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水之一-朝阳楼、学政考棚、朱家花园

      建水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州建水县临安镇。这里与平遥、丽江古城最大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商号林立,没有奇特的民族风情,而更多的是丰厚的文化积淀。儒学经院、宗教寺院遍及城乡,自元代起,建水即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长达七百年之久。

       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全县有文物古迹13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9处,州级9处,县级43处。著名的有“形胜巍巍壮南疆”的彝族纳楼长官司署;有建于元代,规制宏敞,金碧壮丽,甲于全滇,建筑规模居全国第二的文庙;有雄镇东南的朝阳楼;有保留宋式建筑风格的元代大型木构建筑指林寺;有被誉为“西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和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的团山传统民居建筑群;有造型雄奇,被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为“中华宝塔古今无”的清代文笔塔;有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列入中国现存10痤大型古石拱桥之一的双龙桥;有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清代学政考棚;有工程艰巨,造型奇巧的天缘桥和滇南道教名山云龙古建筑群等。这些古建筑均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我们住在古色古香的临安客栈。

  

  

  

       被建水人称作“小天安门”的朝阳楼,因为同是明代城楼,从外观上看与北京天安门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它比北京的天安门早建造28年,也比天安门高出一层。

       朝阳楼即建水东门城楼,雄踞县城中心,是建水县城的标志。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西南北三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楼。朝阳楼由四十八根巨大木柱和无数粗大的楹榫接成坚固的木构架,覆以三重檐歇山屋顶。《建水州志》证有“东楼凌汉”一景,谓:“东城楼,高百尺,干霄插大,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东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南中大观。”


        春夏之间上千雨燕巢居檐下,呢喃之声不绝于耳,蔚为壮观。朝阳楼正面悬挂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日卓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雄镇东南”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者,每字大近两米,结构笔力冠绝于世。相传来谦鸣特请涂晫书这四个匾字,书好后把字体立墙远望,认为这四个字:“雄”得生龙活虎,“镇”写得泰然自若,“东”有昂首阔步之势,“南”有高瞻远瞩的神姿。传说道光年间,“镇”字一匾从顶楼檐下摔落到城脚处而损坏,仅存“金”字旁,“真”字偏旁为杨家庄举人王太平所补,所以民间有“三条活龙夹着一条死蛇”之说。


       城楼西面顶檐下,立有二米高的“飞霞流云”四块狂草书体的独字匾额,为唐代草圣张旭于开元9年(721)所书。“飞霞流云”,这四个狂草大字,形体洒落奔放,宛如行云流水,运笔连绵不断,仿佛龙蛇疾走,后人给它作过这样的比喻“飞,如魁星点斗,形态生动”;“霞,如霸王举顶,盖世英姿”;“流,如刘海戏蟾,悠闲自如”;“云,如仙女散花,翩翩起舞”。



       在东面二楼顶檐下正中处,立着约2.5市尺高的“朝、阳、楼”三块楷书独字方匾,为乾隆探花(进士第三名)清代大书法家王文治出任临安知府时,于乾隆32年(1767)春所书,匾字圆润秀丽,犹如“美女簪花”,耐看悦目,实为难得的古代书法艺术珍品。


       朝阳楼对建水本地人来说,是大家的娱乐中心。清晨,遛鸟的人们提着鸟类来到朝阳楼下,沿着城墙根一溜地排开鸟笼,掀开盖在鸟笼上的布帘,任由鸟儿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片鸟语欢畅。遛鸟人则或闲坐,或聚谈,或锻炼……,自得其乐。有老友来迟了,高声打个招呼;有新鸟加入,聚在一起评头论足,逗弄鸟儿一番。

       城楼共有三层,用48根巨大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直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这种结构法具有强大的抗震性能,故前人有《登东城楼》诗称赞道:“形胜据荒陬,翻身近斗牛。东南几属国,今古一高楼。”600年高龄的朝阳楼,历经了无数兵灾战乱,饱受了50多次大小地震的颠簸,有几次全城房舍遭到严重损毁,尤其是清光绪十三年(1883年)十一月初二日之大地震。《建水县志》载:“每震时地如雷鸣,人民簸荡如载覆,见东门城楼倾侧复起数次”。然东门楼却安然无恙地挺过来了。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耸峙、气势宏伟。


       楼上悬一明代大钟,高2米多,重3.4千斤,击之可声闻数里。



城楼一角的古炮。




       现在城楼的一楼已辟为茶室,小卖部和阅览室,二、三楼正在举办老照片百年展。






       檐角挂有铜铃,每当秋风送爽,铃声在清风中清脆悦耳。春夏之间,万千筑巢于檐下的紫燕绕楼飞鸣,呢喃之声不绝于耳,景致蔚为壮观。飞得太快了,拍不清晰。

朝阳楼的夜景也超美。




       建水学政考棚,也称提督学院考棚,是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院定期到此,集中滇南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区)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

      学政考棚外照壁。“明经取士”、“为国求贤”以标榜科举制度的公正与廉明 。


照壁背面是学政考棚简介、榜和游览图。


       建水历史上文风盛行,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元代初期创建文庙庙学,明朝以后又相继建学政考棚、州学、书院、府学等等, 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成为滇南最高学府。学风兴盛,文名鹊起。明清开科取士,有时云南一榜举人中,临安学士竟占半榜之多,故又有“临半榜”的美称。

游览图


       建水学政考棚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移至今址,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学政考棚坐北朝南,宽40米,长150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以甬道为中轴线,对称布局,有六进院及东西厢房共计60余间房屋。

       一进院落鼓厅居东,号门居西,有房舍供考生居住和圈马之用。


       二进院两厢对称,各有房3间,为考官阅卷和随侍人员值班的场所。门上悬“仪门”二字。


右边是文昌殿,应该是考文科的人士考前祭拜的地方。

左边是魁星殿。


       三进院最为宽敞,门上挂的是“龙门”二字,大约是取入此门“跃龙门”的吉利吧。

       进门是个大院子,正中是座堂,东西两侧厢房就是考棚 。


       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















       建水学政考棚的院试,为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获得优厚待遇,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再经乡试考中举人,经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就可被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对面也是科举博物馆。


乡试


       比院试严格多了!有很多隔断分割,学子们就在这小小的隔断里考试。

这个考生睡着了!


房间以“天、地、玄、黄等”排序。

展览




四进院为致公堂。




       历时400多年的时间里,临安府各直属州县及元江、开化、普洱等府的考生,不顾路途艰辛,迢迢跋涉,来此参加三年两次的府试,以了寒窗苦读,求取功名之夙愿。据说每次府试共考五场,每天一场。考试时,应试者随考官的点名鱼贯进入号舍,鸣炮封龙门及号棚,至交卷时才开门。试中敲锣鼓报时。因四府生员集中在一起考试,故采取逐场淘汰方式,每考一场出一次榜,挂在大门照壁之上。四府中举的学子们,更是由此走出边陲,步入中原,做官为宦,令人刮目相看。包见捷、傅为伫、肖大成、倪高甲等一批著名的人物,不仅青史留名,而且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

五进院为戒慎堂。

这是各位考官大人在讨论考生的卷子,以便斟酌名次。

六进院为钦命提督学政公署。





        20世纪初叶,随着科举制的寿终正寝,学政考棚作为滇南教育发展的见证,留在了古城的土地上……目前按照原貌保护恢复的建水学政考棚,布置了古代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推出了“临安赶考”、“簪花礼”等实景活动,能让您回顾历史,体味建水历史文化的精深,是研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古城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建水朱家花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朱家花园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陆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朱家花园坐南朝北,朱家花园的入口在上图的左下角标有“大门”两字,旁边有一个矩形加箭头的黑白标志。

       垂花门楼的大门,是瓦屋顶,三叠水式楹。门头上方高悬着三重错落有致、优雅精美的檐枋,上面分别雕镂出富有寓意的图案:第一重檐枋上透雕出几尾游鱼和两条金龙,寓意为"鱼跃龙门";第二重檐枋上镂出朝阳和四只喜鹊,寓意为"四喜临门"、"蒸蒸日上";第三重檐枋上镌刻着佛手、桃梨、香炉、宝瓶等物,象征着"福禄寿"。旁边雕斗上镂空的金马、碧鸡,寓意"金碧辉煌"。金马、碧鸡传说是古代滇池边的两种神物,如今已经成为云南的象征之物。 


      檐下挂着横匾,上写“朱家花园”。大门两边立有圆柱,抱柱楹联写着:“玉洁珠辉文宝贵,水流山润地光华。”


       在大门前,有一对刻着龙凤图案的石鼓,据说两个石匠花了一年的功夫才大功告成。两个石匠把他们这件生命的杰作交给世人;朱氏家族用银两和心血留下了这幢华丽的建筑。


门前大树非常茂盛。显示朱家花园的百年沧桑。


       进入大门,是一个斜方天井。


       大门后面有朱家花园从南向北的鸟瞰图。

       天井向里有三条通,中间那道通往小姐绣楼,两侧的通往内宅及后院。我们走中间那道通。


       进二门后,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透空花墙,上面开着一道月宫门,正上方有四个字"循规蹈矩"。

背面则是"谨言慎行"。


      首先看到的是西绣楼。绣楼者,小姐之住所也。以小姐的住所首当其冲,这布局似乎有些奇怪。西绣楼座北朝南,为三间面阔的两层木结构建筑。檐下挂着宫灯,二楼窗下挂着横匾,题曰“含玉楼”。楼曰含玉,可见主人对小姐的宠爱也。

        雕梁画栋、花窗、门雕、壁画等,楼外装饰尽其奢华。

       1998年,在重修朱家花园的施工中,管理人员还在楼上发现了朱家小姐学诗时,经老师批改过,画着红圈圈的诗文。现在,它们也在朱家花园内的图片展览里,那些娟秀的字迹,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与脉搏。


       闺房里,花瓶、床铺、墨砚、帐幔、瑶琴等等都在(仿古品),一副清代大家闺秀的气派,似有佳人余韵。这个落入民间的"大观园",和《红楼梦》一样,没有逃脱一种宿命的悲剧色彩。那些可爱、高贵而又充满灵性的女子,都生逢乱世。这些弱小的女子用惊恐的文字记录下了眼中的世界:"千方百计终难安,坐困愁城泪沾襟;仲春九月天气寒,何处惊现枪炮声"、"何地茫茫起黑烟,继而红光火冲天。兵匪相争施回碌(火灾),良民保命恐后先"、"牧童去来有归路,手足逃难无歧途。每日观音座下拜,骨肉早早还故乡"。

大门紧闭,无法欣赏内部设施。



       从西绣楼天井,跨入中路庭院。庭院正面是花厅。花厅座北朝南,三间面阔,大门两边的楹联写着“左壁观图右壁观史,东窗养蕙西窗养兰”。

       进门是中间的过厅,通过过厅可以进入后花园。我们先不进后花园,而是去往内宅院参观。



       门上匾额“兄弟连科”是当年朱家兄弟两人同科入举,当地士绅送的。 


       花厅前的庭院粉墙有垂花门,垂花门上挂有横匾,上写“四水归堂”。四水归堂,乃是江南一带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四面房屋,中间围着的叫做天井。四屋屋檐向着天井倾斜,雨水汇集到天井后再排走。这就叫做四水归堂,商家讲究财气不外泄也。


       进入垂花门,是一方天井。穿过正房,可以到达另一个天井。横向穿过侧屋,也能到达旁边的天井。朱家花园的内宅院划分为三列三行,共有九个天井。每个天井,四面都是相仿的一组房屋。如此结构,使游客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天井种植着各类花卉草木。每间房屋都设有前廊,门柱挂有楹联,落地长窗都有精美的木雕,木窗格两边都布置有字画。文化气息十分浓厚。每到一处,都可以赏花观画,诵读诗书。信步走去,感觉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可入画,拿着相机拍个不停,总觉意犹未尽。


梅馆


特地将门关上,拍木雕。

兰庭

兰庭厅内。




       现在,朱家花园内建成了旅馆,各个天井都有套间可以安排住宿。住在这里可以体验一下朱家少爷小姐的生活。



竹园。




菊苑




东绣楼蓄芳阁。


      豪宅东面的朱氏宗祠也是一套三进院落。


       在墙壁上刻着五百多字的"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前有池名"小鹅湖",典出南宋朱熹讲学江西铅山鹅湖寺。池前建有水榭,是朱家的戏台。池上石栏两面还刻有24幅诗词书画和浮雕,其中一首诗正描绘了朱家当年笙歌盈门、风光无限的佳境:

园林如画傍祠堂,桂子兰孙吐异香。

得地恰当临北极,凿池翻喜在中央。

红莲映日恩光远,碧沼无波世泽长。

最好夜深人傍槛,石栏杆外水风凉。

       可以想象,当年朱朝瑛的母亲黄夫人也像大观园中的贾母一样,带领儿孙家眷们坐在雍容华贵的华堂里看着人间戏剧上演。


       戏台前台口伸入水中,水中立着四根石柱,飞檐翘角,斗拱画梁。台上后壁挂着一幅扇型水墨画,两边悬着一副对联:“箩月挂朝镜,松风鸣衣弦”。


       戏台对面是宗祠的华堂。宗祠座南朝北,宗祠为卷棚顶,三间面阔,四面设外廊。落地长窗均有精美木雕。斗拱画梁十分精致。




       在华堂里看到“天地祖宗”牌位上刻有凤和龙的图案。这里的龙凤图案非常特别,凤在上,龙在下。据说是当年朱家为迎合慈禧当权的皇室形势,故意把凤凰刻在上面,金龙刻在下面。 

       华堂后为享堂和寝堂。享堂两面门墙敞开,与寝堂之间用棚廊相连。其间广设美女靠,为祭祖时族人叩拜之所,兼作为家族议事厅及宴会厅。寝堂原设有祭坛,供奉祖宗神主牌位,后因人口繁衍,改作住室,祭坛迁至华堂内。

       十字型的过厅由根根圆柱支撑。中间圆柱挂着抱柱楹联,题的是:“汲古得修绠,荡胃生层云。”过厅四周一圈美人靠,许多游人在此歇息。过厅的两边,各是天井。


       最南端是一排五间厅堂。近百年来,朱家盛极而衰,家宅几度被抄没。解放后又轮番被各单位所占,挪作他用。由于长期以来不做修缮,豪宅元气尽失,几成危房。直到1990年,建水县政府才收回朱家花园,又先后投资180多万元进行整体维修。1998年,朱家花园被列为云南省精品旅游项目后,又投入820万元再次进行全面修缮并重建了后花园。这才使我们看到了这座精致典雅的百年老宅所具有的靓丽风彩。


 厅内是回首临安-百年老照片展

       这些老照片是一百多年前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镜头留下的珍贵史料,通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建水临安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












      中间的门额横匾,黑底银字,题写“怀远厅”。每间的六扇落地长窗,布满了金色的浮雕。上下两段,都是戏文故事。图案华丽精致,人物生动鲜明,令人咋舌不已。



右边两扇

左边两扇




红楼猜射展厅


       在古代家庭里,逢年过节全家人在一起热闹时,是少不了玩“猜谜游戏”这一项活动的,由于猜谜具有一定的难度,像老虎一样难以射中,所以民间亦称“射虎”,“猜谜”亦即“猜射”。朱家花园 “红楼猜射”里所展出的大都以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诗词或者围绕朱家花园里的匾额、楹联作为谜底、谜面。

       如下面照片中“一个得道、鸡犬升天”(古代科学家),谜底是“毕升”。


        水井堂天井中有一口水井也是与众不同,不仅井内的水从不干竭,更妙的是它的水位始终比地面高,当年朱家人将它视为"财源"。因为她的水位极高。无需吊桶,伸手即可触及水面。井缘上有个小洞,据说水位最高的时候,井水就会从小洞溢出,在院中的四个角落流淌,也称"财源滚滚"。传说朱家之所以财源滚滚,与这口井的风水也是很有关的,因为水位高,所以才会财源广进。


朱子孝母饼

又回到了花厅。


       这样,我们已经按逆时针方向走了整整一圈。然后,我们进入花厅。

       堂上正面上挂着块横匾,写的是“中将第”。原来朱朝瑛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重九起义,被推为正都统。后来被授予中将军衔。楹柱上还挂有当年云南都督蔡锷的题赠:"做事须凭肝胆,为人莫负须眉。庭柱上挂有对联,题曰:“画栋连云,燕子往来应有异;笙歌遍地,春光长驻无需归。”



      穿过过厅,来到花厅正面。正面凸出抱厦,单间面阔,卷蓬歇山顶,飞檐翘角,三层斗拱画梁。 


       花厅前是花园,花园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园林。



语云阁、听雨亭和清逸楼


清逸楼俯瞰花园,明滟舫和独居亭

可见花厅全貌。

现代建筑北吊脚楼,好像是酒店?


出口

       程子四箴即宋代大儒程颐所撰视、听、言、动四箴。明世宗推崇理学,亲自注解,颁行天下学校。


大门外景

      朱家花园是建水珍贵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是汉族建筑艺术和当地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雕刻绘画吸纳了少数民族的内容和技巧,增添了特色。朱家花园建设中十分重视住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体。花园内种植有竹木花日,建有荷花鱼水池,保留有稻田,使居住融入江南水乡景色。水上戏台使观众感到空气清新。40多个天井增添了采光面。门窗雕刻精细,内容多样,既有利于通风,又使人感到美观。房内的床、桌、椅

、凳等均是紫木雕,是清代风格的体现。

       朱家花园的建筑艺术和技巧、布局和设计、雕刻和彩绘等在今天的建筑中仍然有许多内容值得继承和借鉴,对于推进民族建筑艺术文化和装饰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朱家花园是一个让人震撼的整体,见之让人想起颐和园,想起《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说让人震撼是有原因的,一是西南边陲能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建筑本身就让人惊叹;再是其为私家豪宅更令人嘘嘘,三是其建筑中的人文、地理和工艺水平之高更是让人难以想象。

       可以这么说,临安古城如果没有朱家花园,那是不算出众的,作为私人豪宅的朱家花园为什么会成为一座城池的代表之作呢?这跟千百年的中国历史体制有很多的牵扯,当然也是千年历史的归结,这从朱家的兴衰史就可以演义出来,它钩沉的内涵大抵也是深厚无比的,至少是一个潮流演变的里程碑。如此巨大规模而又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群在国内实属罕见。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铁青曾挥毫题词:"朱家宗祠,华丽民居,旅游开放,建水一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21│红河——建水古城
云南最怀才的女子居然是她!到现在还待字闺中未出过门~~
建水,中国人古典生活的活化石
建水风光
云南建水,低调又奢华的古城,4晚5天吃住玩超详细攻略(一)
云南小城建水,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