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循环⑤长三角:建设世界级智能制造集群地

文 金叶子

“从研发、制造到销售,长三角区域都是一个很好的聚集地。上海电子信息类的研发人员最为密集,而江苏配套供应商很多。我们从嘉定出发,不管是乘高铁,还是开车到江苏南通、无锡都很快,这样和代理以及客户沟通起来十分方便。”迈柯博中国区总经理及全球销售副总裁谢平近日表示。总部在美国加州注册的传感器公司迈柯博去年把内陆最大的办公室设在了上海。

像迈柯博这样,看中长三角产业环境和交通便利的企业不止一家。近日,包括江苏盐城亭湖区、苏州高新区、杭州富阳在内的长三角多地在上海召开推介会,承接上海辐射效应。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居于重要位置的长三角,正在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借力上海

新格局之下,长三角地区也有了新的定位和使命。

上海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9月9日举行会议。会议指出,要围绕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做好示范引领,以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建设“五个中心”为载体,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要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科技、产业、人才、金融、开放合作等方面优势,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更有力服务和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近期,浙苏皖城市纷纷借力上海,加强产业对接。

9月4日,苏州高新区在上海举行推介会,当日揭牌了长三角北斗+5G智能网联创新研究院、绿色技术银行(苏州)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

长三角北斗+5G智能网联创新研究院揭牌(网络图片)

其中,长三角北斗+5G智能网联创新研究院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和北斗西虹桥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能力,打造苏州北斗+产业高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

“我们要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搭好上海和浦东发展的快车,在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履新不久的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表示。

9月2日,江苏盐城东台在上海举办经济社会发展投资说明会,现场签下22个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达66亿元。

早一些的8月20日,2020年江苏·亭湖接轨上海投资环境推介会上,包括台湾铠胜3C精密结构件、上海电气大型储能电站及储能装备集成等20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达233.7亿元。其中,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主要涉及环保装备、智能制造、商贸物流、商业综合体、总部经济等领域。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林盼表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协作,关键要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上海应集中资源打造产业集群,以此为载体促使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创新在空间层面进行扩散。借助上海总部经济发达的优势,鼓励企业将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环节向周边地区扩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上下游产业配套。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金叶子 摄)

数据显示,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为110717.82亿元,占全国的24.25%,比2019年的23.9%略高。整体而言,长三角40个地级市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好于全国,只有连云港低于全国增速,30个城市为正增长。

制造业集群如何打造?

作为双循环的重要承载地,长三角有较高水平的制造业。比如,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长三角要制定实施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在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方面,主要是围绕十大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红外线温度传感器芯片生产线(金叶子 摄)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让长三角意识到,共建一个相对自主可控安全的产业链体系的重要性。“疫情中涉及的产业链衔接,也加快推进了长三角产业链的共建速度。”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告诉记者。在她看来,一旦全球化的步伐受到阻滞,价值链有一些断裂,就会影响产业的正常运转,断裂越多,影响越大。所以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可控的能力。

在近日举行的2020先进制造业大会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上,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联盟轮值理事长徐洪海对下一步长三角智能制造的协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9月4日,2020先进制造业大会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召开(网络图片)

徐洪海认为,从智能制造的角度来看,国内分成四大区域,长三角是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交汇点,因此,长三角在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和提升要求。“长三角要从制造到真正的智造,突破产业链低端的困境。而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要提出卓越布局,建立新型的高端价值链体系。建立长三角智能制造的产业链价值链,一体化要从点的突破到面的突破。”

他表示,智能制造在长三角有一个定位,就是聚焦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成为世界级智能制造集群地。因此,长三角要有示范和创新平台还有策源地,从这些角度推动产业集群的集约发展扩大规模经济。

“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产业政策有许多相同点、互补点以及差异。目前,整个智能制造的战略成果已经形成。”徐洪海说。

比如,上海主要是龙头作用,浙江是数字经济,江苏是中高端制造业,安徽是承接产业的优先地,四地要共同推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第一财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对全球化变局,长三角将制定实施“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
[首藏作品](6181)​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有了“施工图”
G60科创走廊:服务国家战略新定位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产业」长三角着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为什么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此迫切?| 经济学家说
加强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链协同治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