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学古文,这五字诀你知道吗

近一两年来,常有朋友向我咨询一些诸如“我们家孩子古文不行,该怎么办”、“孩子应该怎样学古文”之类的问题,说实话,这样的问题不太好回答。

总的来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只有一条路径,就是积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分而言之,就是要在以下五个字上多下功夫:读、猜、查、译、温。

先说读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及古诗词篇目只能算是“扫盲”。换而言之,光靠这些篇目的阅读和讲解,就想让孩子的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达到理想程度,无疑是痴人说梦。

那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学会读。注意,我说的是“会读”,而不仅仅是“读”这个动作。什么叫“会读”?我想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会选择阅读文本,二是重视阅读次第,三是讲究阅读方法。

01

关于阅读文本的选择。

先说几个不赞成的。

🔹首先,我不赞成太小的孩子去读古文,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精力和理解能力跟不上。或许有人会质疑,古人不是很早就读经典了吗?这话不错,但我们不要忘了古人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和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不一样。比如师资,古人只有进了学或者有了秀才功名,才有底气坐馆授徒,而要想取得秀才功名,音韵训诂、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本事一般都很了得,他们存世的诗文可以为证。

再一个就是古时的社会氛围和现在不一样,那时人们凡耳目之所及无非古文古风,自幼熏陶加上后天精力贯注,入门自然要容易一些。而现在的孩子呢?在学校有语数英,在校外有各类兴趣班,回家有电视电脑,这些都和古人不一样,因此只能延后几年读古文,用理解能力去弥补熏陶的不足。

🔹其次,我也不赞成孩子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入手,因为这些只能算是识字书,其作用跟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汉语拼音功能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养分。当然,如果遇到名师,倒是能把这基本启蒙书籍讲出彩,关键是名师难求。

🔹最后,不赞成孩子上来就读太精深、艰涩的,比如《道德经》、《孙子兵法》之类。这些经典是瑰宝,但由于太过抽象,而且需要相当心智支撑,若所教不得法,不免强迫孩子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世间的书是读不完的,要读就去读经典。经典又很多,怎么选择呢?就我个人看法,小学段的孩子应侧重培养他们的思想,宜读诸子百家,最宜读儒家;中学段应侧重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宜读古文及古诗词。

中国古人素来讲究“文以载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字的思想性(道)和艺术性(文)是不可分的,如果这两者还能做到统一协调,那就是“文质彬彬”,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02

关于阅读的次第

读书好比做菜,主料、配料、佐料的比例是可量化的,但下锅先后次序和时机却是“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次序不对、火候把握不同,菜的味道也就不一样了。

比如读儒家经典。

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常常说,现在很多人喜欢读王阳明、曾国藩,挺好,确实也值得读。但有个前提,那就是至少熟读“四书”,换句话说,如果连“四书”都没有读过,就去读这两位的著作,往往就会陷入云里雾里,最后只能记得几个典故,掉几句书袋,没有用的。

可以这样说,同样是读《传习录》和《曾国藩家书》,读过“四书”和没有读过“四书”的人,体会是天壤之别的。即便是读过“四书”的人,这四部书的研读次序不一样,他们读王阳明和曾国藩的体会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再比如读古典文学名篇。

我建议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经,从先秦到两汉在到魏晋南北朝,这样一朝一代地捋下来,但凡是历史上有相当影响的篇目,都应找来读一读,这样既能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宏观架构有所把握,又能对那些鸿篇巨制有所了解,点线面都有了,精粗就都兼顾了

比较糟糕的是找一份“名句集锦”过来,背上个百八十句,然后就四处招摇,这实在是自欺欺人。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是哪些人,但读过《登楼赋》《思旧赋》的有几位呢?如果这些文章没有读过,光知道作者属于哪个群体,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现在的人读书普遍比较浮躁,不太愿意在根源上下功夫,也不太愿意下死功夫,就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读一气,总觉得一定有种速成的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古人的精华最大限度地吸收,其实这样做不仅无益,而且从长久来看,还是非常有害的。

古人讲究“文章不落一句空”,他们的东西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就那么万把几万字,但若是细细研究,你就会发现里面的宝贝真的多得很。这就好比同样是发电,核电燃料的体积不大,但它能够产生的能量却是不容小觑的。

03

读的方法

读书读书,不读,怎么能叫读书?

现在的人,不管对什么书,都是以看代读,其实这两者的效果差别是非常大的。要知道,看书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但读书必须一字一句,速度不一样,平均关注到到每句话、每个字上的时间就不一样,思考的深度和把握的精准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我少时即喜欢读(实际就是看)古籍,大约四五年级便读“四书”,初中读《左传》《战国策》《昭明文选》《古文观止》,高中就读完了两个版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并且将整本的《唐诗三百首》都背完了,大学时期又花了两年时间把王力先生四卷本的《古代汉语》通读了四遍、抄了一遍,其他杂七杂八的典籍也读过不少。所以在没有讲授现在这些课程之前,我觉得凭着自己这些年的积淀,当不用花太多的功夫即可应付裕如。

等到自己真要准备讲课的时候,才发现麻烦很大。因为是古文,所以首先要带领学生把文字读顺,那就需要自己先把文本诵读通畅。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原来自己对很多字词的理解都是想当然、似是而非的,深究起来,很多理解都是含混不清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有了这个教训之后,我就老老实实地开始诵读,每天保持一个小时左右的诵读功课。由于读得越来越熟,多数篇目自然而然就会背诵了,同时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讲课时候基本能够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我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各位,坚持古文诵读,能够一举多得:矫正字词发音、培养语感、加强理解、巩固记忆、触类旁通。

说猜

是的,你没看错,我说的是猜。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和语句是很正常的事情,怎么办呢?是频繁地查字典、把一段完整的文字搞得支离破碎吗?不!我的建议是,先不要管那么多——猜。

有过英文学习经历的人,相信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就是有些单词,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没有讲过,后来自己也没有查过词典,但我们却能说出它的大概意思,而且基本不会用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回忆一下:

🔹当我们第一次读到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但由于这个单词并不影响文本的整体阅读,所以我们就跳过去了,然而这个单词已经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轮廓;

🔹随着我们对文本阅读的推进,我们对文本整体把握也渐趋深入,终于在某个节点,当我们再次遇到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隐约有些懂它了,这就是最初的“猜测”;

🔹随着我们阅读面的扩大,我们又会在其他文本中频繁遇到这个单词,于是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语境,为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画出一个又一个的轮廓,这些轮廓层层叠合,就会产生一个交集,这个交集往往就是该单词的核心意涵;

🔹之后,我们每遇到这个单词一次,就会对之前的猜测修正一次,时间久了,我们对它的理解也越来越越来越准确,最后达到不证自明。

通过我的描述,相信各位能够看出,我所说的“猜”,并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蒙”,而是充分发挥文本为生字词提供的背景功能,训练我们的语感。可见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一定道理的。

英文学习如此,中文学习也是如此。

比如,有两个成语,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它们的大概意思:(1)大快朵颐,意思是大饱口福;(2)颐指气使,指盛气凌人的姿态。我也相信,不少人也是跟我一样,对于这两个成语的了解,并不是通过学校教育或者查资料获得的,换而言之,我们是猜出来的。

是不是这样?这就是猜的作用。

次说查

还是以上面说的这两个成语为例。

大家既然都知道“大快朵颐”和“颐指气使”的意思,那有谁能告诉我,“颐”又是什么意思?你的脑子里是不是迅速跳出颐和园、颐年堂、颐养天年这些词儿?然后你绞尽脑汁地去猜,却发现越猜越糊涂,最后对“颐”这个字的字形是否正确都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猜的局限,猜只能解决粗的东西,而要更为细致的了解,必须去查。

比较低级的查,就是翻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然后看到它有两个义项:①腮、下巴;②养、保养。稍微扎实一点的,就是顺便看下例句,默默念两遍,然后说,我懂了。

好,下次我问一些其他的,颁、颀这两个字的大概意思?你是不是又要去查字典,不嫌麻烦吗?这就要说到查资料需要讲究的地方了。

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我建议要从单字入手,汉字的源头是甲骨和金文,但对于多数读者而言,这两种文字太过古奥艰涩,也没有太大必要去研究,相对容易一点的资料是《说文解字》(博雅小学堂邀请北师大男神级老师孟琢给小朋友讲《说文解字》,正在热播中),但《说文》原书又过于简略,所以可以直接备一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还是以刚才举的字为例,我们考察一下颐、颁、颀,以及额、颈、项、颜、颉、颃、颔、须、顶、颠、颊、颡、顿等字的构成,就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右偏旁——“页”(本音为xié),这是什么玩意呢?在甲骨和金文中,这是个象形字,是人首。了解了这一层道理,我们就能触类旁通了——凡以“页”作为右偏旁的,多数都跟人首有关系。

比如说,读《孟子》,遇到“颁白者不负戴于路矣”,你就会很容易想到:颁,跟人首有关系,又说“颁白”,那就有可能是指“两鬓斑白”,“负戴于路”,负是背着,戴是顶着,那全句的大概意思就是“两鬓斑白的老年人,不需要身背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跋涉了”。

考虑到《说文》仍然有些难度,所以,配合一本较好的《古汉语字典》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以下是推荐的版本:

当然,如果要求不是太高的话,下图的这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能凑合。

再说译

我在新东方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位大神,非英语专业出身,也没有留过学,但英文水平一级棒,大家都很好奇他是怎样做到的,都想取经。有次他就讲,他的英文完全是过去经常帮人笔译文件训练出来的,我深以为然。

所以我在讲古文的时候,偶尔也会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笔译一段文字,然后发电子稿给我批改,要求很明确:

🔹1.凡是原文中出现的文字,译文中必须有体现。

🔹2. 凡是译文中出现的文字,原文中必须有依据。

很多人都知道,上乘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这是没错的。但对于古文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雅”,而是“信”和“达”,“信”是准确,“达”是完整,没有“信”和“达”的支撑,再高明的“雅”都是自说自话。

这里,以我批改的某位学生作业为例:

【原文】战国策·乐毅报燕惠王书(节选)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馀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学生作业及我的批注】

平心而论,作为刚读初一的学生,阅读这种难度的文言文,并能翻成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整体把握还算到位,但如细细推敲,严谨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如果家长自身的文言文修养足够的话,可以让孩子在家多做做这样的练习,必是大有裨益的。

末说温

温,就是温习,古人也叫温书。我们都知道,学过的知识会有遗忘,只有保持一定的温习频率,才能有效延缓遗忘。

另外一层意思,人的知识积累、眼界、思维方式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样一段文字,这一段时间读是一种滋味,过段时间再读,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滋味,正如苏东坡所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那么,怎么进行温习呢?

我的建议是,先把所有的注释、资料统统放在一边,手执原文出声诵读几遍。然后再一字一句地过,遇到障碍,马上做出标记,等全文过完后,再查看笔记或相关资料,将标出的障碍一一清除,如此往复几次,效果和翻翻记录自然是大不一样的。

如果愿意,还可以找一些相关或相近的文本进行阅读,来加深理解。比如读过韩愈的《进学解》,是否能把杨雄的《解嘲》、东方朔的《答客难》都找来读一读?读过了陈子昂的《感遇》,能否看看他从阮籍《咏怀》上继承了什么,再看看李白的《古风》从这两位身上汲取了什么养分?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当是老先生的经验之谈,否则他也不会在晚年读《易》读到“韦编三绝”的痴迷程度。孔子尚且如此,何况我辈?

文章转载自云栖教室(ID:Yunqi_edu)

博雅小学堂邀请

北师大男神教授孟琢

专为小朋友讲述《说文解字》

已更新72讲

正在播呀热播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夫”“妻” 之谜
《非一般的古文课》,精选99篇来自不同时空的经典文本,进入古文的情感空间
怎么样让孩子读懂文言文!
怎么样学习古文(文言文),有什么技巧呢?
那些年,让我们倒背如流的30篇文言文
必背文言文30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