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腾冲之叠水河瀑布

       腾冲是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县城,但在中国的县级区域里,又绝对是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一座小县城,这里是徐霞客游历中国的最后一站,这里是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的交接之处,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极边第一城”,这里是中国大陆唯一火山与地热并存的地区,这里有中国唯一的城市瀑布,这瀑布就是叠水河瀑布。


       发源于腾冲县东北部的大盈江,属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沿途众流汇合,水量渐丰。远处是松园路上的叠水河大桥。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腾冲县城西南郊松园有位姓王的老板,想利用瀑布的水流来做织布机的动力资源,就凿瀑布顶巨石欲引水力。当巨石被凿开时,顿时就出现了酷似“太极”图样的石纹。乡人以为王老板破坏了腾冲的风水,一时舆论哗然。后经时任云南军都督府协都督张文光和地方乡绅的共议,由王老板出资在巨石上建一座石桥,取名“太极桥”,以镇风水。有李根源题词碑石为证。


       太极桥为双孔悬臂式平板石桥,呈南北跨向,河两岸均以火山石砌筑,桥基上部以长条石叠筑,使之前伸呈“悬臂式”支撑。两孔之间的桥墩以踞河心的天然巨石为基础建成,墩梭形,高1.67米。

       墩两侧亦如南北桥基之建构,共承桥身,两端有石雕龟蛇,首东尾西。墩将桥分为二段,南北对称,单孔跨径5.25米。桥面以石条直铺,长约3米,两边建有石板护栏。北段东侧护栏外面镌“中流”二字与太极图,题款“癸丑年秋九月”,落款“腾冲各界同建”。


       此桥以江中大石为墩,且迎水流方向的桥墩做成三角形,以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桥上建一小巧玲珑之石亭,斗状盖顶,亭外石匾镌刻“观瀑”二字,故称石亭叫“观瀑亭”。


       观瀑亭上写着“太极桥”三字。“太极桥”三字的下方有一副对联,刻在了观瀑亭的石柱上:“太极图呈天地玚;洪涛波起古今奇”。

       观瀑亭的另一面上写“飞流漱玉”下面仍有一副对联:“万丈水高从地落;一拳山小对人蹲”。


       再一面上写“龙腾虎跃”下面的对联是“惊涛唤醒三山岳;义举突破二重天”。


       另一面写“霞彩横空”。腾冲叠水河景区有奇联,不知何年记,不知何人题,只有上支,不知下支。多少年来尚无珠联璧合之佳对。即为右边一联:“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无名秀才居然将叠水瀑布与“弹棉花”有机的结合起来了,想象奇特,意境悠远。在成千上万的应对下联中,有专家评说,只有顺宁的杨香池的下联可谓勉强合对:“青山若黛,未经笔绘翠偏浓。”有人曾用腾冲道教名山云峰山对出一联:“云峰似笋,何须刀削天生成”,但似乎也不能算做上乘佳对;更有人恶搞,竟对出“腾冲饵丝,不加味精汤自甜”,也不过令人捧腹一笑罢了。

观瀑亭顶棚内镌刻太极图。


四周有文字-文化古堡。

历史橱窗。

丰饶物貌。

气?重镇。

桥下流水湍急




自称“瀑布王”,有点托大了,应该加“城内”二字。

       此古树原已死亡,近年生而复生,人人称奇,故挂红布,以粘“仙气”!


       柱状节理形成是岩浆喷发冷却形成的。火山喷发过程中,火山内部岩浆外溢,但同时外部岩浆冷却固结成岩会阻止下部的岩浆的外溢, 如果下部的岩浆积累了超过上覆岩浆所能承受的压力,就可以冲破外部冷却的岩浆而继续外溢, 当下部的岩浆压力不足时, 岩浆便留在火山通道中慢慢冷却。在这个冷凝的过程中,柱状节理和等温面就会随之发育。

       过太极桥,到仙乐观。仙乐观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为青城山赵道长云游到此、闻叠水西岩有龙珠现瑞之兆、故此建之。距今已有二百一十三年的历史。

       道观大门的大小与平民百姓的大门没有什么两样,但它的做工可称得上相当的考究。门楼上有云钩彩绘,门楼顶是层层椽子,并加以妍丽的彩绘。门楼的下方刻着“仙乐观”三字。门框上刻着一副对联,有点怪:“边陲云气聚仙福乐地;贡山江涛腾叠水洞(青氣)。”       


       对联的正本。这副对联的“青氣”为一个字。从道家的眼光看来“赤氣”就是“地”,而“青氣”自然就是“天”了。


       进门后的大院,由于受环境的局限,这座道观的建筑既不能按中轴路线进行整体规划,也不能按五宫八卦来布局,只能依山傍水建盖殿宇。仙乐观内建有“斗母阁”和“王母阁”。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两阁只能呈雪散状态,缺乏整体的肃穆之感,但因观中道人精于卜筮,这里的香火仍然兴旺。20世纪60年代末,该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到很大破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该观又重新获得新生。原来观前有一联云:“仙乐寺奉真经求天下万民安康;王母阁无施主自带香斋苦修炼。”此联虽然平平淡淡,也却是当时道观中道姑真实生活的有力写照。

主殿是王母殿。


殿前有一副用生造字撰写的对联:

       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国舅手执云杨板,湘子瑶池品玉箫


       洞宾背剑清风客,拐李提葫得道高,仙姑敬奉长生酒,彩和花蓝献蟠桃

       腾冲仙乐观还有一副谜联,相传是四川青羊官赵道人云游到腾冲时为新建的仙乐观所作的。几百年来,这副谜联成了一个真正的谜,一个人看了说出一个意见,没有一个人猜得透。仙乐观的道士将谜联翻译成:“独座云中神仙府,丫叉山上道人家”。



       从仙乐观出来,顺道观外小路前行,通往叠水河瀑布。大盈江遇到一个巨大的断层崖。崖旁三峰突起,比肩兀立,水从左峡中夺路而出,从46米高的崖头跌下深潭,然后继续奔涌向前。这里,河水仿佛被叠为二折,故俗称“叠水河瀑布”,这里响声雷动,水花四溅,形成了“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景观。四周水汽蒸腾,在阳光下常现出七色彩虹,更使飞瀑增添了异彩。

       没去叠水河瀑布之前,我以为城市里的瀑布能有多壮观?大不了十来米高,稀稀拉拉的水流,去过之后,大跌眼镜,中国唯一的城市瀑布叠水河瀑布,放在哪里都能算得上是一道壮观的瀑布。


       崇祯己卯(1639)年四月十六日,徐霞客来游,记道:“其水从左峡中透空平坠而下;崖深十余丈,三面环壁。水分三派飞腾:中阔丈五;左骈崖齐涌者,阔四尺;右嵌崖分趋者,阔尺五。盖中如帘,左如布,右如柱,势极雄壮。”“从西崖绕南崖,平对而立,飞沫倒卷,屑玉腾珠,遥洒人衣面,白日间真如雨花雪片。”

悬崖壁上可见柱状节理。


沿着台阶走下去。

       在下面的感觉,与在上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最起码,我们距离瀑布更近了;瀑布跌落的声音,在气势和分贝值上也都大不一样了;震耳欲聋呀!


       叠水河西岸,有寺雄踞峰巅,名为龙光台,为三峰的中峰。从太极桥前沿中峰而上,过电站,至山门。



        大门正面为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题额“龙光台”三字,楷书,并有跋语。

       左侧为跋语,道明了原委,文曰:“台为边郡名胜,建始于明嘉靖间,久圯。今经金殿书、刘楚湘、徐宗樨诸绅重建,农商总长李根源君请题,黎元洪书并识。中华民国十二年五月上浣”。黎菩萨并没有到过此地,而是李根源在内陆请名家名流题写后,带回来的,再刻题到当地的名胜上。




       背面为著名书法家吴昌硕书写的篆书“龙光台”三字,古朴挺秀,为书中佳品。两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为一个县的牌匾题字,这在云南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过山门,石径三曲,至观瀑台。台为半圆形,前有石栏凭借,中有巨松垂盖,下有石桌石凳可以小憩。历代骚人骚客、文人雅士,常在此凭栏观瀑饮酒赋诗,并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


古老的紫薇树

大殿


       殿前长联,对联作者是清代名士寸开泰。上联写腾冲景观,下联叙腾冲历史,充满了“边”的特点,边塞风光,边关古隘,边陲盛事,边务人物等等。

       捷足上高台,披襟远眺,喜山川面面皆新。看盈江飞瀑,凤岭晴岚,山龙(上下结构拼字)山从(上下结构拼字)朝云,球王牟晚照,笔峰霁雪,大洞温泉,胜境名区,一一奔来眼底。乘此氛消雾散,日暖气清,安排美酒香茶,收拾新蔬佳果,招邀密友良朋,乘兴快登临。好细玩两厢歌赋,半壁诗文,双塔烟霞,四围花木。

  回头思往迹,拔剑狂呼,叹豪杰纷纷谁在?想丞相天威,尚书营垒,总戎露布,叁府战功,经略边筹,将军忠节,流风余韵,重重触到心间。迄今事过境迁,时殊势异,指点荒榛败梗,摩挲断碣残碑,搜访故基旧址,捐资宏建筑。更永固七司障屏,三宣门户,八关锁钥,九隘藩篱。


       主寺为中式庭院。


两侧走廊壁端嵌有石刻12方,均是有关龙光台的诗文。


       叠水河瀑布是我们在腾冲的最后一站。由于去过五大连池,因此,火山公园和热海就不打算去了。

       腾冲之行帮我恶补了抗战历史的课,让我永远记住腾冲这座英雄城市和人民,记住中国远征军的将士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冲叠水大瀑布,断崖式飞流直下
城市飞瀑--叠水河瀑布 (绝品收藏)
五彩云南---地热之乡
腾冲游:十六、叠水河瀑布
川滇行·全国唯一的城市堰塞湖瀑布叠水河瀑布
城市里也有天然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