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你少说这俩字,孩子智商情商会更高!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育儿图集

中间孩子也会闹着要下来,她一般不会命令孩子一定要坐着,而是温言软语:“妈妈知道你想下来放放风,想玩两分钟还是三分钟?”

因为受到尊重,她儿子下来走一圈,依然会乖乖坐到餐椅上吃东西。

她看上一款围巾,老公说:“别买了,不是还有几条的嘛!”

她看上一款鞋,双11当天五折,老公说:“别买了,鞋够多的了。”

她提议去看电影,老公说:“等着下载就行了,浪费那钱干啥!”

她说给儿子煮点梨水,老公:“别煮了,削削皮直接吃更健康。”

……

大事小事,她一提议,老公就反对。刚开始,她还觉得这作业挺好玩,但下午开始,一听到老公的否定,她就觉得“真烦”!

她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不”“不要”“不可以”是不是太多了?

和大人一样,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不管他们的需求合不合理,如果遭遇的永远是否定,内心也一定有很强的挫败感。

他们想多看一会电视,和女人永远缺一件衣服一样。谁不想拥有的更多呢?

那天,看完规定的3集动画片,儿子说:“妈妈,再看一集嘛。”朋友没直接跑过去关掉,也没有生硬地拒绝。

她蹲下身说:“妈妈知道你想看,咱们商量一下,晚上再看一集好不好?现在咱们先去骑一会滑板车?”

在得到尊重之后,孩子虽然不情愿,还是跟着妈妈去了户外。

在外面,遇到卖小玩具的,儿子想要一个会翻跟头的小人儿,大有不得手就不走的撒泼劲儿。

以前,朋友肯定拎起儿子就走,因为“不能惯他这臭毛病”。但那次她的处理方式是先跟孩子解释:“这次咱们没有买东西的计划,妈妈也没带钱包。你真喜欢,下次咱俩出发前可以商量好,妈妈一定给你买。”

孩子虽然还是哭闹,但肢体挣扎明显柔软了下来。

她说:“当我对孩子说不的次数越来越少,孩子的配合度反而越来越高了。”

我们和孩子交流时,往往喜欢使用否定的负面语言。这些语言给孩子传递的是:你不对,你不听话,这是家长式的命令,动用的是成人的权威。

这种方法看起来立杆见影,但长期使用,孩子记住的只是“不干什么”,有强烈的不被认可感。而该干什么,如何正确地去做却没学会;严重的,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等你指东,他偏往西时就晚了。

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很重要

上家长课时,讲师也跟我们做过类似的互动。

她说:“别举起来你的右手。”我的反应是:那我该不该举左手呢?右手应该放身前还是侧面呢?

也就是说,当我接到一个反向指令,接下来该怎么做,我很迷惑。

身为成年人,我的反应尚且如此,那对于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的宝宝们呢?当他们被限制不可以玩刀、不可以拿扫把、不可以玩水、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在床上跳……是不是对于应该做什么会更疑惑、不确定感更强?

现在,我和喆同学相处,遇到不想让他做的事,我会明确告诉他可以做什么,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做。

比如这几天他因身体原因没上幼儿园,在家经常想剪纸,我就告诉他:“妈妈在身边可以玩剪刀,想起来玩必须先把剪刀放下。”

比如他要帮我洗碗,我不再简单粗爆拒绝,而是给他戴上防水围裙,并在他玩水之后及时换上干爽的衣服。

比如他和小伙伴起争执,我也不再说如何不对,而把重点放在如何良性沟通上。

潜意识是控制人长期行为的源头,长时间使用负面语言,就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行。

宝宝要自己爬楼梯,你说:“小心,别摔了。”

这给宝宝传递的是他们能力不行,如果换成“咱们慢慢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并演示给他们看,给宝宝传递的则是安全意识。

生活中,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当我们拒绝做负面语言的传达者,才能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孩子的社交能力、情商才更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宝宝总爱重复一个词?妈妈抓住这个信号,宝宝说话更流畅
跟孩子一起学习情绪管理,高情商妈妈这样做...
当孩子说“我恨你”,得恭喜你,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播种善意种子
你努力爱孩子,Ta却觉得你冷漠?
饺子被包贝尔罚站,孩子6岁前要定规矩,年纪不同策略有区别
八岁男孩要跟妈妈一起睡觉,爸爸不让,孩子的话让父母“脸红”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