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国防疫模式浅观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国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至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之后4百年,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但因各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体制及社会经济发展层度的不同,各个国家会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方法,在现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制度原则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高威胁性病原体团队负责人理查德·皮博迪博士当地时间1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表示,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国家的防疫模式,每个国家应该做的是实施最适合其自身情况的措施…

各国主要防疫模式分析

1、中国模式:全面停摆,严防死守,管制所有人,属于全社会休克疗法。

2、新加坡模式:追踪每一个新冠患者及所有接触者,主要依靠自我隔离,重症进医院,尽量正常生活、工作。

3、韩国模式:大面积检测,没有疑似,一旦阳性,严格监控。

4、日本模式:不主张大面积检测,有症状者主动检测,高度依赖公民自律。

5、英德模式:不大面积检测,公开表明没有足够医疗资源,建议老年人限制自己行动,建立herd immunity,最终使病毒自我消亡。

6、美国模式:政府协调行政和资金能力,激发私有部门的创造力,地方自主决定隔离的范围和方式,全国范围内投放捡测剂盒及检测设备,鼓励全民检测,满足社会需要。

不同防疫模式效果分析

中国模式短期见效,但社会成本最高,不可持续,特别是面对可能的疫情二次爆发风险。

新加坡模式有效,但适应小国及医疗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

韩国模式依赖简单逻辑,快速大面积检测,把阳性和阴性分开,见效快。

日本模式可能最好,但高度依赖国民高素质的自律。

英德模式长远看富有创造性,在疫苗出现前,根本解决问题,但伦理问题不可回避,而社会成本有可能很小。

美国模式是混合体,依赖国民的理性和高度发达的医疗医药系绕,以及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其他国家很难抄作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未来流行病,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完美的防疫体系?
「央广时评」勇对大考补齐防控短板 早夺战“疫”大捷
专访医学史专家刘士永:为新冠肺炎寻找历史定位
关于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存在的问题 及部分改革方向建议
疾控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其稳步前行的压舱石和推动剂
古人是怎么控制疫情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