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庆祝西安话剧院成立65周年!

西安话剧院成立于1953年,当时全国院校调整,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的一部分同志和当时的党校文工团合并起来,成立了“西北人民话剧团”。

/西安话剧院建院一周年合影/

“西北人民话剧团”顾名思义,就是西北五省话剧团,是由当时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一手组建的。那时候,凡是分配或录取到剧团的同志,都是“参加革命”,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参加工作,更不是所谓的“加盟戏剧班”;

/上世纪演职人员下乡演出/

西北大区撤销以后,改名为“西安市人民话剧团”到1963年改为“西安话剧院”。

/日本话剧人社来院参观/

第一任团长是西北局文化部文化局副局长鱼讯同志,副团长是郑中和、万一同志,艺术处长是陈楚桥同志。

/西安话剧院第一任团长——鱼讯/

建院之初,还没有现在的院址,大家都住在西北艺术学院的宿舍里,尽管住地偏远(现长安区韦曲),可还算有个稳定的住所。后来由于在城里演出往返不便,全体搬迁,三五一伙、七八成群地分散居住在西大街的“竹笆市”、“华北公寓”和南院门一家鞋帽店,后来又集中搬到了位于东关鸡市拐一座破旧的天主教堂里。

/70年代钟楼附近/

住所问题初步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排练没有场地,没有办法大家在住所的院子里摆上破旧的桌椅,或把房子里通铺的床板拆掉,腾出一块儿地方排戏。那个时候,大家工作热情高涨,条件虽然十分艰苦,却极少有人埋怨发牢骚,排戏演出紧张有序,大家也是乐呵呵的。1955年,国家为剧院建立的团址落成,也就是现在的和平门外李家村。当时这片地区十分荒凉,周围没有几家单位,只有一大片麦田和战时留下的战壕,演员们每天早起练形体练发声都是到远处的麦地里面,距离估计大概就是现在的太乙路十字了。

/大片麦地/

1953年的那个时期,西部地区话剧基础比较差,看过话剧的人不多。话剧这种外来艺术形式,能否被观众接受,剧院能否在人民群众中扎根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剧院排的第一部戏尤为重要。剧院领导经过认真的考虑,选择了当时在国内上演很红的苏联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作为剧院的奠基戏。

/《曙光照耀莫斯科》剧照/

《曙光照耀莫斯科》当时演出的剧场在群众堂(现已拆除,地址在现在的人民大厦附近)。这部外国戏,开始是不售票的,观众是有组织的来的,所以场场客满,反应热烈。然而到正式售票演出时,情况就不同了,上座率不佳。

/演出时,爆满的观众/

于是摆在剧院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西安为话剧争得一席之地?怎样把观众请进剧场?为此,全院掀起了组织观众的热潮!

/ 跑票时候的大街 /

那个时候还不兴现在的媒体炒作和变着法儿地做广告宣传,加上西安的老百姓还不知道有个西安有个话剧院,不太了解话剧,所以刚一开始到剧场来看戏的观众并不多,大家心情都很焦急。

于是我们许多演员自告奋勇,有的拿着一沓戏票去大街上叫卖,做口头宣传广告有的靠着两条腿,东到纺织城、西到电工城、南到大专院校、北到厂矿企业为剧院推销戏票。这一招儿还挺管用,来剧院看戏的观众有了明显的增加,大家也叫卖得更起劲儿了。要知道,当时可真没有什么加班费、劳务费、提成之类的好处,凭的就是“觉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这种工作热情被大家叫做“跑票”,跟现在的“逃票”可是两码事

/ 去农村演出 /

/ 去山区演出 /

/在街头演出 /

/在煤矿演出 /

上世纪,剧院大约演出大小剧目有200百多台,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古今中外题材广泛。其中大部分是贴近时代、贴近群众、反应现实生活的剧目。那个时候,剧院每年要演几百场戏,每个演员一年少则能演三四个角色,多则可演到五六个角色。而且,每天经常要演两三场戏,个别剧目还演过四场戏。不论是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演职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排练场和剧场中度过。这为演员们提供了很多机遇和条件,只要演员能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刻苦努力就能不断地提高自身。

/《胆剑篇》剧照 /

剧院为了提高艺术质量,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先后选择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很高的中外名著,如: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胆剑篇》,老舍的《骆驼祥子》,郭沫若的《蔡文姬》、《虎符》、《孔雀胆》,田汉的《丽人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经典剧目。并介绍了一批苏联、阿根廷、阿尔巴尼亚、美国、英国、等优秀剧目排练演出。它不仅满足了广大观众不同层次的欣赏需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剧院演职人员的水平,对剧院的艺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日出》剧照 /

/《北京人》剧照 /

/《雷雨》剧照 /

几十年来,剧院不断的调整、充实剧院的业务人员,从无到有逐渐建立了一支自己的编剧队伍。自己创作、改编、翻译剧目有40多部。其中有《山花烂漫》、《车站新风》、《巴山红浪》、《卧虎镇》、《延水长》、《小长安》、《三十六任队长》、《秀才遇见兵》等等。这些剧目的排演均获得广泛好评。为剧院丰富了上演剧目。

/《山花烂漫》剧照 /

/《车站新风》剧照 /


70年代后期以来,剧院先后创作了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剧目,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儿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西安事变》、《延水谣》、《彭德怀》、《毛泽东的故事》,还排演了《巍巍昆仑》、《艰难时事》,这些剧目在全国大江南北演出,特别是在老区演出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戏剧舞台上塑造领袖人物,做出了新的探索和贡献。

/《西安事变》剧照 /

/《西安事变》剧照 /

/《延水谣》剧照 /

/《巍巍昆仑》剧照 /

/《毛泽东的故事》剧照 /

21世纪以来,西安话剧院创作排演出的一大批优秀剧目,获得界内一致赞誉。《郭双印连他乡党》被中宣部选取作为全国优秀剧目,并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麻醉师》更是西安话剧院艺术水准向高峰攀登的代表力作,荣膺“第十五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并在2017年的三轮全国巡演火热征途中,再摘“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桂冠,同时也是近三年来国内同时荣膺“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唯一一部话剧。

/《穿越》剧照 /

/《郭双印连他乡党》海报 /

/《麻醉师》剧照 /

西安话剧院不仅为观众奉献了优秀的精神食粮,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社会影响、有造诣的艺术家,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和舞美人员。

编剧有黄悌、杨克忍、曹天富、张宝林;导演有万一、韩又新、葛瑞五;舞美有尤宝诚、阎长宏、高非等,演员有刘法鲁、张克瑶、曹景阳、赵克明、邹文林、马琨、李越、张痴、杨惠珍、朱道娴、何曙霞、左瑜、温熙云、郝敏、马骥、马载钧、李万年、郭达、罗京民等。先后开办了五期演员训练班,培养出100多名演员,优秀者有:钱文荣、胡天相、温谦、严彬、徐正运、张志民、杨新鸣、谭希和等。

而这批艺术家又为话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他们的毕生精力。

时光流逝,2018年4月25日是西安话剧院建院65周年。追溯西话历史,繁荣话剧事业、重振西话辉煌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年轻一代的西话人将不忘初心,苦练演技,创作更多优秀剧目奉献给剧院。

 我们的历史很长,我们的故事太多,但我们一直只为话剧而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季举行
第十三届文华奖简评(上)(附获奖全名单)
现代京剧《换人间》新春线上限时全剧播放
“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连续3年在京举办
斩获“五个一工程”大奖!话剧《麻醉师》让西安故事走遍全国
戏剧欣赏入门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