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心形神意气合,重整山河向道生

              小珠:“师父说:丹只是心意的集中处。您说:丹是周身气息凝定一处,出现一个全体动静的核心。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太极拳练的是心,知心了,心识能聚焦变焦,此即是丹。”

             “只是我们对什么是心,往往糊涂,对丹的释义,就五花八门了。因其难以描述,往往以获得丹的功能去说明,去练,但不一定是去修……练的是体,修的是心。”

              蒲谷子:“不悟明练拳修丹的真正含义,就不知方向,方向错,则步步错!练体也练到一身病!”

             “人身自有洞天福地,不修,身则只是浑浊凡体。”

             “欲要修行,先修丹田。为何?试问无田如何播种?无丹田如何育丹?”

             “要修成丹田,必须知身,人身本是法舟,无舟如何自渡?知身而后身知,身知才能知己,知己者知心,知心后能心知,心就是福田,即是丹田,身就是洞天。二者合一即为洞天福地。”

             “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才能通过肉身这个媒介,感知肉身本是与大天地相通相感的!能知己亦能知天地者为道心佛心。”

             “知己知心,知心为何物,知心具万法,天地即我心;万物一理,万法即万物;心生万法,万法即万物之理法!知万物即不被物所役而能役物,心不被物转而能转物,境由心生,境由心转。”

             “古人说天人合一,是有深意的。人心如天,天心即人心。能天人合一的,是人之心与天合一。不是人身与天合一。心有了感知,身才产生感知,但常人常以为是身体有了感知,心才发生感知,这是颠倒的错误!”

             蒲谷子:“许多人以为自己读懂了字句,但要明白字义却是非常之难的。练拳打坐,要知道前后左右上下一体,要明了身心如何运转招势动作,要知觉形神在空间的变化,要掌控身心重力的平衡,要顺畅一身气息的流转,要清楚意识精神的导向。这里有非常多的字与名词与句子,能读出来,认得字,更要懂得字与字,句与句,段与段的形容比喻,字句之内的含义。非一日之功,非一时之聪明。”

             “世间凡俗之人,口称我愿、我欲、我求,事事由'我’而起,却不知从根本上,'我’为何物?纵使是人之肉身,从婴儿以至成年,也有个成长的过程,更不用说心境自摄、自我养成非一日之功。”           

             “人生于天地之间,以眼、耳、鼻、舌、身、意与天地相往来,天地万物的一切色声香味触等等,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进入每个人的意识之中,人以此察知天地万物情状。这便是人与天地相通。”

             “但是这样的相通却有着巨大的问题!比如眼睛。人用眼睛去看见天地之间的一切,但是眼中所见未必是真实,而一旦超过一定距离,又或者眼前有所阻挡,眼睛便看不见了,自然没办法继续与天地相通。耳朵、鼻子、舌头等等情形也是一样。”

             “使用眼耳鼻舌身意与天地相通,最终的、最不好的一个结果就是,凡人以眼耳鼻舌身意察知天地之间的诸事诸物,最终形成意识,导致凡人所察知的是自己意识之中的天地,而不是真正的天地。”

             “身心之中所有的天性、脾气、欲望等等与患身一体,就是一头犟脾气的黑牛,如果自己身心中的障碍不去,只要那各种机心一起,就永远不要想驯化黑牛了。归根结底,也是自身中,还有一丝不曾清明之处。这不是其他人可以帮助的,只有自己才能沉淀清晰。”

             “要知道万物有灵,万物有神。人身亦有神。打拳打坐,请出身神,并用自我之神来调和身心一体,然后在身心一体中清澈明了自我的意识,明了喜怒忧伤悲恐惊这七情,明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

             “具七情之心为人心,心就是自我的内在。由自我之心,感知形神的变化。形神的变化又造成身心的反应。知道身心的变化是形神主宰,自己的精气神才有外在表现。这是人的阴阳特性,从而渐渐明白我是怎么样的人。”

             “心是独立自主的,但念却是受七情所动,六欲所欺。人心不清明,常常以念为心,念念相续,心就丢了。”

              小珠:“从呼吸到形神……我当下仅在知身控身的阶段呢,才刚有一点点些微的感受……”

             蒲谷子:“所谓知身,是以身为身;知心,是以心为身;知道,是以天地为身;知命,是以形神为身。心之所在即身之所在,形神之所在即身心之所在,二者具,即天地为我之自在……”

             小珠:“听您这样说,知身和知心是互相促进的,不能割裂。这道理我也知道,但是一到打拳推手,还是不由自主地身还身,心还心了。这也是兴隆对我的侧目:你说得好听,但是体行不达。”

             蒲谷子:“这很正常啊!一个人,身与心是不合的,形与神更不用说了。人,偶然七情发作,喜怒攻心下做出种种行为。当情绪过去,重新冷静下来,往往会觉得那些所作所为的确是出乎自己,但是分明又跟平时的自己有所不同,甚至有一些行为与自己平时的心性所决相互违背。修行人和凡人有的不同之处是:行无迷乱,不悖于己。”

             “太极拳,就是不断的修正身心形神的矛盾,无极太极,阴阳中和。有了身心才有形神,但有了形神后身心才活。身有六识,为知,只有心里信念不变,六识才不欺心。形神应变,身心才和。不改初心,才能不妄。”

              “那什么是身心?什么是形神?”

             “身心就是肉身与灵魂阴阳一体的形状,具有七情与六欲。形神,简单来说就是在心意的指挥下身体产生的动作姿势、变化造型,在太极拳,则是各势名称的形态。”

              “通过套路训练形神之变,沟通身心的融合,就象弹琴那般。”

             “形神就如琴谱,心就是指尖变化,身就是琴弦。能不相欺,不相离,所愿化音,人琴相和,音出玄妙,则乐成。”

             “呼吸亦如是。你的呼吸在心意的引导下,在身心中如清风来去,如鱼在水,不相欺不相离,所愿与万物相亲相友。拳亦如是,推手亦如是,三者不可偏废。”

             “打拳是你心里已经明白了每势的动作要领与形态变化,用心变化身体形状来形成各个连续动作,是用身心去体验形神的变化。”

             “比如手挥琵琶,就有个手挥琵琶的心影,身体变化成手挥琵琶的形神,活灵活现。又比如双盘静坐,心里就有个象葫芦形态的虚影在盘坐,身体也相应盘出静坐的形态……如果连身心与形神的字义都不明白,又如何持摄自己的身心与精气神?”

             “清风不会也不能为万物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却能唤醒万物的生机活力。自我的生机活力,是由自我之愿循行而成。万物相遇相离,万千次相遇,千万次相离,都只是为了所遇。所离再多,随愿而行,随缘而变,不变随缘,最终是见自己之愿。”

              “所遇所离所愿,三个字,即人生,即命运。”

             “如此,方明白所谓修行不在别处,恰在所遇一切!若离于所遇而求修行,不可得也。”

             “天地之间,有种种不可回避之事,虽然能够回避,趋利避害,但这并不是修行之道,而是保身成事之道。而修行之道恰恰毫无回避,需坦然而行之。如果遇见任何事,有所拣选,只做能做的那些事,不是修行;只做那些简单的事,不算是修行。真的修行,就是破除一切,迎难而上,虽然生死亦可置之度外!”

             “人一辈子如果浑浑噩噩地被命运牵着,不知出于淤泥而清白,把这个世界上的混乱物质能量吸收,再混乱自己与他人,最后贡献出混乱的肉体腐化,尘归尘,土归土,灵魂归后土,混了此生。”

             “先贤智者留下修真言,指出在混乱的自身上重新开天辟地,重整山河秩序,再开万物循环道路。这是人为万物之灵的作用功能,替天行道,帮助生养自己的天地重归有序。”

             “这个有序化就是灵魂与思想重整和统一。就象一个程序一样,如果不能程序化就是一堆乱码冗余,就会被杀毒程序清理。”

             “太极拳是一个程序,拳术及什么功法也是一个程序,科学技术也是一个程序,知识体系也是一个程序。能把一大堆杂乱的知识程序化,就是智慧能量。”

             “不能程序化就如一个书呆子,脱离万物烟火,活不下去。不能把信息知识程序化,也会变成精神分裂自我毁灭。”

             “与天地万物脱离,有些科学技术过度掠夺,消耗更多的世界物质能量,产生更多的冗余能量,变成熵增,让世界走向灭亡。”

             “东方哲学是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就是程序化有序化,让人类能符合天道演化,超脱生命的混乱,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东方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现在这么说,相信你也应该明白了,练拳也好,打坐也好,心意或精气神是要用来贯注和维持在形神的稳定的,这样功随日久,形神越来越稳定,身心也越来越来健康。可是很多人因为不明白这身心与形神的异同,在用力折磨可怜的身体,以致越练身体越差。”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是阴阳二气聚合五行之能量而活,每个人心中的世界皆不同而认同,你认知的社会及肉身,只不过是灵魂的投影,你的识忆即是你的人生。”

             “唯有鼓动灵魂之风,吹散心中的迷霾,灵性之光才能照亮心之世界,才能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心性之光频段各有差异,物质形态因而异同,何需执着?倾听自己的心音吧!喜迎嘘暖,呵春呼风,思恩吹霾,风抚大地是为观,心光显现即为照。照而后观,观之亦照。如此,去除阴霾,自知自明!才识真面目,见真相,才知梦中梦!”

             “言已至此,须知我之所见是我之所见,并不是你之所见。你不能够因为相信我,而从我之言行处事。修行者知之在己,则行之在自己,绝不可窃他人之知,以他人为信。不知而行,正是犯了行无疑行,谨记真疑在前,不断引领向道无止境。”

              正是:

              一缕清风相伴,

              半生迷醉太极。

              相遇相离有愿,

              惜福惜缘始终。

                                                      (全文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心
清静经
得定者,得天下
龙门心法
中和集卷之六
《华山十二睡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