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世纪最激进的艺术:达达主义摄影

二十世纪影响最大、最激进的艺术流派是达达主义。一方面,达达主义有自己旗帜鲜明的运动纲领,毫不留情地反对一切传统和理性;另一方面,达达主义在文学、雕塑、绘画、摄影等各个艺术领域都贡献极大,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激浪派、波普艺术、偶发艺术等所有的二十世纪文化运动。

起初,达达主义只是一个很小的文学团体。1916年,流亡至一战中立国瑞士第一城市苏黎世的雨果·巴尔、艾米·翰宁斯、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理查德·胡森贝克和苏菲·托伯等人在当地的伏尔泰酒店成立了一个文艺团体,他们通过艺术话题讨论和舞台表演等方式来反对战争,表达对战争背后的价值观的深恶痛绝。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旅居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大多返回自己的国家,开始在世界各国宣扬达达主义,于是达达主义的烈火迅速燃烧到柏林、科隆、纽约、巴黎等地,曼·雷、杜尚、恩斯特都成为达达主义的中坚力量,尽管杜尚并不承认自己属于达达阵营。到1921年,大部分达达艺术家搬到了巴黎。在那里,达达主义迎来了最后一个高峰,并因其必然的混乱和分裂而走向终结。

达达(dada)的意思到底是什么?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人认为它来自达达领袖之一、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的口头禅“da, 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最早的达达主义者们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团期命名,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看到的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是指儿童玩耍的摇木马。因此,这场运动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偶然性,而非通常理性意义上的文艺运动。

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追求清醒的无意识状态,拒绝传统的艺术标准,反抗普遍的理性思维,探寻即兴创作的自由境界。这场运动本质上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强烈抗议,人类凭借普遍的理性和正常的情感已经无法向前发展,传统的价值观显得生硬僵化,这不单是艺术发展的障碍,也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巨大牵绊。达达主义追求的是非理性的自由。作为对理性的补偿,达达主义最终也在反对自己,从而走向超现实主义。

在达达主义运动中,摄影也是重要的一面。达达主义摄影的代表有德国的约翰·哈特菲尔德、欧文·布鲁门菲尔德,美国的曼·雷、菲利普·哈尔斯曼等。他们的摄影要么像曼·雷一样在技术方面作出全面的革新,将摄影的本质从绘画中解放出来,达到摄影语言的大胆、自由,要么像哈特菲尔德一样注重形式和意识形态的结合,将摄影蒙太奇乃至图像设计当成批判现实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达达主义的没落也正在于一方面陷入空洞的形式主义,一方面将艺术当成了批判社会的工具,在这种分裂之下,达达逐渐被纲领更明确的超现实主义所代替。而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曼·雷、哈尔斯曼也成为超现实主义的主将,连杜尚也被拉拢进超现实主义。

曼·雷

欧文·布鲁门菲尔德

约翰·哈特菲尔德

菲利普·哈尔斯曼

徐淳刚 | 编译·撰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臆想摄影的由来
摄影流派
什么是达达主义,一人简说
什么叫超现实主义摄影?
萨尔瓦多·达利:人们并不需要一个伟大的画家,他们只需要一对漂亮的胡子
达达主义,百年前的一场狂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