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万没想到,四川人是这么对待疫情的!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脆皮先生(id:cpxs2009)

作者 |  脆皮先生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财评观点和立场

01


我是脆皮。

先看一个视频:

人头攒动,喜气洋洋。

浓浓的节日氛围任谁也想不到,这竟是前天成都一中风险小区的解封现场。

8月11日15时,成都两中风险区降为低风险,相关的封闭区、封控区,全部解除管控。

笑死,成都人也太欢乐了吧!

解封前,老少爷们都早早围在门前,死守一线观景位。

老早就举起了手机,就等着拍下三点解封的“历史性时刻”发朋友圈。

  

“5、4、3、2、1!”小区居民甚至还自发地齐声倒数起来。

总觉得下一秒,不是申奥成功,就是春晚敲钟了啊喂!

有网友对此评价得很到位:全国的解除隔离的小区那么多,只有成都办成了过年的感觉。

确实,看完了网传的那个成都人解封仪式后,很难不认同。

成都人的仪式感,先从过水门开始。

啥叫过水门?

原本是国际民航中相当高级别的礼仪,意在接风洗尘。

一般只有迎接很重要的日子或客人的时候,才有这般待遇。

但昨天,成都高新区街头,便上演了很是隆重的过水门仪式。

解封前,社区特意拉来了两门水炮。

封控区的居民一个个从水门下穿行,好不热闹。

仪式感瞬间拉满。

这还不算完,对偶像包袱极重的成都来说,比解封更重要的,是解封时要上电视啊!

为了给全国人民全方位展现一下成都人的精致,小区群里有业主开玩笑说:

“过场搞起!解封的时候让化浓妆的和豪车先出!”

“奔驰你往后稍一稍,让帕拉梅拉先走!”

啥子叫成都高质量小区,今天就给你们打个样。

当然,对于隔离了14天的成都人来说,解封后的第一件事,肯定还是吃啊!

火锅、芋儿鸡、小龙虾……整条街道的美食都被解封后的成都人承包。

三点解封,三点半第一批吃火锅的居民就已经到达战场。

不出一会,就有人开始在朋友圈提醒:别来啦,天府二街的火锅店都坐满啦!

宇宙的尽头到底在哪我不知道。

但对前天的成都人来说,宇宙的尽头必然是天府二街。

一整圈看下来,真是又好笑又欣慰。

疫情肆虐的时候,成都人独特的浪漫和幽默,不知不觉地为不少人舒缓了紧绷的神经。

还得是这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02


此次成都解封,玩笑归玩笑,但四川人的乐观,是扎扎实实存在于骨子里的。

经常有人说,觉得四川人身上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幽默感和乐天派。

慢节奏地享受生活,是四川人固有的气质。

没事吃个火锅喝个茶,按个小摩搓个麻。

悠哉悠哉,快哉快哉。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去年疫情,前有病毒阻道,后来地震夹击,四川人似乎过的是难上加难。

但一打开他们的朋友圈,全是段子。

全国上下都在为他们的处境担心,四川人却让大家放心:

“镇定,我们才不会中病毒的调虎离山之计。”

还有曾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温情一幕,也让我记忆颇深。

为了带动方舱里的病人积极治疗,四川援鄂医疗队的护士们就带头跳起了广场舞。

也许是他们的热情太过动人,他们的心态特别积极。

有不少病人真的被带动起来,到了后面,曾被唉声叹气充斥着的方舱,竟都快成了一个热闹的蹦迪场。

四川人的乐观,有能够感染人的魔力。

好像无论发生什么事,四川人都能用积极的心态笑对。

但这里并不是一个安宁之地。

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从地理环境上来说,蜀地可以说是多灾多难。

一组很直接的数据:

2019年,中国地震台网数据显示,四川省一年内的地震次数占全球地震总次数近10%。

其中,这年中国境内唯一一次6.0级以上的地震,也是发生在四川。

古往今来,大震小震无数,地质灾害频繁。

四川人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苦难。

与其说他们自带欢乐,不如说这是他们从磨难中淬炼出的气质。

没有人可以生来乐观。

那都是吃的苦多了,被逼出来的坚强与调侃。

03


说了很多,但如果你以为四川人只会安逸和享受,那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平日里自由散漫,可要是有大事发生,他们行动得比谁都快。

就说这次疫情反弹吧。

7月27日,成都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例,系从张家界旅游返回的一家三口。

28日,再增3例确诊。

此后14天,再无一例新增。

成都的疫情防控,做得太牛了。

很多人不知道,成都的疫情防控其实很难很难。

成都的人口,有2000多万。

相当于两个南京。

城乡社区有4300多个,人口密度很大。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

不仅有多条铁路线在此中转,还有两个机场,每天有数千架飞机在此起飞降落。

内忧,外患,成都的防控压力本是极大的。

然而,成都仅仅用了14天,就遏制住了这轮疫情。

一切都可以归因于一个字:快。

疫情刚露苗头,成都立马实施三区管控方案。

封闭区、封控区、风险区,一层层分级管理。

无论在哪个区,所有市民全部无条件配合。

28日凌晨2点,9个居民小区10075人的第一轮核酸检测就已全部完成。

这时,距首个病例确诊,不过十几个小时,连官方通报还没出。

随后的24小时,成都高新区又迅速做完了全区12万人口的核酸检测。

全国对成都疫情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该做的都做完了。

甚至,成都连全员核酸都没有启动。

仅仅是对存在疫情风险这几个区的严防严控,就有效地遏制了疫情传播。

毫无疑问,这场胜利是归功于所有成都人民的。

不是每个城市的居民,都能够第一时间完全相信自己的城市;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短短几个小时之间,就从散漫瞬间转换到高度紧张的状态。

但成都做到了。

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四川人,一旦正经起来,便是什么都打不倒的。

04


四川人的“正经”,并不限于此。

总以达观的姿态示人,好多人都忘了,四川人身上还有极为火辣赤诚的气质,它们都叫“川魂。”

无论是疫情时的敢于担当,还是灾难时的团结向上,我们都能看到:

放下麻将,他们便是国家的脊梁。

有句话叫:国人从未负川,川人亦不负国。

武汉疫情,四川人的倾囊相助我们仍记得。

武汉缺蔬菜,有四川德阳的一个农民把自己农田里的14万斤蔬菜全部捐了出去。

这是他一整年的收成。

缺口罩,四川所有口罩厂加急生产,全部紧着武汉来。

哪怕他们当地的市民,还因为没有口罩而求援。

但市民们说:应该的,我们少出门省着用就行,但那是武汉人的命。

那时,还有一种“报恩”,叫“我来自汶川。”

有一个川妹子,在武汉封城前自愿留下做了志愿者。

她说她是从汶川地震中活下来的,那时全国救汶川,现在是她回报的时候了。

有一位护士,也是大地震的幸存者。

得知武汉受难,她强力说服领导让自己援鄂。

她说:“我和其他人不一样,我是汶川人。我应该去。”

地震时,汶川有100多名伤者被送到武汉多家医院,接受免费救治。

在武汉市各大医院的医生们精心照料下,所有伤者无死亡、无感染、无后遗症。

疫情发生后,这些村民们,就自发支援武汉,主动捐赠了100吨蔬菜。

2008年,四面八方的大爱汇聚,托举起了废墟里的四川。

当国家有难,四川人立马挺身而出。

因为曾经淋过雨的人,也想着给别人撑伞。

成都解封的微博评论下面,有这样一条评论:

“四川人就是有很多无用的浪漫。”

后来才发现,这哪里是无用。

四川人的浪漫,是一种“反差萌”。

岁月静好时,他们只愿博你一笑,搞笑欢脱。

多灾多难时,他们又肯倾尽所有,不敢忘国。

扛得住困难,创得了辉煌,也守得住烟火气。

这才是真正的四川。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我们和你休戚与共——宅家日记(续69)
我的三年疫情小结(6)
春天里,解封后的武汉
成都人,哭了
13、12、11、10、9、8、7、6、5、4、3、2、1、0!
四川成都:轰的一声 震感似“地震” 吓得小区居民不敢回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