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博物馆之马王堆(上)

       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从中出土的三千多件珍贵文物多由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由此大幅提升了“湘博”的整体“文博”地位及文物收藏含金量。

       新馆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面积5243.8平方米。陈列分为序厅及“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永生之梦” 4个单元,跨越3层楼。序厅、第一至第三单元、第四单元T形帛画位于3楼,第四单元四重套棺位于2楼,井椁、辛追夫人遗体位于1楼。




马王堆参观路线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序厅

前言

序厅壁雕。

       这些壁雕图案均采自“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上的花纹及装饰。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共设四个单元,分别是: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和永生之梦。

第一单元  惊世发掘 

马王堆汉墓地理位置图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五里牌,距市中心约4公里。它建在浏阳河二级阶地一个高约十五米的台地上,四周为开阔的平原。站在马王堆上环顾四周有一种四面临风兀然而立的感觉。


马王堆汉墓外景。

       第一单元是整个陈列背景。利用文献和考古材料,用一种客观、真实的视角讲述马王堆谜一般的传说及马王堆三座墓葬发现发掘情况及远大影响,介绍三个墓主身份及其生活年代,让观众知晓汉代墓葬构造、丧葬礼制和相关考古学知识。



展厅正中是马王堆1、2、3号墓分布情况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的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墓。其中一、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

       一号墓三号墓形制相同,都是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


1.1 一号辛追墓

挖掘现场照片

       1971年底发现,1972年1月14日发掘正式开始,4月28日全部结束。曾两次被盗,但没有成功。该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算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

一号墓墓室纵剖面模型。

       此墓之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堵塞百度约为40厘米,重5千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份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是制造陶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黑地彩绘棺

棺椁结构及随葬器物。

相关文件(左)和墓葬结构介绍(右)


       马王堆汉墓的墓葬结构宏伟复杂,椁室均构筑在墓坑底部,并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其中,二号利苍墓为独立封土构建,一号辛追墓和三号利豨墓共用一个五花土封土堆。

关于辛追遗体解剖新闻稿的周总理等领导批示。

关于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挖掘方案的意见的国家领导批示。


关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展示的领导批示

1.2  二号利苍墓

     在1973年12月18日---1974年1月13号。发掘二号墓。由于该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二百余件文物,但该墓中出土的“利苍”、“长沙丞相”、“车大候之印”三枚印章,可以说是马王堆的眼睛,使墓主人身份及其与一、三号墓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最终认定。

       在二号墓的发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它的部分封土,被一号墓封土所覆盖,由此得知二号墓下葬的时间早于一号墓。


铁夯锤、周总理批示、发掘现场图片。


      从马王堆汉墓填土中出土的“铁夯锤”为筑墓工具,其直径5.2-5.7厘米,与考古发现的墓坑夯土中的夯窝形制基本一致。

周总理批示


三号利豨墓中出土的“偶人”,也叫“随葬俑”。


椁室

1.3  三号利豨墓

       三号墓是1973年11月19日---12月13日发掘的历时二十五天,因该墓保存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一千多种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1.85米,年龄三十岁左右的男性。

一、三号墓打破关系图

       与二号墓的情况相反,三号墓的封土出部分被一号墓的封土覆盖,它的墓道也被一号墓墓坑所切断,这种在考古学上叫做“打破关系”的现象,表明一号墓下葬时间晚于二、三号墓。

左为三号墓,右为一号墓。

       三号墓的墓葬剖面图、俯视图。其墓穴墓口以下设3层台阶,每层内收1米左右,下方为斗型坑壁直达墓底形成巨大的椁室(墓穴)。

铁刃木锸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如此完整的铁口木锸是十分少见的。木锸全长139.5厘米,重1400克。铁口呈凹字形,经鉴定为人工铸铁。锸柄和锸面是用一整块化香树料制成。木柄是选用木材的中心部分加工成圆柱形,很显然心材比边材更结实耐用。锸面上部两肩宽度和高度都不相同,左肩比右肩宽,还多出一块三角形的踏脚,更便于踏脚用力。两肩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使用时还可将应力分散,否则,应力集中,木柄与锸面连接处是十分容易折断的。这种工具的器形设计与制作,合乎物理科学原理,反映了制造者的智慧。



竹筐、半两钱、纪年木牍。


竹筐

半两钱

纪年木牍

       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虽然文字不长,但它为认定马王堆三号汉墓的确切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经学者研究,已一致认为所谓“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应是颛顼历中的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二月二十四日。但对这块木牍中所记录的内容性质的认识,则不尽相同。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将其称为“告地策”。认为是当世官吏致阴曹地府的过所放行条。

汉墓的发现震惊世界。

       当年报道马王堆发掘的《人民日报》等报刊:马王堆共有三座汉墓,是个汉墓群。共计出土各类文物三千多件。(马王堆汉墓的出土为研究汉初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丰富了人们对西汉文明的认识)其数量之多、文物之精美、内涵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我国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特别是大批帛书帛画、纺织品和女尸的出土,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全世界范围都受到了广泛关注。据新华社的统计,当年先后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媒对此进行过报道。1972年7月31日日本东京各大报刊在显著位置报道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消息。同年8月1日,又在头版头条位置以大量篇幅刊登了一组照片,各电视台也播放了消息,放映了照片。《朝日新闻》、《产经新闻》、《读卖新闻》等报社,还分别以“二千一百年的历史展现在眼前”、“中国的奇迹,栩栩如生”、“精巧、烁烂、古代中国”等为标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和新闻报道。更有学者著文说:“这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一个与北京猿人并驾齐驱的重大发现”。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成为当年世界最大、最受人关注的新闻之一,而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1.4  墓主

       二号墓中出土的“利苍”、“长沙丞相”、“车大候之印”三枚印章,使墓主人身份及其与一、三号墓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最终认定。

展厅局部。


展厅局部。

展厅局部。

展厅中间有两个展台。

帛画《车马仪仗图》

       据专家猜测,这应当是一个在描绘利豨生前场景的写实画面。《车马仪仗图》生动形象,人物众多却主次分明,是中国绘画史上现存最早的写实画作之一。 

       三个玻璃柜里面展示三颗印:“軑侯之印”铜印,“长沙丞相”铜印利苍玉印。

“軑侯之印”铜印

高1.4厘米,长2.2厘米,宽2.2厘米

       方形,龟纽,有穿孔,印面雕刻阴文篆书“轪侯之印”,方体直排,字体饱满,当是死者所封爵印之冥器。印章原通体鎏金,现已大多脱落。

       刘邦创建汉朝后,论功行赏。原秦番阳令吴芮因率部助刘邦亡秦灭楚,被封为长沙王。吴氏长沙国辖境,北至今湖北南部,南抵今广东连县,东达今江西鄱阳湖,西与今贵州为邻。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因功受封轪侯,轪侯共传四代,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末代轪侯、东海太守利秩因罪被废。

“长沙丞相”铜印

       高1.45厘米,长2.2厘米,宽2.2厘米

       作方形,龟纽,印面雕刻阴文篆书“长沙丞相”四字,方形直排,字体饱满,是当时死者生前官印之冥器,龟头作昂起状,龟背刻有龟裂纹,四足及尾均刻出。龟腹下一穿孔,当是系绶带处,印章通体鎏金,但大多脱落。长沙丞相——利苍,由朝廷委任,辅佐长沙王,掌握实权,控制地方。

“利苍”玉印

高1.5厘米,长2厘米,宽2厘米

       方形盠顶,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阴文篆体“利苍”二字。线条均匀,字作长体横排,工整清秀,当是死者的私印。


印上刻有篆书“利苍”二字。

三号墓主:儿子利豨

       三号墓墓主是利苍的儿子、第二代軑侯利豨。根据纪年木牍记载,他死于汉文帝十二年二月(公元前168年),年仅三十多岁。

       随葬如此之多的兵器,我们不难断定利苍的儿子生前一定是位威风凛凛的武将。

竹简、“轪侯家丞”封泥、龙纹漆几、矛、剑。

残存封泥及复原图(左),漆几使用示意图(右)


       三号墓发现的“残缺不全的”封泥。正面十来道宽窄均匀、排列整齐的凸起线条,像是玉印抑压出的笔画。孙慰祖老师分析后确定:“利豨!只能是利豨,只有利豨能与残画走势吻合”。从而确定了三号墓墓主身份。

“轪侯家丞”封泥

龙纹漆几

角质剑、牛角剑(明器)

漆柄及角质矛、角质樽等仿青铜兵器,明器。

兵器架

高89厘米、宽35厘米

       冥器,木质方形板,下有木架。板两面均漆绘,为黑地、朱边,中用红、黄、绿等色漆绘云气纹,粗犷有力。正面有三排弯形木钩,上排一个居中,中下排各两个。出土时中排钩上置带鞘角质剑一把。古代文献中称兵器架为“兰锜”。张衡《西京赋》中说:“武库禁兵,设在兰锜。”李贤注引《魏都赋》刘逵注说:“受他兵曰兰,受弩曰锜。”即是说,放置弓弩的称锜,而放置其他兵器则统称之为兰。该兵器架为首次出土,在湖南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极为罕见。这使我们知道了剑不佩带时的放置方法。 


展厅局部

《车马仪仗图》

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利豨墓棺室西壁。


《车马仪仗图》动画效果


弩机

       在三号墓中出土兵器三十八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弩机,弩机是由弓发展演变而来,通过望山,来进行瞄准。由于弩利用了杠杆原理,能使箭发射的更远、更准确,所以在当时是一种威力较大的远射武器,汉代有三石、四石、五石、六石、七石、八石等不同力度的弩,射程一般在一百二十至二百步之间,约合167-278米左右。而这个弩机带有铜廓,秦代只有望山,汉代才有铜廓。可以大大加强弩的强度,使箭射的更远,杀伤力更大,是真正的“强弓劲弩”。

弓、箭簇、矢箙、箭、戈



矢箙

       为装箭用具,呈梯形扁平盒状,其上钻孔12个,并穿绳,以固定箭杆,内盛髹漆芦苇箭杆12支。箭簇呈三棱形,尾端可插入杆内,用牛角制成。

一号墓主辛追夫人

“妾辛追”印(复制品)

       利苍的夫人葬于一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虽然贵为侯爵夫人,她却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伤心之痛,于汉文帝后元1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50多岁。


便面扇、木杖(此为辛追生前用物)、“妾辛追”印


便面扇

       从战国至汉朝,几百年间里被广泛使用,后在六朝时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便面作为扇子的通称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清朝,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依然还会出现与便面有关的字眼,比如:宋朝诗人杨万里在《诚斋荆溪集序》中就有“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的记载,金人党怀英在《上皇书扇后》一诗中也有“便面团圝字点鸦,天风吹堕委尘沙”的字样,而清朝的孔尚任在《桃花扇·寄扇》中也出现了“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的描写。


“玳瑁擿、竹擿、角擿”均为头饰物,出土时位于一号墓的辛追发髻之上。



二号墓主利苍展柜

自左至右:《汉书》和《史记》、“长沙王”竹简、错金铜弩机、铜鼎、《汉书》。


《汉书》(左)、《史记》(右)关于利苍的记载。


“长沙王”竹简、错金铜弩机、铜鼎

长沙图疆域变迁示意图

       吴氏长沙国(前206年-前157),吴氏长沙国共传五世,共46年。疆域北至今湖北南部,南抵今广东连县,东达今江西鄱阳湖,西与今贵州为邻。诸侯亡秦,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吴芮为衡山王。前202年,汉主刘邦大败项羽,平定天下,建立汉朝,改封吴芮为长沙王,为汉朝藩篱。前155年,汉景帝封其第十子刘发为长沙王,传七代。王莽时废,26年东汉刘秀复封刘兴为长沙王,37年终废。

汉初郡国分布示意图

       高祖刘邦曾分封“异姓七国”(韩、赵、楚、淮、燕、长沙、梁)。高祖末年,除吴氏长沙国外,其余均被翦除,代之以刘邦兄弟子侄所封的“周姓九国”即楚、荆(前195年更名为吴)、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利用宗族血缘关系加强统治。


“长沙王”竹简

简中“长沙王”即“吴氏长沙国”第四代共王吴若。

小铜鼎   利苍墓出土

通高4.8厘米,口径6.5厘米,耳高0.5厘米,足高0.3厘米,耳宽1.2厘米,重137克

       口微敛,深腹,竖耳,圜底,小蹄足。上腹饰凸弦纹三周。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它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利苍作为轪侯,有权利享用铜鼎,但此鼎器形甚小,显然非实用器,应是作为明器使用。

错金铜弩机

       长15厘米,上面刻铭文“廿三年私公室”,是秦王政23年(公元前224年)制造的,带有瞄准功能的远程射击机动装置。《吴越春秋》载楚人琴氏发明弩机。弩射程远、稳定性较强,常用于防御和伏击。

《汉书》关于长沙国的记载。

2、生活与艺术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恢复,手工业、农业等都快速发展。轪侯家爵高禄厚,经过了两代人的积累,拥有大量财富。由于汉代“事死如事生”,所以轪侯家将自己的死后世界也打造得和生前一样,奴仆从群、钟鸣鼎食、罗绮丽裳,希望可以延续生前的繁华。

       用千金之家、君幸食、衣被锦绣三组文物,对轪侯一家的衣食起居等状态进行了还原,表现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这些文物,反映当时的农业、手工业取得的非凡成就,漆器、丝织品制造技艺的炉火纯青,以及音乐的繁荣。


2.1   千金之家

       利苍一家为自己营造的死后世界可用“千金之家”来形容,不仅有大量余钱,还有来自各地的珍稀奇物,在展厅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千金之家”的场景复原:左右两边的墙面展柜中分别放着“财富文物”和“奴仆成群文物”;中间前面的大展柜中放着“歌舞奏乐俑文物”,其左右两边分别放着辛追墓、利豨墓中的熏香文物,后面的大展柜是室内陈设文物一组,寓意着墓主人坐在此处观看歌舞奏乐表演。


财富文物

陶郢称

    “郢称”是楚国通行的货币,一直沿用到汉初。郢为楚都之名,郢的意思,是指郢都标准称称出的黄金,是郢都所制。可整版使用,也可依印文记为单位,切割成不同重量的大小的碎块,称量使用。陶郢称是明器。 




      一号墓中泥郢称共300余块。一般长6.2厘米,宽3.8厘米,厚0.4厘米,正面为三个长方格,格内阳文纵书“郢称”二字,背面平,泥板模制成后,在字面上涂一层黄粉,再经火烧,以象征金钣。


竹筐和泥“半两”

    “半两”多属于汉文帝时期的四铢半两。一号墓中泥半两共有40篓,每篓约盛二千五百至三千枚。这些泥半两均为模制,直径2.3-2.8厘米,厚0.25-.5厘米,无外廓正面有凸起的“半两”二字,“半”在右,“两”在左。


泥珠玑(左)缣囊(中)、聂币(右)

缣囊

      缣,双经双纬交织的平纹饰物。出土时囊内盛泥珠玑。

聂币

    “敝”是“幣”的上半部,聂是牒的意思,就是碎片,“聂币”即指分割为片状的布帛,是送给死者的一种象征性的冥币,故称“千匹”。从出土的"聂币"的情况看,按质地分有纱、绢、绮、缯、麻、锦等;按形状分为长方形和方块形。其中许多是剪开而未剪断仍相连的,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撕裂后的布帛,不能再作衣料,在当时实际上是被专门用作交易的。中国古代货币除楚国的金钣、汉代的金饼和铜钱外,从来没有见过布帛类货币实物。马王堆聂币的出土,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可供研究的古代布帛货币实物资料,意义非凡,故誉之为----“破片值千金”。


木璧、笥、封检、木牌和遣册

       遣册就是随葬物品清单。湖南省博特意设计了出土文物与记录它们的遣册放在一个展柜里,遣册上记录了每个物件的名字和数量。

笥[sì]

       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大小基本一致。长约50厘米,宽30厘米,高20厘米。这类竹笥轻便耐用,是较为常见的。一号墓中有48个竹笥(食品类30笥,中草药及其植物茎类8笥,衣物及丝织品6笥,模型明器类4笥。)。一般笥外要用绳索捆紧,打结时,加上封检,并在绳上穿挂木牌,写明笥内盛放的物品内容。如器号339号笥上的木牌,书写“文犀角象齿笥”,如器号339号笥上的木牌,书写“文犀角象齿笥”。笥内就盛放木象牙8个,木犀角13个。

       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内出土十一个竹笥,全部盛放丝织物。

木犀角(下)、木象牙(上)。

       木犀角是一种丧葬用品,为犀牛角之冥器。因犀牛为稀有动物,所以贵族们常用木质犀角作为随葬明器,以此作为墓主人财富的写照和象征,它主要流行于汉代。


木璧

      木璧为仿玉风格的随葬明器。自古以来,玉璧一直是古代贵族“礼天地,聘会盟,赠君子,配富贵”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作用。玉璧还是一种财富的代表,同时又是历代贵族死后财富和高贵的象征,所以玉璧就成为了他们主要随葬品之一。先秦时期流行真玉璧随葬,至战国以后有用玉璧随葬的也有用木质璧替代的,谓之明器。一号墓共出土木璧三十二件,有素面的木璧,也有涂金粉和涂银粉的谷纹木璧。


竹笥上的封检


竹笥上的木牌。

珠玑笥、增聂币笥、麻布聂币笥、聂敝千匹。     


展厅局部


汉代主室陈列

      室内陈设文物一组,寓意着墓主人坐在此处观看歌舞奏乐表演。      


       在被场景复原的轪侯家的厅堂中,其堂前开敞,堂内摆放有精致的云龙纹漆屏风。

云龙纹漆屏风

通高62厘米,宽58厘米

       斫木胎,长方形,屏板下有一对足座加以承托。屏板正面红漆地,绘有一条巨龙穿梭在云层里,龙首上长着两只长耳,龙身绿色,朱绘鳞爪,作飞腾状。边框饰朱色菱形图案。屏板背面用朱地彩绘几何方连纹,以浅绿色油彩绘,中心部分绘有谷纹璧。据墓葬中的遣策记录,原屏长5尺(折合现在1.2米左右),高3尺,此屏风是为随葬而制作的冥器。

云纹漆凭几

       凭几是汉末三国时兴起的几面呈扁圆弧形,下置三兽形或蹄形足,高约半米的日用家具。是一种供人依凭休息的卧具。

莞席

      就是汉代人席地而坐时的坐席,麻线为经,莞草为纬,素绢包边。

西汉篾(miè)丝编木制长柄扇

       这把长柄扇长1.76米,这样的体积应是作为仪仗使用,即为翣。由奴隶或仆从执掌,用以障尘蔽日,也象征主人的权威。

       横梁上的帷幔分段卷起,锡铃形器垂坠于帷幔上使厅堂更加富丽堂皇。人们跽坐在莞席之上,背靠着云纹漆凭几谈笑风生。


       着衣侍俑

       两侧各两个。着衣已残,应是辛追的贴身婢女。侍女身着镶锦边的绣花长袍围簇在主人和客人的身后,贵族们就在这歌舞升平的筵宴中享受着生活的长乐无极。


熏香展柜一

香料(左)、彩绘陶熏炉(中)、竹熏罩(右)


香料


彩绘陶熏炉

       盖顶鸟形纽。出土时炉盘内有辛夷、茅香、高粱姜和藁本等香料药物。使用时,将香料焚烧,罩以蒙有细裐的竹熏罩,缕缕清香通过细绢均匀散发。古人用其熏香衣物、驱逐秽气,杀菌消毒,改善室内空气。是现在最早熏炉、罩成套出土的熏香用具。

竹熏罩

21厘米、底径30厘米、口径10厘米。

熏香展柜二(与熏香展柜一相对放置

       彩绘陶熏炉(中、前排)、茅香、高粱姜、辛夷等香料(中、后排)


彩绘陶熏炉

口径12厘米 底径8.4厘米 通高12厘米 盖高5.4厘米

       出土于一号墓木椁北边箱,完整。彩绘,镂孔,泥质灰陶。形制似豆,子母口,盖顶较平。通体先涂黑色,再刷黄色,然后施加彩绘和镂孔。盖壁和盘壁的纹饰基本相同,各有六组,其中四组为斜划并凹下的三角格,两组为斜划方格纹。盖顶的鸟形纽周围刻划卷云纹和弦纹,又绕以四个三角形划纹,并加饰篦纹、方格划纹和镂孔。


奴仆成群文物

       乍一看黑压压一片,似乎是千篇一律,但定睛细看,人俑身上的衣服花色,各不相同。以西汉前期的印染工艺,能让奴仆也穿上花色如此反复的衣服,很令人惊叹。



“冠人”俑

       体形高大,头戴长冠,身穿丝绸长袍,鞋底刻有“冠人”二字。“冠人”通“倌人”,是轪侯家众奴婢之长。

俑人衣着纹样精美、大气,展现着汉代典雅古朴的审美。



       中间大玻璃柜是一群歌舞奏乐俑,两侧玻璃柜各有一个跪着的奏乐俑。      

       最前面的三件歌俑均为跪着的,身着长袍,头梳盘髻,似乎正在歌唱婉转悦耳的曲调。她有着鹅蛋脸,丹凤眼和高鼻梁,在含蓄的神态中显现出一丝浅浅的微笑。在1995年赴荷兰展出时,她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中间的四位舞者,她们身着短褂长裙,头梳垂云髻,体态轻盈,身体呈现出优美的S型,好像正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如果您仔细观察这些舞俑,会发现她们的腰都非常的细。其实,这与楚文化中的“楚王好细腰”和“小腰秀颈”的审美有关。

       最后面的五件就是奏乐俑了,他们的神态被刻画得极为传神,连衣服都是雕刻上去的。五人中,两人吹竽,三人弹瑟,为了方便演奏,袖口都被扎于手腕处。正准备鼓瑟的三个人,将瑟放置于膝前,双手向前平伸,手心向下,大拇指屈向掌心,两手食指同时作拨弦之势。另外两个人,他们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合拢,手掌向上作持竽状,让我们知道了古人是如何鼓瑟吹竽的。这组奏乐俑也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小乐队模型之一,是轪侯家歌舞演奏的生活写照。


乐器展厅局部

奏乐俑画


木编钟和木编馨(明器)


木编钟

编馨

博具

盒边长45厘米,通高17厘米

       较为完整。可贵的是,能够与同墓出土的一份“遣策”(登记随葬品的简册)记录相对照,使我们了解到博戏用具的一些情况。主要有:博局(棋盘)、其(棋子)、筭(suàn,筹码)、采或焭(qióng,骰子)、刀、削和小铲等,并且用博具盒盛放。这套博具精美异常,放置在特制的漆盒内,有1件方形髹(xi)黑漆木博局,用象牙条嵌出方框和曲道。12根象牙箸状长筹码,30根象牙箸状短筹码,12枚象牙大棋子,18枚小棋子,1件小木铲,1个象牙削刀和1件环首角质刻刀。博具盒平面呈正方形,盒面上施用所谓“锥画”技法装饰,即针刻出飞鸟及云气纹,其间还朱漆描绘几何纹。博局即玩六博的棋盘,亦呈正方形,上用牙条镶嵌出中心及四周方框,作L形或T形的十二个曲道及四个飞鸟图案。盒底设有长方形、方形和椭圆形的小格以放置棋子等物品。博戏要掷采(即骰子),但盒内没有发现骰子。后来,在清理中,在一件双层六子漆奁(lián )中见到了骰子。骰为球形十八面体,木质、髹(xi)深褐色漆,径4.5厘米,正适合放在博具空出的小格里。骰子十八面体,除十六面分别刻出一至十六数字,其中相对的两面,一面刻篆文“骄”字,另一面刻“妻畏”字。补上这一枚骰子,可以确认这是一套博戏用具。


红色展台是乐器复制品,供观者摸触。

自左至右:二十五弦瑟、筑、

       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太好了,就请他来王宫为他击筑,可是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以为这样高渐离就没法刺杀他了。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正入迷时,向秦王的头部猛砸,想杀死他,但失败被杀。其勇可嘉,其做法可叹!

二十五弦瑟(复制品)供观者摸触。

       大玻璃展柜用彩绘棺头档上绘的拟人化神怪演奏乐器,展示乐器的使用方法。

器长31.3厘米,宽2厘米,厚2.6厘米

       通体髹黑色漆明器,形如四棱长方木棒,首部的蘑菇形柱上还残存着缠绕的弦丝,尾部细长,为柄状实心木,应该是手握持的部位。头部有5个弦轸,尾部有一个弦柱,能张5根弦。根据随葬品清单的记载:“筑一,击者一人”字样,音乐家终于辨认出它就是早已失传的古代乐器——筑。

       在漫卷的流云中,一种头上长着鹿角的神兽,也就是汉时人认为一种能够延年益寿、名为“虚”的神兽,左手执筑,右手击弦,它时而双臂张开,时而用力击筑,该画面仿佛在告诉我们这种早已湮没不存的古代乐器应该如何使用。

       据记载,汉公主远嫁乌孙时曾命匠人参考琴、筝、筑、箜篌等多种古代乐器制成了一种新的乐器——琵琶,带到西北少数民族中去,后来这种乐器又回流到了中原,可是人们就以为它本是西域的乐器了。筑这种击弦乐器也许就是在这种融合中渐渐消失了吧。


       这张七弦琴出土于利豨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汉琴,它的出土也让人们首次见到了“半箱式”琴的实物。这张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似林下之风。在琴面上,您还可以看到一些磨痕,这是拨弦时留下来的,可见它是利豨生前的心爱之物。


       竽是一种音域较广的吹奏乐器,在乐队中发挥领奏和指挥的作用。战国至秦汉时盛行“竽瑟之乐”,其中齐国还发生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滥竽充数”。

       展出的这件竽,原物出土于辛追墓,竹木制成,外形完整,但竽管与吹口之间不能通气,也无气孔,属于陪葬模型。而在利豨墓中也出土了一件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用器,内部结构完整,可惜已经残破,但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喜爱吹竽自乐的生活习惯。

竽律

       一号墓另出土竹质竽律十二管,每根管上用墨书写着十二律的名称,出土时分别装在十二个象筒形袋的竽律衣中。古代用长短不同、按一定长度规律制作的十二根竽管,能吹出十二个高低不等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间的高低。因此十二个标准音也叫十二律,所以律管的作用相当于定音哨。

二十五弦瑟  

       瑟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常于琴合奏。所以古人用“琴瑟和谐”来形容夫妻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亲密。一号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完整的弦乐器。瑟弦由四股蚕丝搓成,经过二千一百多年,他们至今一根都没有断。


竹笛

一支长21.2厘米,一支长24.5厘米

    出土时盛放在漆书盒靠边最狭长的条形格内。竹质,一端有竹节封口,一端开口。封口一端其侧有长方形吹口。开口一端起依次有六个洞眼,周围削成平面。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用天然竹材制成。笛子历史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的骨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归来仍是王者!湖南省博物馆之参访一条龙服务(收藏备需)
汉画中“琴、瑟、筝、筑”辨析(下)
历史上的今天:1972年7月30日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博物馆一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