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双版纳之一-热带植物园

       昆明到西双版纳的飞机仅180元!7点起飞。7:50到。

       我们包车一天200元。先后到植物园和傣族园,然后到告庄看演出。司机在机场等我们。

  

热带植物园大门。

        植物园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50年代带领一批年轻的植物科学工作者创立的,里面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植物园占地面积900公顷,共栽培6000多种世界珍稀热带植物,使葫芦岛上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这里已经建成了十三个专题园:热带雨林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榕树园、树木园、名人名树园。

       植物园分东西两区。热带雨林区在东区。电瓶车首先将我们带到热带雨林区。版纳园热带雨林区占地面积约80公倾,用于对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植物的迁地和就地保护,包括姜园、天南星园、兰园、蕨类植物区、野花区等7个热带植物专类园/区,保存有种子植物2000余种,其中稀有、濒危植物100余种。核心区的原始热带雨林,集中展示了热带雨林的典型特征;大板根、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高悬于空中的大型木质藤本等,还可见到反映该地区地质历史变迁的山红树、露兜树。是一个集物种收集保存、科学研究及环境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走进雨林,高耸如天的大树遮天蔽日,热带作物盘根错节,走在修葺好的栈道上,好像行走在一个大天然氧吧里。


       热带雨林中,有一类靠缠绕或攀援于其它树木上,借助于树木支撑自己躯体的植物,叫藤本植物。热带雨林中大型藤本植物十分丰富,它们时而卧地而行,时而缠绕穿梭悬挂于大树上, 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丫,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网。在林下只能见其藤茎不能见其枝叶,藤本植物的枝叶一般伸张于林冠之上,填充林冠空隙,这也是对光线的一种竞争形式。形象称为“巨龙奔腾”


       四数木为单科单属单种大乔木,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国内仅见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也是国内最大的板根植物,现已被定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

       热带雨林里的这些乔木不仅身躯高大粗壮,十分沉重,而且大多是些浅根植物,同时还要经历热带暴风骤雨的考验,所以,为了解决“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难题,又避免被风雨摧倒,它们就很明智的生长出一些板根来支撑自己。板根是乔木的侧根外向异常次生生长所形成的,是高大乔木的一种附加的支撑结构。它通常幅射生出,以3-5条为多,并以最为负重的一侧最为发达,形如板墙,这就叫板根。大的板根高达10多米,宽可以延伸10多米,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雄伟壮观。


沧海桑田的见证----山红树

        在远古时,西双版纳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地质史上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古地中海西退,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自然界因“怕”说不清而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留下了数十种植物作为活见证。在这些活见证中,最有说服力的恐怕是生长在海边,成为红树林主要成员的红树科的家族了。在这里的热带雨林中,这个家族的成员有3位,它们是山红树、竹节树和锯叶竹节树。在远古时,这3位都生长在海边,古地中海消失后,它们“认为”西双版纳这块土地好而没有跟它们的家族一起迁移到有海的地方去,经过长期的演化,它们便成为后来发育起来的热带雨林的成员。

红牌表示濒危植物。


       绞杀植物对被绞杀的树木是十分凶残的,全方位进攻。在地下,它们掠夺水分和营养,使被绞杀树木处于饥渴状态;在地面,它那如篮状的根系紧紧地箍着被绞杀树木的树干、枝丫,抑制其增粗,阻止其水分、养分的输送;而在树冠上,绞杀树很快分枝、长叶,与被绞杀者争夺空间和抢夺阳光。热带雨林中被绞杀的植物,几乎无一幸免,都要死亡,而绞杀者则取而代之,把被绞杀者的残骸也当作营养慢慢享用。

       里面的大树,全部被绞杀者所吞噬。被称绞杀王!

走进树里面向上拍,中间全空了!


       步入热带雨林就映入眼底的是除了地上生长的树木灌草外,在各不同的树枝杆和藤萝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小型植物,琳琅满目,犹如一个空中花园。这些悬挂的植物被称为附生植物层片。
       热带雨林生境优越,植物种对生存空间的竟争异常激烈。由于林下光线幽暗,很多小型植物都难于获得足够的光线而不得不向其它空间扩展。热带雨林的多层次结构,加上林内空气潮湿,在各种树丫枝杆以及树皮裂隙处经常能聚集枯落物而形成少许土壤,为一些种子提供了温床。很多小型植物在这些位置得以立足、发展,成为附生植物。热带雨林越潮湿,附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四周一片静谧,一股很阴森的感觉。



       兰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之一, 全世界有2000多种, 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中国有兰科植物1240种以上,也主要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有兰科植物属334种,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是兰科植物的分化形成中心。这是寄生兰。



       箭毒木,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林中,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当地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将见血封喉的枝叶、树皮等捣烂取其汁液涂在箭头,射猎野兽。

       人面子为漆树科、常绿大乔木,高达20余米。由于果实内有扁的硬核,核的表面有五个大小不同的眼,看起来像人的脸,所以叫人面子,又叫人面树、银莲果。

      由于东区游客稀少,我们只在热带雨林区游览半个多小时就到西区了。一路跋涉,一路胆颤,但是,却不失为一次难得的旅行经历!通过吊桥。

水生植物园

       水生植物园水面面积15亩,收集和展示热带地区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现收集保存了约100种(品种)。该园按照水体深浅等水湿小环境和植物生态习性分别种植了不同生活形态的水生植物。

       水面上一个个围起来的大圆圈就是著名的可载小孩的王莲,只有夏季才能看见。湖的南岸是一片大王棕,大王棕是古巴的国树,它的躯干高大,形状像极了正要发射的导弹,所以导游介绍这片棕林为导弹基地。

我们站在北岸,向南岸望过去,景色美极了,蓝天白云,以及直入云天的大王棕,都映在了湖水中,水中又有成群结队的锦鲤和金鱼,围着王莲和印度睡莲游来游去,静静开放的莲花被撞动着,立时有了灵气。

  

  

王莲能承重30斤的小孩。

仔细观察王莲,却能发现王莲的外部全都是细小尖锐的刺,像个刺猬般包裹着自己。

       棕榈园保存棕榈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景观优美、具有强烈热带风光的园区。该园于1976年建立,通过不断的改造、扩建,现有面积140亩,共收集棕榈科植物458种。保存有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的琼棕、矮琼棕、董棕、龙棕,还有我国特有种二列瓦理棕。并收集保存原产马来半岛至爪哇一带的棕榈水果——蛇皮果,棕榈四大经济植物之一的桃棕等。从菲律宾引进种植了具有经济开发前景的蓝灰省藤、瘦枝省藤。


 假槟榔。别称亚历山大椰子,也是棕榈科的一员,跟槟榔一样,树干都有类似竹子的环形叶痕,不同的是,槟榔叶痕的节间较假槟榔长一点,树干接近叶子的地方会绿色,让树干看起来像竹子。大叶子不向下弯,上面的小叶子的叶尖齐刷刷地向上指向天空。假槟榔树干接近叶子的地方几乎都是灰白色(幼株除外),接近地面的地方有点胖,大叶子向下弯,大叶子上面的小叶子的叶尖指向四面八方。

霸王榈

中华蒲葵

双杈油棕,一棵树产油40千克。

       泰国就以出产西米而著称,西米露清凉甘甜,十分爽口,是人们热天最理想的消暑食品。可是有谁知道,西米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米,更不是在田里种出来的,而是由西谷椰子树、董棕树等棕榈科植物髓心所产淀粉加工而成。  

       董棕树的嫩茎也可食用,比茭白的味道还更好,可谓野菜中的美味山珍,因此,在森林中常遭到大象的破坏,现已渐危,被国家定为二级保护植物。



       贝叶棕—常绿乔木,由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已有700年历史,在没有纸张的古代,佛经就是用贝叶棕的叶子,记载,保存。叶子砍伐下来经过休整,水煮,晒干,压干,装订,铁笔刻画,涂抹植物油等工序就制成了佛教中赫赫有名的“贝叶经”,可保存上千年。


       龙棕。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生于海拔1900-2300米处的针阔混交林中,根皮可入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4年濒危物种。

       糖棕—每株花序产糖30千克,种下一棵树,一家3口吃糖不用愁。


榕树园




高榕。又名高山榕、大叶榕、大青树,高25—30米,胸径达1.8米,树形美观,为著名庭园风景树。高榕的果子虽然较小,但结得特别多,果熟时枝头无数小果如同红色的珊瑚,引来了多种鸟兽争食,热闹非凡,真是“动物的天堂”难怪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长诗《厘俸》中说它是“附有神灵”。在西双版纳,多种少数民族都视高榕为神树,对之非常崇拜。


桑科大乔木高榕的气生根和支柱根生命力特别强,所以它不仅会绞杀寄主植物,而且很容易形成独木成林 。 

       绞杀植物对被绞杀的树木是十分凶残的,全方位进攻。在地下,它们掠夺水分和营养,使被绞杀树木处于饥渴状态;在地面,它那如篮状的根系紧紧地箍着被绞杀树木的树干、枝丫,抑制其增粗,阻止其水分、养分的输送;而在树冠上,绞杀树很快分枝、长叶,与被绞杀者争夺空间和抢夺阳光。热带雨林中被绞杀的植物,几乎无一幸免,都要死亡,而绞杀者则取而代之,把被绞杀者的残骸也当作营养慢慢享用。



       奇花异木园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12亩,主要收集热带各种奇花异木,并用园林园艺的方式向公众进行展示。该园分为观果植物区、草花植物区、花叶植物区、感应植物区、赏茎植物区等,收集奇花异木254种(品种)。其中有老茎生花植物无忧花,观果植物神秘果、木奶果、可可、气球果、乳茄,茎杆膨大的观茎植物酒瓶棕、酒瓶兰、佛肚树等,块根、块茎膨大的植物山乌龟,世界花之最的巨花马兜铃,花构件似胡须的老虎须、猫须草,花形奇特艳丽的红花西番莲、金杯花、重瓣纸扇,草花植物虾衣花、太阳花等,花叶植物红桑、白缘龙舌兰等,感应植物跳舞草、含羞树、时钟花等,木材最轻的轻木,国家保护植物火树麻等。由于收集的植物奇特,观赏性强,奇花异木园成为游客必到的专类园,对普及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红花西番莲



含羞树


跳舞草


狭叶红桑


       白时钟花,它的花型很像时钟上的文字盘,每天上午9时左右开放,下午3~4时左右闭合,而在温度较高的晴天,下午1~2时即完全闭合,最为奇特的是,它的花几乎同开同谢。


       地涌金莲,花冠犹如从地面涌出的一朵金色莲花,硕大、灿烂、奇美,仿佛来自仙界,使人不得不惊叹、折服。假茎的叶腋处真正的小花朵清香、娇嫩,黄绿相间,更添一份精巧的美丽,花期长达半年之久。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


含羞草。


酒瓶棕


      酒瓶兰,又名象腿树,辣木科酒瓶兰属小乔木,是一种高级园景树,产于热带非洲及墨西哥,其树杆肥厚多肉,杆基肥大似象脚,因故得名。

       佛肚树,落叶乔木。原产中美洲,西印度群岛,株型小巧,茎干粗壮,中部膨大而取名,茎顶生的橘红色聚伞花序,似红珊瑚,又称珊瑚树,系盆栽佳品。


       老茎生花植物,这一现象的形成与热带雨林特殊的环境有关。热带雨林物种特别多,处于中、下层的树木不能与上层植物争夺阳光,无法让鲜花高占枝头,它们把花朵开在老枝和树干上,那里比较空旷,花朵更容易被昆虫发现和光顾,这样获得授粉的机会较多,有利于繁衍后代。此外其粗壮的树干也能承受果实的重压。为了生存,必须不失时机的竞争,老茎开花结果是植物在进化中逐渐适应生活环境而形成的生物现象。又称“杠上开花”!

       无忧花,又名火焰花。为常绿乔木,枝叶浓密,花大而色红,盛开时远望如团团火焰,因而得名。


       百花园占地面积353亩,现收集保存与展示热带花卉植物645种(品种)。百花园植物布景主要采用孤植、纯林大片种植、同类多品种集中收集、专科专属保存、攀缘及水生花卉植物多种方式展示。并力求与地形水域巧妙结合,形成不同的赏景空间,创造 “天女散花”、“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和“花开花落”等景观效果。借助区内大量花卉植物,通过挖掘花卉与人们日常生活、信仰和情感的关联,以及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以花卉植物创作出的传说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对联、字画、牌匾等形式展示于园区内,充分展示花卉植物的科学和文化内涵。整个园区被远山晨雾所怀抱、被汩汩流淌的罗梭江所环绕、被飞蝶野禽所簇拥,步移景异、花开不谢,让游客切实感受“热带天堂”的神奇魅力。


鸭嘴花

水边蒲桃

       学名黄蝉,花内无花心,因此有人叫它好男人花,也有人叫没心没肺花。


艳丽的三角梅


枝条飞舞。


       赞比亚的国花三角梅本是紫茉莉科中的一种藤状小灌木,又名叶子花、毛宝巾、九重葛,它的花朵很小,又没有香味,按理说很难吸引蜜蜂或蝴蝶来为它传花授粉,但为了结果传承子嗣,大量繁衍后代,它有自己特别的“绝招”:将紧贴花瓣的苞片增大,并“染”上红、黄、白、橙红、红白相间等多种艳丽的色彩,使之酷似美丽的花瓣。这样,蜜蜂或蝴蝶就成了它的座上常客,从而解决了传宗接代的难题。








       国树国花园于1999年建立,按世界六大洲进行规划分区,即分为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六个区。共占地20亩,收集展示了适宜本地生长的80个国家的58种国树国花。如缅甸国花—龙船花、老挝国花—鸡蛋花、利比亚国花—石榴花、马达加斯加国花—凤凰木、比利时国花—杜鹃等。如此多的国树国花聚集一堂,使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欣赏到世界各国的国树国花,仿佛踏上“周游世界”的旅途,也使国外游客能在异国他乡惊喜地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树和国花。并通过文字与科普解说,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地理地貌等知识。
       在西双版纳,傣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广泛种植。在热带旅游圣地夏威夷,人们喜欢将鸡蛋花采下来,串成花环,作为节日佩带的装饰品,挂在脖子上,佩饰于胸前。因此,鸡蛋花又是“夏威夷的节日”象征。在老挝,鸡蛋花则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被定为国花,倍受尊崇。形态与我们在珠海看到的大不一样。
 

       缅甸国花龙船花,花瓣鲜红细小,状如瓜子壳,成簇聚生,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常开不败,人称“百日红”;

 


       扶桑是马来西亚和巴拿马的国花,又是夏威夷的州花,,又名朱槿、佛桑,但常常被人们很直观地称作大红花。它树形优美,枝叶茂盛,花期较长,四季不断,花朵硕大,色彩鲜艳,是亚洲地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花木之一。
  但是扶桑的原产地却在中国,而且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汤谷上有扶桑”,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中则记载“其花如木槿而颜色深红,称之为朱槿”、“深红色,花五出”等。

 


       尼泊尔的国花——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通称,多为常绿或落叶灌木,但乔木或匍匐、附生种也有,比较少见。杜鹃花历史悠久,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6700万年),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由于受第三纪干旱和第四纪冰川的侵袭,仅亚洲东部保存较为完好。

 


       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马达加斯加国花凤凰花和国树凤凰木,树干高大,满树结花,花开时火红一片,又叫火树红花。


       危地马拉国树木棉,先花后叶,花色殷红,花大如碗,每朵五瓣,能够指示气候,古有“鹦鹉啼时椰子结,木棉花落刺桐开”的诗句。 

泰国国树腊肠树


       名人名树园建立于1999年,占地面积55亩,共收集展示275种或品种热带植物。该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手植的相思树


李鹏手植的铁力木

  


李瑞环手植的垂叶榕。 

       国际知名人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会长爱丁堡.菲利普亲王手植的“热带雨林巨人”——望天树


 院长周光召手植的天料木


本园创始人、第一任园长蔡希陶教授手植的龙血树。

       龙血树被称为:流血之树、活血圣药、植物寿星。名贵的云南红药——血竭,又名麒麟竭,与云南白药齐名,又是著名药品“七厘散”的主要成份,血竭是以龙舌兰科常绿乔木,龙血树为原材料提炼出来的。血竭在我国传统医学上沿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在1972年以前未发现国产龙血树时,所用血竭一直靠从东南亚和非洲进口,价格十分昂贵,每年要耗去国家大量外汇。
       蔡希陶教授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于1972年首次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孟连县境内的石灰山上发现大片龙血树。从此,国产血竭才得以诞生,且其疗效优于进口的、以棕榈科植物为原料加工的血竭,填补了我国医药史上的一项空白。为此,蔡老去世以后,他的一半骨灰埋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他亲手种植的龙血树下,另一半骨灰埋在昆明黑龙潭昆明植物研究所里他亲手种植的水杉树下。


       该园还建有展示植物园历史的“西园谱”,纪念创始人蔡希陶教授的石群雕——“树海行”。站在中间的长者目光坚毅,远眺前方,一群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向着密林深处进发,去探寻雨林的秘密。这位长者就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创始人—蔡希陶先生。群雕后面高大的树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被称为“见血封喉”的——箭毒木。


       在这个园中还收集了多种奇花异树,傣族佛教植物制作贝叶经的——贝叶棕。


形似开屏的孔雀,沙漠贮水之树——旅人蕉


老茎生花可食用的——火烧花


花似喇叭的曼陀罗


       俏似香山红叶的俏黄芦及叶形各异、花色奇彩的洒金榕。在园中,还有西双版纳最古老的铁树——雌雄异株的千年铁树王。

       荫生植物园于2002年建成,占地面积15亩,是一个收集和展示观叶、观花、地生和附生植物的专类园。主要收集和展示了包括热带兰花,原产于美洲热带雨林最有特色的附生植物——风梨科植物,具有特色的蕨类植物、姜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苦苣科植物等约600种或品种。      






       踏入荫生园拱桥,便可看到垂吊在花架上的各种兰花,一串串,一朵朵陆续开放。

兜兰


色彩丰富的石斛,黄的、粉的,像一只只在空中飞舞的蝴蝶。






       再往里去,藤本植物清明花、球兰等在各自的生态位竞相开放。

       清秀淡雅的水边植物凤仙花娇美动人;红花芭蕉、艳红赫蕉火红艳丽,格外显眼;

水边蒲桃。

还有老茎生花植物云南假韶子也同时绽放,挂满茎干。


      百竹园建于1965年,面积104亩,引种栽培竹子250余种。收集有云南南部、广东、广西、海南以及东南亚热带国家的竹类,该园是国内收集竹种最多的专类园之一,是世界上丛生竹最大的收集园。


       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竹种,如茎粗达25厘米的巨龙竹,在浩如烟海的竹类资源中,堪称“竹王”,它高大笔直,雄壮魁伟,高可达30多米,径粗可达30多厘米,是目前发现的竹类中最粗的竹子,西双版纳傣族称巨龙竹为“埋波”,意思就是“最大的竹子”。


佛肚竹,节间状如佛肚,姿态秀丽。


       黄绿相间的黄金间碧竹,黄绿相间、竹竿色泽金黄,节间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碧玉与黄金互为点缀,妙手天成。事实上,黄金间碧竹的笋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却如同灰姑娘一般,羞羞答答,貌不惊人,只有其长大之后,笋箨脱落,方显出它秀丽的一面。


       罕见攀树缠枝的藤竹,有的藤竹可以攀援到很高的大树上,让人惊叹这到底是藤子还是竹子。


       竹枝长满钩刺的刺竹、当地傣族用来做竹筒饭的糯米香竹、具有浓郁傣族风情的凤尾竹。

       整个植物园内容太丰富了,估计一周也看不完。拍了海量的照片,由于没拍说明,绝大部分叫不出名字,太遗憾了。

      感谢植物园的科技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美丽的教材。

温馨提示:

1、最好花一天时间游览。一定要到东区看看。那里才是原生态的热带雨林。

2、不能跟一个导游走,这样你会错过许多好景。应该自己规划路线,然后,在该园区蹭导游。

3、一定要拍说明,否则。回来后,什么都不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A景区-203 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热带雨林中最璀璨的宝石
被《向往的生活4》拍摄地美哭!国内唯一的热带雨林,果香千里,花开四季
西双版纳植物园见闻
比无限制格斗更残酷!一文带你领略植物的“江湖”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奇花异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