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明之12-石林

石林是亿万年地质变化形成的。要了解石林,还得先从“喀斯特”一词说起,因为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karst”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区名称。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斯威奇(cvijic)对那里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现象》一文中将该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斯特”一词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地学专门术语。在中国,“喀斯特”的同义词是“岩溶”。因此,石林也同时被称为岩溶地貌。石林神奇迷人的自然风光与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宾客,旅游者纷至沓来,或观赏它的壮美、领略它的风情;或吟诗作赋、歌咏它的史迹;或研究考察、探索它的奥秘。石林就像一座巨大优美的艺术迷宫,激发着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公刘、刘白羽等诗人借景抒怀,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诗篇;石林,确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奇境,到过这里的国家领袖、世界名人,无不叹为观止,豪情满怀。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基辛格、李光耀……一个个留连忘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部主任伊德博士认为,石林可以像德国的古典音乐一样向世界人民推荐,因为石林把民族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治理融为一体,在世界上是唯一的。来到石林,就像听到了贝多芬的交响乐。 石头尽现「瘦皱漏透」之美。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成员、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教授科姆博士认为,世界很多地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都只有一种类型,但石林不同,它是世界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全景图。石林是世界发育最早最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它形成于2亿7千多万年以前、面积为350平方公里,石林地质公园的石林岩溶以其形态复杂、类型多样、发展历史久远,而区别于世界上其它的石林岩溶。单在大小石林景区,就有100多种造型特征,石林的造型美体现了石头「瘦、皱、漏、透」的独特美。他们来源于石林的各种溶蚀形态和沉积物形态。因此,石林被誉为“造型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1931年,云南省主席龙云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设想,开始从各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3月间,呈贡至罗平的六区公路路基大部分修成,龙云亲自来视察。而后,他观看了大叠水瀑布,并和幕僚们计划在那里修建一座发电站。晚上,龙云宿乐尔村,从当地彝族群众口中得知了不远处的石林。于是第二天,龙云先游芝云洞,后观赏了群峰耸立,莽莽若林的李子箐石林。接着,龙云命令在六区公路上修一条两千米长的支线,让它经过李子管一带。而后又亲自率领建设厅厅长张维翰及一批设计专家重来石林,搞现场设计规划。

龙云在石林大屏石上要题上“石林”二字,于是请云南通志馆馆长、白族著名学者周钟岳代书。张维翰题写了“天下第一奇观”六字,一批随行人员同时也有题刻。此后,一个纯自然的地貌景观带上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和色彩,创建了石林公园。

导游告诉我们,撒尼人对从老到幼所有女子均称谓“阿诗玛”。男子就叫“阿黑哥”,还告诫说,不能随便称男子“阿白哥”,“阿白哥”是指花心男子。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姐和先生是对人的不尊敬的称呼,有游手好闲之嫌。随后,就跟随导游开始游览。如果不听导游的讲解,就只能是“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根本看不出什么故事,但经过导游的一番讲解就会觉得趣味盎然。

走过一座桥,未见石林,先见到大片的人工湖水。“阿黑哥”介绍,这叫石林湖,1955年4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到石林游览,周总理看到这里的洼地里只有很少的水,再看看石林的景观,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总理建议,人们就把原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一小小溶蚀水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也称恩来湖。平静的湖水中石簇擎天,恰似天然的大盆景。

丛丛石峰中有一石酷似传说中的观音,她头戴圆冠,面向左方,眼睛、鼻子、嘴唇、下巴清晰可见。被称作“出水观音”。因此有人也把此湖称为“观音湖”。

旁边有一个小湖称狮子池,池边的大狮子在照看着池中几只嬉闹的小狮子。

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

这整座山也是一个大狮子,守护着神奇的石林。山上有一座狮子亭。狮子亭。

到达狮子亭。

狮子亭是一个六角亭。

是远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

这是我们今天游览行程中最高的地方,海拔1769米。

有道是“不登狮子亭,不算游石林;一登狮子亭,全身醉石林”。

大石林和望峰亭。

下山后,我们看到湖里两头石小水牛正在戏嬉,脊背时隐时现,一派田园情趣。这是石林中的一景——青牛戏水。

往南就进入大石林区的“大门”了。这是在一片芳草地上拔地而起的石壁,人称“石屏风”。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中国古典园林中欲扬先抑的造景手法。此石似天然屏风遮掩住石林奇景,好像不愿让游人一眼就看到石林的奥妙。因此我们把该石称为石屏风。

石屏风背面,由于上面一块巨石像大鹏展翅,又称“大鹏展翅”。  

  


从这里开始,游人要曲折穿行于石壁奇峰之间。

石林胜景。

走不远,面前出现一块绿茵茵的草坪,四周被二三十米高的石峰环绕,重重叠叠,象是古代的一座城堡。

峰腰刻着龙云的题字“石林”两个隶书大字。现在所见石林二字,书法在隶、楷之间,结构古朴,运笔有力,拙中带巧,古意盎然,为天造奇观增辉。现在的“龙云题”则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于1985年9月22日来石林亲笔书写后刻上去的。下面是石刻:“天造奇观”。

南天砥柱、大气磅礴。

一簇簇顶天立地的巨石,兀地出现面前。

在巨石的石峰上可以看到1962年6月朱德委员长挥笔留下的“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八个大字。

倒塌石柱。

这组倒塌石柱像鳄鱼嘴。

这组倒塌石柱。石刻:“异境天开”。

这个方向看像一头狼仰天长啸。

这组倒塌石柱

四处望去“万笏朝天”、“竞秀”、“天下第一奇观”、头角峥嵘等苍劲洒脱的墨迹与四周奇妙的自然奇观相辉映,摄魂夺魄,给人美与奇的感受和想象,既是石林的写照,又启迪人们要有“石”的风格和气魄。

 “天下第一奇观”

登望峰亭。一路上可见千姿百态的各种奇岩异石。石刻:“群岩涌翠”。

“避秦疑无地,至此别洞天”

1942年,省财政厅长陆崇仁当时正忙于在全省征收赋税,面对矗立苍穹沉默凝重的石林剑峰石丛,陆崇仁心有所感,题写:气骨云根,至性存存,南天支柱,持重无言”。

并写跋:“民国壬午年(1942年),大军云集,飞粟挽刍,不遑宁处。本年田赋征实,收实物随赋征购军粮,全省为谷共四百万公石,占农民岁入之大半。担负奇重为前古之所未闻!有支持抗战,事非得已,然不躬亲各县善为开导,不易集事。秋末道经路南,县长罗君子谦,云大附中校长杨君春洲,邀余游焉。耽耽征夫,感而题此。支持有责,缄默无言,以此象征滇人,庶乎不廖。巧家陆崇仁并识。”

上有石刻:“彩云深处”、“峭壁”、“巖巗”、“云石争辉”、“磊落万古”、“顶天立地”等。

在可通行人的两个山峰之间,夹着一块巨石,危若欲坠。据称这是百年前的一次地震而形成的奇观,巨大的落石横躺在两根石柱上,构成一个门,抬头一望,毛骨悚然,真担心它随时会掉下来,因此走过去时,有些胆战心惊,以至于走过后还常时间的心有余悸;其实,它在这里巳不知有多少年了。有的人叫它“量心石”,如果是好人走过去,巨石不会掉下来。有石刻:“拔地擎天”。

量心石右侧有石刻和跋语“天南崆峒”,跋语:“石林俗名李子园箐,盖未经品题也。自官斯土之贤者及邦人士和歌后,其名乃定,其胜乃彰。然佳境已被说尽,后来者儿一词莫赞。兹幸龙主席志舟张厅长西林鸿爪留印,建亭石隈,山川增色,声价奚止百倍。德不陋,谬题四这字并一绝,敢动附骥,聊以志盛耳:包含古今势嵯峨,奇境天开见太和。诗句漫将风景写,前人已有《石林歌》。民国二十年冬邑人杨立德题跋并咏,盐丰布青阳书”。

沿途走来,石峰如剑,直刺青天。

继续。

  

 

  

一线天。

继续。

终于要到望峰亭。

在石林中穿越一个小时,终于登上了望峰亭

站在亭上,四周奇景尽收眼底,能真正体会到“万笏朝天”的情趣。

千万座石峰或如笋如柱,或如刀如剑,或如禽如兽,或如人如仙,惟妙惟肖,今人拍案惊奇。

从望峰亭往东北看,可见石峰群中的一峰巅上有一石,酷似横放的笔架,四周石峰则象支支巨笔,称“凌空笔架”。老辈人说:远古时代,撒尼和阿细都没有文字,人们公推撒尼毕摩和阿细的阿姐受上京去找皇帝老爷讨文字,毕摩把文字写在竹片上,阿姐受却把文字写在粑粑上。经过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他们回到石林李子箐,此时已饥渴难耐,坐下休息时阿姐受一摸,从身上搜出几块干粑粑来,二人饥不择食,一阵狼吞虎咽,吃完后阿姐受才发现写有御赐文字的粑粑已被吞下肚里,他急愤交加,抓起皇帝赐的毛笔和笔架向远方掷去,笔架正好落在石峰巅上,支支毛笔则落地生根,变成座座石峰。从此,撒尼人有了自己的文字,阿细人则没有。

俯瞰山下。

剑状石林。

刀山火海。

下山。

洞里有三块石头。“五摸一敲”之四,摸五脏六腑(也叫狼心狗肺),象征健康平安。

第一块石头是心碎了一点,取名缺心眼。不能摸!

第二块,像肺,取名狼心狗肺。

第三块,恩爱石。被游客摸得铮亮。

无欲则刚。这四个字出自林则徐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我们走累时,正好来到一个岩溶石洞,门口有石凳石桌,洞内有石床、石栏、石枕,犹如一间别致的房台,可以在此小憩。

这个石屋叫“且住为佳”,它的形成其实是水与土共同作用而成,地质学家称其成因为“土下溶蚀”。

参禅悟道。最上面一块石头像老僧参禅悟道。整体看又称“狮子吼天”。最上面一块石头就成了狮子张开的大嘴,对天怒吼。

巨大的仙人掌。


一渺碧水深藏于石峰之间。

崖峰间有桥相连。

前方通往剑峰池,是大石林中最幽深的地方,也是石林最神秘之处,池水清澈、天光云影、四周群峰秀色尽在池中。

池中有一峰突起,像一把宝剑笔立于水中,此乃剑峰,此池即为“剑峰池”。剑峰池是大小石林景区内罕见的天然水面,同时也是这一地区的最低海拔点,海拔1739.3米,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剑锋池成为大小石林地下暗河的露头处和地下水的聚合点。这里最大水深9米,平均水深6.4米。曲径通幽,石峰高耸,水石相映,仪态万千,使剑峰池成为大石林中极其独特而优美的景点之一。

据说剑峰池池水来自地下,旱季不涸,雨季不涨。石林深处能保留这样一处天然池水,若非天成,人力实难造就。

剑峰池中原来有一块高大的岩石,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那块刻有“剑峰”两颗大字的石柱。当年的那根石柱在1833年受到附近嵩林县8.1级大地震的余震影响,断成了两半,上半部分落入水中,只露出了上面的剑尖。这也是剑峰池得名的原因所在。这边一渺碧水深藏于石峰之间,崖峰间有桥相连,池中有一峰突起,像一把宝剑笔立于水中,此乃剑峰,此池即为“剑峰池”。

在剑峰池两边,有两个山洞,上面一个较圆,下面一个较长。

相传撒尼青年阿黑到这里寻找妹妹阿诗玛时,为石壁所阻。,阿黑左拳打通一个窗。

右脚踢出一道门。至今窗如拳头,门如脚掌。奇妙的民间传说更为美丽的自然景色增添意趣,令人浮想联翩。

由池边小道攀延而上,前往“莲花峰”。

在望峰亭俯瞰过这朵莲花,近看更加险要,雄踞于剑池之滨,高出水面30余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石莲花顶约三四只见方,可容数人站立其上,终年不败,其生命力远非水中芙蓉可比。

下山,行不多时,来到林间壁上刻着“极狭通人”的一个去处。原来这儿有一条向上登高的石阶小道,齐腰高的地方约三十厘米宽,游人要想通过,必须收腹侧身,特胖的人只好望石兴叹,断难通过。

此景名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典故。此景名表示为通过了这狭狭的通道,便可进入风光无限的“石林桃花源”, “阿黑哥”要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欣赏这天然雕塑博物馆的精品区。

巴顿将军。

 “仰天俯地”景点是在石林的半山上。将头伸出石壁的窗洞外,仰天俯地。

“仰天”是通过一个石洞仰望苍天和石林

“俯地”是人通过一个石洞俯瞰无底深渊。

这里是岩石和藤木的博斗区,岩石统治着整个石林,石林占据了整个石林景区,不过顽强的树木古藤,仍能从石林缝中钻了出来,千百年来照样能占领一席之地,抢到生存的空间。

象征爱情的古藤同心结。“五摸一敲”中的二摸千年古藤同心之结,象征美满幸福。

“千年龟”景点是石林景区中,在一堆倒塌的石柱中,有一块岩石好似一只大乌龟。其尖锐部份由于经常与游客的嘴唇接吻而变得更加光滑,滋润。“五摸一敲”之三摸千年老龟,象征长命百岁。

“双鸟渡食”。这上天精工雕塑的神品。一座高耸的石峰,顶端有两块酷似小鸟的怪石,两双相向,嘴对着嘴,至亲至爱,充满无限情怀。两石鸟一大一小,好似渡食。相传此鸟为母女二人所变,慈祥的母亲和孝顺的女儿死后,天神将他们变成动人的渡食双鸟,使人们不要忘记,“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情”的美德。当然青年男女对此景点的看法则充满浪漫色彩,说不应称“双鸟渡食”而应称“恋鸽亲吻”,因为两块怪石更象一对相亲相爱的鸽子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向右走是象踞石台。

石峰之顶一头小象,遥望远方,似在等待、在企盼。

传说,远古时候,一只神鹰来到石林,为非作歹,为所欲为。它张开巨大的翅膀遮天蔽日,石林成了暗无天日的世界,成群的大象含泪背井离乡,游离他方,唯独这头小象留在故土,半步不让,终日站在石台上,盼望着光明的重现,终于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回到了石林,小象执着追求光明的形象也被大自然永远留了下来。

“犀牛望月”此景于月夜之中最为形象,它位于“双鸟渡食”至“象踞石台”之间,每到月明星稀之夜,犀牛面向月亮凝视,显得寂寞、孤独,赢得不少游人的同情。

 “鱼跃水面”,若不是导游提示,根本看不出来,但是,之后越看越象,我真佩服命名人的丰富想象力。头朝下。  

“猫鼠相聚”也叫“老鼠戏猫”。右边一只老鼠躲藏在岩石后面,左边一只大黑猫竖着双耳寻找它,生动极了。

右侧又像一个凤凰头,故称“石凤凰”。

左边一只大黑猫。我倒觉得像狗。  

“凤凰梳翅”。

有一似凤凰的大石,蹲立石巅,它正回头梳理美丽的羽毛,仿佛欲与芸芸众生相媲美。

石钟。是乐神赐给石林的宝贝。您会惊奇的发现这石钟能奏出您的心声。

敲一敲石钟,五摸一敲的“一敲”

赵倌扎营---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

十字架

坐井观天:四周俱是石壁高耸,人入其间,有坐井观天之感。这里的柱顶原来是一片低凹地带,水往低处流,流到这一柱面时,就形成很薄、很均匀的面流,经过天长日久的冲刷和溶蚀,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内刨的溶柱面。 

石监狱。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露个头的那个洞。


神鞭石。一巨石从中间分成两半,石上有鞭抽痕迹。传说天神在此试炼神鞭,一鞭子抽得巨石劈成两半。

落雁峰。据说石林没有开发之前,冬季到石林里担水的当地居民常见到南飞的大雁在这里落脚,所以就把此景称为落雁峰。这种形态的石林在地质学上称为蕈状石林,也称蘑菇状石林,这些石柱上大下小,形如蘑菇。此类石柱形状似人似物,色彩多样,变化多端,常常构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天然画卷。

幽兰深谷。

  

虎啸南天。

阴阳石。两块巨大的剑状石块相对,一块上面青藤缠绕枝叶茂盛,而另一块上面寸草不生,据说《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就是在此拍摄的。

莲花池是一个椭圆形小湖,一座曲折的长桥穿湖而过,桥头一亭秀立。湖中虽无石,但南岸却是秀石林立,黛青色奇峰映入碧绿的湖水,煞是好看。

其中一峰,状如莲花,故此湖名莲花池。

下面进入小石林区,又是另一番景色。小石林位于大石林东北部。如果说大石林以其雄伟、诡秘取胜,小石林则以玲珑剔透、清新俊雅著称。如果把大石林比作阿黑哥,那小石林可就是阿诗玛了。这里地势开阔,石峰石壁平地而起;多是孤峰高耸。

有的似文人武士,有的象农妇、村姑,真是一石一形,移步换貌,赏之不尽。人工绿化以后,就是一个大盆景。

这块草坪叫跳月坪,每年火把节,撒尼人民都要欢聚于此,唱歌、跳舞、摔跤、斗牛。

连唐僧都来欣赏这里的美景了。

“石簇擎天”。仔细一看,下面有很小一点立在地上,被一圈小草围着,粗看可不就像整块石头都漂浮起来了么!太神奇了!这,这是怎么立起来的?用力一推会不会倒下啊?

一帆风顺。

夫妻吵架(最右为妻,眼泪流下湿了衣衫,中为夫君气歪了头,据说因为最左边的第三者插足)

“夫妻相望”。夫妻又重归于好,相拥在一起(右侧两石,左为妻,右为夫)。

龟(左)兔(右)赛跑。

三宝石(象、龟、蟾)。下面一头大象,前面两颗大象牙直插地面,大象上方一只乌龟,最上面一块石头是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财致富。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说它能口吐钱。象被赋予太平,喜气的意义,太平有象。龟长寿。故称“三宝”。

还叫“护林将军”,最上方是将军的头,原来乌龟的头变成将军的左手,下面是一片森林,将军右手放在胸前,似乎表示护林的决心。

摸摸它会有好运。游客争先恐后地去摸。

老伴也凑热闹。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左侧癞蛤蟆很像,右侧的天鹅有点勉强。也称“拿破仑的帽子”。

老鼠啃云腿。

“石佛相向”

 将军靴”。一独立石峰的上半部形似一只古代战将的靴子。

“骏马嘶鸣”

“唐僧师徒”。从左至右:唐僧、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

“阿诗玛”。她矗立在小石林的玉鸟池畔。远远望去,好象撒尼民间传说中的姑娘阿诗玛身背背篓,在石林中唱山歌呢!路南是阿诗玛的故乡,传说阿诗玛为了反抗富人热布巴拉抢占她为媳,与阿黑哥哥一起与热布巴拉进行斗争,终于逃出虎穴。当兄妹俩走到此地时,热布巴拉勾结崖神变出洪水,淹死了阿诗玛。后来阿诗玛化为巨石。

阿黑哥

电影《阿诗玛》的一些镜头,就是在石林拍摄的。一些姑娘到此往往愿意穿上撒尼服装,在“阿诗玛”身旁摄影留念。据说风化得厉害,若干年后,可能不像阿诗玛了。

阿诗玛是撒尼人最尊敬的理想人物。这里的石峰因她而多情,她又因石林而名扬天下。她的美,已化成奇花异景;她的情,铸成永不衰败的艺术品。这尊石像现已成为云南旅游业的标志了。后人在这里刻下了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陪伴阿诗玛。

  

步哨山景区

步哨山是石林景区海拔最高的地方,因清末石林彝民义军首领赵发曾在此山驻防,设步哨巡山而得名。

七女下凡。

步哨五石门。不足100米的路连续通过五道天然石门 ,一门一景。

  

  

  

  

石峰上可以找到巨型腹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记录着2.7亿年前来自海洋深处的生命。

远眺全景。石峰罗列、石柱参差。 

 

从步哨山景区继续向南,沿着环林南路往西走。往南去李子园区。

李子园

李子园箐石林是这一片土地上最早被发现、被命名的石林景观。清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编纂的《路南州志卷一.山川志》中第一次出现了“石林”的词条,下面注释说,石林在“在州东北,岩高数十仭…下有伏流,清冷如雪。相传昔人于隆冬遥见石上有李二株,寻之不复见。俗呼李子箐。”

  这里的石林密集、粗犷,杂草丛生,高大的石峰、石柱上爬满藤蔓。

景区里几乎看不到其他游客,死一样的沉寂,高大、怪异的峰林显得有些狰狞。

望夫石

骆驼骑象。又像双狼啸天。

天门神烛。

母子携遊

天鹅远瞩。一座高约30米的石柱顶上,有一石似美丽的天鹅,正遥望远方。

林中少女。

漫步从容

苏武牧羊。

石林古岩画。

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被保护起来的崖画位于一块高约18米的巨石下部,画面高约3米,宽约2米左右,隐藏在巨石的凹面中。

从现存的三十多个图案分析,崖画的作画时代有着较大的时间跨度,晚近一些的画面往往遮盖了更早一些的图案。石林崖画中那些狩猎、战争的图案是先民的祭祀产物,它们或直接产生于对一次狩猎活动的追忆,或直接产生于对某次战事的记载。

这些崖画是彝族先民原始宗教的留存,石峰石柱之间,孕育着悠久历史人文的崖画更为这奇特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几分神秘魅力。  

虎斑。


清晰的水平线,这是喀斯特地貌的一个特点。

  

万年灵芝区

万年灵芝区万年灵芝景观,在科学上被称作蕈状石林,或者是蘑菇状石林。一般表现为上粗下细的石柱组合体。主要发育在上部单层厚度较大、而下部单层厚度较薄的地区。由于极容易倒塌,因此保存不多。

从万年灵芝向四周远望,进入我们眼帘的那些塔状、叠层状和串珠状的石柱组合就是塔状石林。它们大多保存在地形平坦的岭脊面或夷平面上,最高的高度可达20米。数层、甚至数十层大小、厚薄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叠加层递在摇摇欲坠的石柱上,悬吊在空中,构成了万年灵芝景区最让人心旌摇曳的动人景象。

万年灵芝石。高约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犹如一朵巨大的灵芝。最有名的蕈状石林就是这棵万年灵芝和乃古石林的石蘑菇。它们神奇的形态往往会引来游人的声声惊呼。

赶集一家人。

直身露牙的鳄鱼。

卡扎非头像侧影。

叠罗汉。

飞来灵鹫。

英国巫师。

“关公巡城”。一座手持大刀、形似武将的石峰长须飘飘,威风凛凛。

一群小精灵。 

大溶盆。


喀斯特漏斗。


石林主要景区欣赏完毕,感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百处自然奇观(049)云南石林
行走丨“冬”游西逛:故地“重”游滇石林
阿诗玛的家乡
「七彩云南」石林,世界喀纳斯特地貌的精华
妙趣横生的石林
彩云之南游记(二):鬼斧神工的石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