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7年,一乞丐抱着咸菜罐要见清华校长被门卫拒绝,梅贻琦认出后流出泪水

(说历史的女人——第17期)

1937年秋,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拄着拐棍,怀抱着一个咸菜罐子,来到长沙清华大学临时校址校门前,说要见清华校长梅贻琦。门卫看了看他这个邋遢样子,一脸不屑,正要轰他走时,梅贻琦出来了。梅校长仔细打量了那个乞丐一眼,激动地握着对方的手说:原来是你!

那么这个乞丐终究是什么身份?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见了他为何那么激动呢?

(一)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1936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安德森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其实这个奖是应该颁给一位中国科学家的。

安德森获奖是因为,他在1932年发现了一种粒子,这种粒子带正电,质量和电子一样,即正电子。不过早在两年前,一个中国人就发现了它,他叫赵忠尧,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科学家。

1902年6月27日,赵忠尧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今属绍兴)南门赵家。他自幼读书十分优秀,18岁时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国立东南大学助教,之后又到清华大学任助教。此时,他才23岁。

1923年,赵忠尧与南京高师同学合影

23岁就能在清华任教,按说已经很厉害了,很体面了,可这远远不是赵忠尧所追求的目标。当时的中国掀起一股科学救国的风潮,赵忠尧也心潮澎湃,自己年纪轻轻的,岂能甘心一份轻松安逸的工作呢?于是,他也出国留学了。

1923年南高理科,赵忠尧前排左一

1927年,25岁的赵忠尧踏上大洋彼岸,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有幸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密立根教授的学生。

尽管名师出高徒,但赵忠尧一点都不敢松懈。在美国,为了证明中国人不必外国人差,赵忠尧一直在拼。特别是在得到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后,他就把自己“卖”给了实验室。

二排左五: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的合影

为了得到准确的研究数据,赵忠尧几乎是不分昼夜地进行实验和观察。比如当时的实验数据需要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白天自不必说,在夜间他也非常辛苦。他每半个小时定一次闹钟,闹钟一响,不管如何瞌睡,都要爬起来记录数据。他明白,要想有所收获,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外国人没有一个对待自己这么狠的。因此,成果属于赵忠尧。1929年的一天,在实验中,赵忠尧发现了一个奇妙的“景观”:硬γ射线的高能量光子束,在通过重金属铅时出现了“反常吸收”现象!

赵忠尧激动异常。因为在这之前,世界物理学界还从来没有这个发现。后来,他又发现与硬γ射线“异常吸收”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额外散辐射”,于是他便以《硬γ射线的散射》为题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

这是个堪称伟大的发现,只是当时由于多种原因,赵忠尧的发现没有受到重视。两年后,赵忠尧的学友卡尔·安德森因同样的观测和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赵忠尧却被诺奖遗漏了。

事后,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前诺贝尔物理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GEkspons)教授,在其著作中曾专门提到赵忠尧这一科研成果,告诉人们这是一桩“很令人不安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他说,“赵忠尧是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世界欠赵忠尧一个诺贝尔奖,但他没有任何“纠结”。事实上,赵忠尧也足够幸运,他在发现正电子后不久,得到了一个“稀世之宝”。

(二)原子核大师卢瑟福给了他50毫克镭

1930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前往德国哈罗大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年轻人不安分,在这里他只呆了一年,又于1931年到了英国。在享誉世界的剑桥大学,他有幸到卡文迪许实验室,与原子核大师卢瑟福一起进行研究工作。

可此时,震惊中外的“9·18”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英国的赵忠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是继续留在国外搞科研,还是回国?如果留在英国,不仅不会受到战争之苦,而且科研条件和环境要好得多,当然更容易出成果,但他经过一番思考后,还是放弃了目前的岁月静好。

他明白,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强盗掠夺自己的祖国,而自己却在国外“逍遥”。于是他告别了导师卢瑟福,要回国效力。卢瑟福很遗憾,能找到一个得意弟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不能不放走赵忠尧。

然卢瑟福太欣赏赵忠尧的天赋和对科学的执著精神了,于是在赵忠尧回国时,特意将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赠送给他,让他回去后继续做研究用。

赵忠尧特别感动。因为这绝对是好东西,简直是无价之宝!我们知道,镭是居里夫人在1911年经过千辛万苦才“制造”出来的一种物质,她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即便在20年后,镭仍然是一种昂贵的物质,它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仅限在实验室研究用,当时,它在全世界上都属于禁运品。

赵忠尧相信,这区区50毫克的镭,将对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带来的是什么影响。因此他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将这50毫克镭带回了中国。

(三)乞丐教授

当然,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是再爱国,赵忠尧回国后也不可能弃文从武,直接上战场掂枪跟日本人干。他要科技救国。赵忠尧于1931年底回国后,到清华大学任物理系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γ射线、人工放射性和中子物理的研究工作,他把研究成果用论文发表在中国的《物理导报》和英国的《自然》杂志上。

在英国的卢瑟福先生,对赵忠尧写的“硬γ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一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年,赵忠尧在中国首次开设核物理课程,并主持建立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在进行核物理实验时,他的50毫克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当赵忠尧在清华正进行他的科技强国梦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更加疯狂了。那时,偌大的华北已经容不下一张书桌了。1937年夏,全面抗战爆发。为了保存中国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清华北大等高校决定南迁。

9月10日,清华大学先是迁到了长沙。这天,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梁思成一家也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时,外面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来人正是赵忠尧。

“你怎么还没有走?”梁思成问道。

“有一样东西还在学校!我必须回去把它带走!”赵忠尧急匆匆地说道。

原来,当清华师生撤离时,赵忠尧不在北平。他知道那宝贵的50毫克镭还藏在一个实验室的隐秘处,别人肯定发现不了。但如果放在学校,让日本人发现带走了,肯定是清华,也是中国的一个极大损失。关键是,镭是有关原子能研究的物质,是原子弹研究的原料之一,如果让日寇带走的话,会给世界造成什么灾难?想想都可怕。因此赵忠尧是冒着生命危险回清华的。

梁思成得知后,二话不说,开车就带赵忠尧回了清华。幸亏当时已经是黄昏时分,街上警戒不严,他们小心地绕过日本人的岗哨,悄悄潜回了清华园。

眼前的一切令两位教授的心情极其沉重。昔日安宁的清华园到处一片狼藉。赵忠尧和梁思成连忙来到实验室,在乱七八糟的屋子里寻找。谢天谢地,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那个装着镭的铅筒。两个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好悬!

接着,他们又趁着夜色悄悄离开清华园。拿回来宝贝后,却面对着下一个问题,如何把镭安全地带走?本来梁思成想让赵忠尧跟他们一家人一块走,但赵忠尧说不行。这样太过显眼,万一在途中,被日本人搜到可就麻烦了。因为那时,越是精英人物,知识分子,就越容易被日本人或者汉奸盯上,当然也容易被土匪强盗打劫。

这50毫克镭可是自己从英国不远万里带回来的,它也许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千万不可大意。

赵忠尧决定他一个人走。在返回途中,赵忠尧下了车,和梁思成在一个偏僻的胡同口匆匆告别,消失在夜色中。

为了万无一失,赵忠尧想了个办法。他把装镭的小铅筒放在一个破咸菜罐里,自己打扮成乞丐的模样。他一手拿一根拐棍,像叫花子拿的打狗棒一样,另一手把咸菜罐紧紧地抱在怀里,一路乞讨着,向长沙走去……

北京到长沙,千里之遥,一路走来谈何容易?赵忠尧是风餐露宿,吃尽苦头。为了逃避日寇的盘查,他曾把自己假扮成难民,混在逃难的人群中。他尽量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脏兮兮的,遮人耳目。

有人问他整天抱着个破罐子干啥?他就从里面掏出一点咸菜分给大家吃。

但很快咸菜就吃完了,他还是抱着个破罐子。又有人问他,为啥不把罐子扔掉,整天抱着累不累啊?赵忠尧悲怆地说,再累也不能扔啊,里面装着父亲的骨灰呢。问的人便吓一跳,离得远远的;或者会向他竖起大拇指,孝子啊!

为了行走方便,赵忠尧几乎丢弃了所有的行李,仅仅抱着个咸菜罐前进。他对这个宝贝是日夜不离手,如呵护一个婴儿,睡觉也要搂在怀里。

赵忠尧整整走了一个月才到长沙。1937年10月,这天,他终于找到了清华的新校址。

当时的赵忠尧不是乞丐也成乞丐了,一个整日在讲台上教学的先生,哪能经得起那么长时间的折磨呀。多日的颠沛流离,已经让赵教授成了一个十分邋遢的流浪汉了。当他用嘶哑的声音问门卫,要找梅贻琦校长时,门卫自然很奇怪,认为这老头是不是脑子有病,堂堂清华校长会见一个叫花子?于是准备把他轰走。

其实那时的赵忠尧才35岁,因为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看起来就像个老叫花子。

赵忠尧赖着不走,说非要见梅校长不可。此时,刚好梅贻琦校长外出送客,走到校门口。赵忠尧猛地扑了过去,一把拽住对方的衣袖,用沙哑的声音喊了一声:“梅校长!”不由得放声痛哭起来……

梅贻琦先是一愣,他仔细一看,发现这个乞丐竟然是赵忠尧,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泪水也不禁夺眶而出,他关切地问:“是你啊!赵教授,你这是怎么回事啊?”

于是赵忠尧就哆哆嗦嗦地掏出了怀中的破咸菜罐子……

当赵忠尧把那个破罐子放在梅校长的办公桌上时,他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可算回家了——”

因为赵忠尧数十日不分昼夜地抱着咸菜罐,当时他穿的衣服又少,致使他的胸口被破罐子磨得伤痕累累的。梅贻琦校长再次流下感动的泪水……

此后清华大学又迁到昆明,同北大、南开组建成西南联大,赵忠尧同他那宝贵的50毫克镭再次跟着长途跋涉。在西南联大,赵忠尧继续任教。在此后的漫漫岁月里,这一点点镭,将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为中国的原子能技术,甚至原子弹的研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四)特朗普的叔叔给了他一个加速器

1945年,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让日本人“尝了鲜”,二战瞬间结束。世界见证了核的威力。从此,核能正式走上人类历史舞台。当然,中国人也不甘落后。

1946年,美国邀请各国专家到比基尼群岛参观原子弹实验,中国就派赵忠尧以观察员身份再次出国。参观完之后,赵忠尧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处进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此时的赵忠尧当然是为了中国未来的核事业去的。赵忠尧明白,要研究核武器,有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加速器。但加速器非常昂贵,当时就需要40万美元。赵忠尧费尽周折只拿到了5万美元经费,远远不够。于是他决定放弃自己之前的研究课题,进行加速器的研制。

这当然难度非常之大,他为了买器材是省吃俭用,甚至给别的实验室免费打工,以得到一些别人弃用的器材,然后拿回去自己研究,制造加速器。

可加速器毕竟是高科技,岂是说造成就造成的?当时的赵忠尧受到了美国人的极大嘲讽,说他能造成加速器是痴心妄想。可就在此时,一个好心人帮了他。

赵忠尧真是太幸运了,上一次是一个英国教授给了他50毫克镭;这次,一位美国教授再次被他的才华和拼搏精神所打动,给了他一台加速器。当然不是白给,是卖给他的,只是价钱非常便宜,几乎是废铁价。那位教授对他说:“兄弟,你刚刚开始制造加速器,那样太费时了,而这台旧一点的加速器可以帮你做最初的实验。”赵忠尧感激涕零地收下了。

在这台旧加速器的帮助下,赵忠尧的事业突飞猛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赵忠尧准备回国,为祖国的核事业而做出贡献。可此时国际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中美已经难以通航。直到1950年,赵忠尧才拿到香港的签证,乘坐“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从香港绕道回国。

但当邮轮航行到日本横滨时,赵忠尧被美国特务盯上,又把他扣押了。美国人把赵忠尧押到日本,关在日本巢鸭军事监狱。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指责,各国正义人士纷纷为中国科学家被无故关押而抱不平,甚至美国科学界也对此表示抗议。

最终,赵忠尧经历了3个月的盘查和囚禁后,于1950年11月踏上祖国的土地。

(五)他惊艳了世界

赵忠尧回国后,就开足马力,开始了崭新的核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利用自己带回的静电加速器等实验设备,先后于1955和1958年建成了中国最早的70万伏和200万伏高气压型的质子静电加速器,为中国核物理、加速器和真空技术、离子源技术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静电加速器为基础,赵忠尧又主持建立了核物理实验室,具体领导和参加了核反应研究。

可以说赵忠尧为中国研制出的静电加速器,对“两弹一星”事业举足轻重。只是因为一些特别的历史原因,赵忠尧没有亲自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可他研制的加速器,一直伴随着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到2000年左右才“退役”。

赵忠尧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主任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等,连诺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都得到过他的教诲。

好人长寿,赵忠尧于1998年5月28日与世长辞,高寿96岁。

赵忠尧尽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他用他的50毫克镭,用他的热血和信念改变了中国,惊艳了世界。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文/说历史的女人·濯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冕之王赵忠尧:扮乞丐保护“火种”,若无他,中国原子弹会很难
赵忠尧:一生培养9位“两弹元勋”,曾用一菜坛子救下我国核事业
钱学森的老师,扮成乞丐回国,怀中之物竟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
1937年,一乞丐进清华被门卫拦下,校长见后却泪流满面,他是谁?
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抱着咸菜坛子进清华,被当做乞丐拦在门外|赵忠尧|清华大学|梅贻琦
一乞丐要见清华校长,门卫拦着不让进,校长一看大惊:快跟我进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