到本恩送的贵重的礼物,得知了一切。他没有惩罚本恩,而是立刻、马上带着本恩去挨家返还捐款。

父子俩很晚才回家。温馨的一幕出现了:疲惫不堪、嘴里循环播放着“对不起,我不该要你的钱”的本恩拿出了自己亲手做的心形烟灰缸,嘴里说着“爸爸生日快乐”。杰森抱着本恩欣喜地赞叹:这是爸爸收到的最特别的礼物。

杰森的这一举动,是基于爱的惩罚,就事论事的惩罚,也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逻辑自洽的惩罚。

我相信,这会让本恩记住爸爸的生日,记住礼物的意义和爸爸的爱。

犯错误没关系,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与自然后果相对应的惩罚

“小龙女”曾遭受妈妈吴绮莉的报复性惩罚:说谎就要被皮带抽、过了11点不睡就要被罚抄一晚上“我不睡”、头顶《辞海》罚站2小时......

塞尔玛·弗雷伯格在《魔法岁月》中写道:“孩子有可能成功地学会如何避免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感到内疚,在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挨打的代价后,他就可以毫无愧疚地重复这样的行为。”

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惩罚手段一定要是孩子行为导致的自然、合理的结果。

比如孩子不爱惜玩具,没收玩具就是自然、合理的后果,而不是罚他不准去游乐场。

比如孩子为了达到目的撒泼,温和而坚定地守住规则就可以了,而不是罚他一个周不可以下楼和小朋友玩。

这就是逻辑自恰,并且力度适当,让孩子感受惩罚和犯错之间自然的后果,从惩罚中学习规则与边界。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泄私愤。


成人的事儿,还是要在成人世界搞定,而不是进入亲子关系里去破坏关系,让孩子感受自己曾经是如何被对待的,或和孩子情绪共生,情感错位,让孩子站到父母位置照顾我们。

这些事想清楚了,我想也许你会自如地进行惩罚。

毕竟,父母的人格底色,比说什么做什么更重要。

编辑:Ann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称职的父母必读
有些方法,是会把孩子越管越坏的
妈妈的“假节俭”正毁掉孩子的自信,易形成“童年报复性补偿”
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的谎言
给孩子立规则的三部曲
解读3~6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