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读?是什么意思?怎么打出来?

「卍」的读音是“wàn”,梵语(स्वस्तिक svástika)。「卍」是一个古代宗教信仰的标志,是吉祥符号,表示吉祥无比,称为吉祥海云,又称吉祥喜旋。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中被认为是一个神圣和吉祥好运的标志。「卍」也是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卍」对应的拼音是“wàn”,一般直接在键盘上直接打出拼音,即会显示出「卍」。

「卍」字的符号,有向右旋的“卐”;也有向左旋的“卍”。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时有争论。但在佛教中,「卍」不论是右旋、左旋,均系用来表徵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旋回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向西方无限地延伸、无尽地展现,无休无止地救济十方无量的众生。

根据日本国士馆大学光岛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纪时始见于婆罗门教的记载,乃是主神毗湿奴的胸毛,是称为vatsa的记号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到了西元后一世纪时,又更名为'svastiko,本为牛犊头部的毛发螺旋相,演变成主神毗湿奴的胸毛相,后成为十六种大人相之一,又成为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

据《长阿含经》说,「卍」是第十六种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六,说是释迦世尊的第八十种好相,位于胸前。在《十地经论》第十二卷说,释迦菩萨在未成佛时,胸臆间即有功德庄严金刚「卍」字相。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广大庄严经》卷三,说佛的头发也有五个「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说佛的腰间也有「卍」字相。

「卍」的宗教用途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它史前的出现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至13000年。 远在佛教产生并传入中国之前,「卍」字符已出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中国古老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卍」字符也出现在中国汉代通行的五铢钱币上。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鸠摩罗什、唐代高僧玄奘将“「卍」”翻译为“德”。北魏菩提流支在《十地经论》中译为“万”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卍」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卍」在古代西藏地区中,被称呼为“雍仲”,有永恒的象征意义。「卍」在日本被称呼为まんじ(manji,万字),代表佛法、宇宙和谐、两极的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卐和卍,到底哪个是向右旋哪个是向左旋,我看网上有的说卍是右旋,卐是左旋,有的则相反?
卐字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卍”字,正确读法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卍字的來曆
“卐”字的读音
佛教中标志“卐”与德国纳粹标志的区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