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循承负小珠发新,见新发轩源舒颜

            小珠带着满脑子的背负、承负、承重、举重若轻举轻若重沉入黑甜梦乡,忽然手机有消息进入,小珠睁眼看时,天已亮。

             是轩源发来的消息:“小珠,昨晚反复看了几次你的拳架,有了很大进步。今天上午你若能过来,可以面谈最好。”

             小珠回应说好,即起身洗漱备早餐,换装出门赶来。

             轩源已在小广场边上悠然打拳,小珠远远望过去,天地中的他还是那样凝定,依然柔和舒张,起落不着痕迹。忽然忆起第一次见面,十二年前的轩源身影叠加在现在的轩源身上……

             双沙岛上初相识,轩源白色短袖衫束在灰色短裤里,衣衫明快勾勒出后背利索线条。踏一双略旧的回力鞋,行动中小腿肌腱条索清晰,行走生风。

             现在的他,精力虽不比当年,但身姿依然挺拔,榕树上漏进的秋光照耀下来,秋风拂过,他满头的银丝闪着亮。

             小珠记得第一次看轩源打拳,就被他安宁的神态,如大鹏展翅翱翔蓝天的气势所震动。被那既有波澜壮阔,又细腻抚顺人心的平静而感动。

             十二年来,从轩源、圆通、蒲谷子等恩师前辈不断的言行解惑,当理解认同太极拳是精华的、光明的、民族的、珍贵的存在,拳的质感、内涵、精神、灵魂……自内而外便发生变化。当超越“我”这个渺小的生命体时,渺小也可以波澜壮阔!

             十二年来,轩源没有停步,无论身外如何际遇境况,热闹也好寂寞也好,被理解也好不被理解也好,他一如他平时所讲的:感恩、忏悔、向圣贤学习、真疑在前,日复一日,亦步亦印地感悟前人千年未曾消逝的心波,与他们在宇宙长空中同频共振,挥洒出那个不是我的我,那个和光同尘的我,那个不生不灭的我……这轻灵背后的背负,又有几人能知呢?

             这是一个太极人的承负吧?!只因热爱太极拳,默默付出自己的热爱、投入和坚持,汗水和泪水无声滴下,太极拳便有声有色,活泼生长,源远流长。

             而自己,这些年过去,对太极拳了解得越多,却懂得越少。越来越说不出自己“明白了”。

             也许这是太极拳让人深入探究后,发自内心的珍爱尊重之处。

             无论新老,这长久的坚持,为太极拳付出的时间和心力,既是为太极拳承负的必须,也让渺小的生命多了意义……

             小珠正傻傻念想,轩源转身看见她,点头示意,小珠快步走来,放下背袋,跟在轩源身后一起打拳。

             收拾起百样思绪,小珠渐回到拳中。

           当对球空间有了感受,以丹田为中心,身体各部位的放长有了依归:既是融于球壁上又与丹田紧密联系。以球空间为模,无论弓坐正斜都保持球空间大小不变。无论升降开合都保持拳态饱满,不有凹凸缺陷,不令断续游离。

            “以前王老反复强调,练任何内家拳或太极拳,人是坐着练的,骑着马练的,半蹲着练的,猫着练的……”

            ”坐是坐在股骨头颈上,坐的过程是因臀肌的收缩才能坐正。臀肌收缩自然挺起腰肌,产生上升的力量……”

           “在行坐站卧或者打拳与静坐中,去体验控制与掌握臀部肌肉的松紧,体验臀大肌的收放与大腿和腰部的弹放是怎样联系的……”

            ”臀肌一收,就能在弓坐步之间轻松转换。臀肌一收,就能坐能单脚独立。臀肌一收一放,腰腿就弹射出去了……”

             ……

             蒲谷子昨晚的说拳,让小珠如照,感受坐步时臀大肌相应的承托变化,同时不离球空间对自己的承负,突然有感:臀大肌化为承托自己的小舟,膝盖以下似流水浮起小舟,重心也浮起来了。身体安坐在小舟的这端,实脚膝盖延伸到球壁上的点是舟的那端,坐稳了,实脚不受大的压力,虚脚拳态的变化稳定匀长。

             这让小珠对拳态的虚与实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那是心体相融于同一意象的感受。

          是求之甚久徘徊在外久寻不得的感受,忽生一感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坐着练猫着练,小珠有听说过,也曾这样自以为是的做,但感觉不对。恰在小珠对球空间有点切实的体感时,蒲谷子的提示,解开了小珠一个身之谜团,像一场及时雨,让球空间开始有生机。

             小珠对这个新的状态很是欢喜,继续细细感受,不觉轩源已打完拳,踱到场边休息,拿起水壶,准备打开壶盖却停下来,看着小珠打拳。

             稍顷,小珠拳毕,走近轩源,轩源话语中透出欣喜:“小珠,你终于从过去的那些老毛病,旧执念中走出来了!找回大气之感,打出了108的精神!”

             小珠:“师父,您上次与我说收胯,我直到这两天才有点感受,原来是我还没真正坐下去,坐不下去就升不上来,胯这里始终受力顶着了。我是有粘天粘地的意识,但我尾闾没有松透下去,也就说不上粘地了,那我粘天的感觉,也是片面的……这么久了,我连天地轴都还没有感应出来!”

             轩源点头:“你认识到就太好了!就是与地会阴未联系上。寻根定位法,根本就是寻天地根,上粘天百会,下粘地会阴。通常粘天容易,因为没压力。粘地难!难在化实为虚,能不能将地勘破,实者虚之,方能感受到。真粘地者,才能感受到地气的升腾。”

             小珠点着头:“嗯,有点这样的感受了,之前我努力想以丹粘涌泉,涌泉托升丹,虽然也有点升的感觉,但思想稍离便会有断,现在找到一种安然坐稳的状态,手脚的升降开合就自动出现了。”

             轩源:“对头!状态对了,不言自明!你现在的空间感出来了,就不是之前那样练出一条轴来了。空间明确了,主筋、脚筋、手筋从中丹拉向八方也就均匀了。筋拉紧了,静、松的气势就显露出来了,神气也出来了,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也是之前你的瓶颈之处。”

             小珠:“对于这拉筋,也是在我心设的球空间比较明确的情况下,我将球壁想象为拉紧的琴弦。百会、指梢、趾梢在球壁上,不动时轻按琴弦,动时将每根琴弦弹抚响,这样的态势辅助身体找到拉筋的感觉。”

             轩源:“你这感觉可与我多番要求的拉筋成网呼应。其实太极球的说法,只是借喻,要知道人身的血脉经络如丝瓜络般纵横交织就如一张网,或称人网。首先要感受到这人网,所有动作不能脱网破网。”

           “有了这周身的联系联动了,再合天网,借太极球喻天网而已,合到天网就不要这些有为操作了,才是天人合一。”

            “借明白太极球、无极球,以引导拳往空松的方向走,只有虚空才可再创造再分配!你开始摆脱对形相的执着,就见新的变化了!要始终注意上下这条天地轴拉紧,须臾不离。因为十方线不可能一条一条量度,而上下天地线最重要。上下线拉紧了,其它线也接近饱满了,球也饱满了。”

             小珠点头:“师父,从天地轴拉出一个球空间,真的是一个心量变化的过程!也真如您说的,只有明白在均匀的平衡状态下,法才可用。昨天蒲师叔说我坐的状态不对,并说了他的体会,我刚才调整一下,觉得是球空间配合我去找到蒲师叔所指的大概用意,就是要知轻重,克服重力才能轻灵。”

            “继尔检查出我对这寻根定位,还是泛于肤浅的理解,我是用大脑在升,所以升不高,或断片。现在能接地坐安稳了,感受到虚脚实脚,都是升着去完成动作的。如倒撵猴,安如泰山坐好后,也就是松下地心后,感受到坐步实脚从地心升起,虚脚与实脚升转至百会上天,是升降一致,整体一致的感觉。之前我只是虚脚有升意。”

             轩源:“呵呵!拉网是为见性。不论实脚和虚脚都是升着完成动作的,而虚脚的升,是实脚之升带动,形象却是同时的。你刚才的拳架,就显的有升腾灵动之气。你终于明白,法不是不对,而是心念未清未专,太多主观的分析经验判断打不破,就是阻碍。认识到这点是比较容易的,克服才难!”

             继尔说:“小珠,你既然已有拉网的感受,那就玩网吧。”

              小珠:“哦?那丹呢?”

             轩源:“丹是太极态,网是无极态,我们练拳的目的,是寻找这心中的无极。你能拉紧,能感受到人网与天网的统一,就已经迈进了一步。”

             小珠:“但是……这太极态也是最近才有的一点感受呀,丹的感觉还不稳固……”

             小珠一下子待在原地转不过弯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士下山》中隐藏的内家拳秘密
24式太极拳
要想得到整劲,抻筋拔骨这一关你过了吗?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分解
八十八式太极拳演示与分解教学之七(八)
看看这些东西,“八个弹跳”,你会越来越敏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