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半书灯|从艺术之间的融通谈起

从艺术之间的融通谈起.mp3 来自学习时报 12:22

伴读音乐大提琴曲《Wake


本文字数:1840

阅读时间:约10分钟



本质上相通

要提升艺术鉴赏力,首先得认识艺术及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艺术之间是相互融通的,它们之间的融通有其社会的、审美的和艺术的基础。诚然,不同的艺术因其特有的审美特性而保持独立性,从而保证了艺术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


但不同艺术在本质上又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融通。


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美,达到有效传播文化以及教育人、鼓舞人、净化心灵的目的。


古今中外,真正的艺术家大都掌握了一门精湛的技艺,同时具有深厚广博的艺术素养。他们在拥有独到艺术天赋和特长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其他门类艺术所长,熔铸为一体,取得融通的艺术效果。


洞察艺术融通的路径


艺术融通的途径很多,如通感、移情、泛化、联想与想象等,而通感是最重要的一种融通方法。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又是审美和艺术活动的重要表现方式,是搭在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一座桥梁。


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们所产生的通感,就是通过联想把不同的感觉经验联结沟通起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审美意象,从而实现多媒体的艺术感受和整合。


通感对于艺术家感受生活、创造艺术形象、增强艺术效果具有特殊意义,而对于艺术欣赏者而言,通感对于把握艺术形象、捕捉艺术魅力、体会艺术意境也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其构造艺术意象的不同方式、特点,通感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是感觉挪移。比如《礼记·乐记》中形容歌声“累累乎贯珠”,还有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其二是多觉应和。这是由某种艺术形式引发出多种艺术体验的共鸣共振。如李世熊《剑浦陆发次林守一》中“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声红”一句,从视觉到触觉,听觉到视觉,多种感觉共鸣,多级推进,产生连锁反应。


其三是意象互通。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意可以转化为象,即以物拟情,情感物化;另一方面象通于意,即以情拟物,化景为情。


艺术欣赏和阐释是主观的个体行为,一个人便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王国。人除了五官外,还会以包括思维、情感、活动、生活体验等一切精神感觉和实践感觉的方式来感知世界。


多种审美方式同时发挥作用,实质上是一种审美自觉,从而产生出非比寻常的审美体验。例如,陕西民族管弦乐艺术家刘宽忍的古琴独奏《阳关三叠》,便将艺术的通感演绎到极致。


伴随着古琴声,细雨、柳条、长亭、农舍、清新的空气、芬芳的泥土、醇香的美酒,渭城、阳关,元二、王维,一幅幅美景,一座座城池,一个个活色生香的人物,仿佛从琴声中缓缓走出,带着听众进入诗意田园的至境。而音乐中的故事,又仿佛给了听众穿越时空的神奇力量,引导着听众步入时光的隧道,体验着那旷古与庄严,接受心灵的清洗与净化。


深谙通感之道的艺术大师都特别注重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在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某一特定感觉的同时,通过独具匠心的创造将欣赏者的其他感觉经验都引发调动起来,通过表象联想和感觉挪移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欣赏者的艺术感受,从而深化艺术体验,取得心灵融通的艺术效果。


在审美互动中创新意境


以通感的途径来实现不同艺术之间融通的目的何在呢?那就是为了创新意境。


早在南北朝时期,意境的理念就在《文心雕龙》《诗品》等著作中初见端倪。


到了隋唐时期,意境已成为艺术家的自觉追求。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意境论形成之后逐渐成为了我国诗学、画论的核心概念。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诱发和开拓审美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创新意境的审美奇效。


创新意境有两层基本含义。


第一层是追求更完美的意境。即在艺术欣赏或创作的过程中,利用不同艺术的特长进行“组合”,但这种组合并不是以创新为目的,其结果只是不同艺术之间相互配合,以达到一种更完美的审美效果,最终不会产生新的艺术种类。


第二层含义就是指创造新的、更好的意境。即在艺术欣赏或创作的过程中,不同艺术之间相互借鉴、融合,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完成对意境更完美的营造。比如,音乐、诗歌、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的音乐电视,既保留了音乐的本质,又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音乐的外貌,让音乐插上了绘画的艺术翅膀,平添几分视觉感,使人“看到”了流动的音乐,让艺术变得触目可及,让欣赏者体验到声画美。


神圣高雅的艺术殿堂内当然不该是单调贫乏的局面,堂外也不该是门可罗雀的状况。艺术是历时的,更是共时的。


艺术不该是一潭死水,它在不断演进过程中既需要勇敢扬弃,更需要勇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地保持神圣高雅、清丽脱俗的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象、意境、境界:艺术审美的三个层次
古筝上台演奏如何弹奏的“ 恰其意 ”?
《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一)
钢琴演奏中“动与静”的关系及处理
歌词创作系列讲座(1)
论陶瓷的艺术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