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见症状的治疗穴位:除寒穴介绍+袪寒药膳

常见症状的治疗穴位:除寒穴介绍

       简介

-

      除寒穴是能够消除内脏组织以及肌肉、关节寒凉,具有温暖肢体作用的穴位。

-

       除寒穴

-

       脐中、气海、关元,中脘、命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肺俞、脾俞、胃俞、肾俞

-


-
   
   
  


-

       内脏组织感受寒凉之后,会出现腹疼(喜暖喜按)、肠鸣、腹泄、咳痰清稀、小便清长、四肢不温。

       肌肉、关节感受寒凉之后,会出现肌肉、关节酸疼,阴雨天加重,夜晚睡觉总感到四肢冰凉,不得安卧。

       不论是内脏组织受寒还是肌肉、关节发凉,均可选用上述除寒穴。治疗时加上相应关节部位腧穴,施以点穴疗法,效果最理想。

-

       祛除寒邪-在温溜穴刮痧

       温是温暖,溜是水暂时停在这里了。水为什么会停在这里?是体内有风寒,寒凝血滞造成血流缓慢。温溜穴就是驱寒的,可以把停滞的寒流驱赶出去。所以经常手凉,手心爱流冷汗的人一定要多揉温溜穴。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刮痧,从肘臂往下刮,一刮过温溜穴,手就热乎乎了。


       另外,中里老师在他的视频里介绍说夏天怕冷的人在温溜穴艾灸,可以调动身体的阳气。

朱光辉(教授)除寒需先养气血

       一到秋冬季节,不少人特别怕冷,一做事就感到疲劳无力,而且容易感冒。其实,这是气血损耗过多,人体能量不足,寒气乘虚而入所致。寒气有凝滞的特点,使血脉运行受阻。经络不通,则百病生。特别对于体弱者来说,由于体质虚弱,无法将经络中或深藏肺脏的寒气排出,容易生病。
-
  中医认为,“气主煦之”。 人体阳气具有温煦人体脏腑组织和阴血的功能,若阳气不足,就会出现能量代谢障碍方面的症状,如身体怕冷、手足不温等。同时,中医又认为,人体阴阳互根,气血同源,脏腑相关,在治疗上凡补阳者当于阴中求阳,凡补阴者当于阳中求阴,补气者亦当补血,补血者也亦当补气。所以对阳虚有寒之人,若欲除其寒气,则当予以温阳益气养血治之,待阳气恢复,气血调和,则寒气自除。在此,提供两款补气血除寒食疗方供大家选用。
-
  参芪清蒸鸡

  人参10克﹑黄芪15克﹑童子鸡一只。将鸡宰杀洗净,去内脏,再将人参﹑黄芪放入鸡内缝合,入锅加葱﹑姜﹑料酒﹑盐及少量清水清蒸。以饮鸡汁为主,可连续蒸2~3次。该方以补气为主,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赤豆黑枣粥 

       赤豆50克﹑黑枣10枚去核﹑糯米适量。先将赤豆煮软,再加入黑枣﹑糯米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该粥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但不宜每天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毒越多,身体越堵,两个神奇的自动排寒法...
寒气入体危害多 这样做可轻松祛寒气
吃素手脚冰冷
百病由寒起,三伏养阳正当时,三伏天3步走,把体内的阳气补上来
补阳=补命,一个方子,温补肾阳,气血足、寒气散、阳气自动生发
照这个方法 肾不好都不行(男女通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