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董氏奇穴笔记--(下肢)(1~73)
 
 
(1)正筋穴


取穴:當足跟筋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是穴。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針透過筋效力尤佳):體壯者可坐姿進針。體弱者應側臥進針
解剖位置:脊椎骨總神經、腦總神經。輕骨神經。
主治:脊椎骨閃痛、腰脊椎痛、閃腰、頸項骨骨刺、頸項筋痛、及扭轉不靈、腦骨脹大、腦積水、後腦頭痛。岔氣。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坐骨神經痛、骨刺
特效配穴: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時取用為治療坐骨神經痛、骨刺之(特效穴)。


(2)正宗穴


取穴:當足跟筋之正中央上,正筋穴(距足底三寸五分是穴)上二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脊椎骨總神經、腦總神經。輕骨神經。
主治:脊椎骨閃痛、腰脊椎痛、閃腰、頸項骨骨刺、頸項筋痛、及扭轉不靈、腦骨脹大、腦積水、後腦頭痛。岔氣。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坐骨神經痛、骨刺
特效配穴: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時取用為治療坐骨神經痛、骨刺之(特效穴)。
(3)正士穴


取穴:在正筋穴(在足後跟筋(阿基里斯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上四寸。正宗穴上二寸處。
劑量:直刺五分至一寸。 

解剖位置:肺之分支神經、脊椎骨總神經。輕骨神經。
主治:肩背痛、腰痛、坐骨神經痛、閃腰岔氣、頭痛。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坐骨神經痛、骨刺
特效配穴: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時取用為治療坐骨神經痛、骨刺之(特效穴)。
針感:酸脹感。


(4)正腦一穴


取穴:在足後跟筋中央、正筋穴(在足後跟筋(阿基里斯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上一寸、正宗穴下一寸處取之。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腦神經。
主治:腦鳴、腦神經痛、咳嗽不止。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5)正腦二穴


取穴:在正宗與正士兩穴之間。即在(正筋穴在足後跟筋(阿基里斯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上二寸處)。上一寸處是穴。正士穴下一寸處。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腦神經、輕骨神經。
主治:腦鳴、腦神經痛。咳嗽不止(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咳嗽不止
特效配穴:正腦二穴治療咳嗽不止(立即見效)。
針感:酸脹感。

(6)正腦三穴


取穴:正腦三穴在正腦二穴上二寸處。正腦二穴正腦二穴在正筋穴(在足後跟筋(阿基里斯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上二寸處。)上一寸。正士穴下一寸處。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腦神經、輕骨神經。
主治:腦鳴、腦神經痛。咳嗽不止(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咳嗽不止
特效配穴:正腦三穴治療咳嗽不止(立即見效)。
針感:酸脹感。 

(7)正陽一穴


取穴:在膝窩橫紋正中央直下一寸。即十四經中膀胱經之委中穴直下一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經骨神經、心之支神經、腎之分支神經。
主治:心臟擴大、心悶、胸脹、背部膏肓處急痛、項緊痛。痔瘡。用三稜針點刺青黑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8)正陽二穴


取穴:在小腿後側,正陽一穴(在膝窩橫紋中央直下一寸。)外開一寸處是穴。即十四經中之委陽穴直下一寸。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經骨神經、心之支神經、腎之分支神經。
主治:肩臂痛、心臟擴大、胸痛、胸悶、背痛、項緊痛。痔瘡。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9)正陽三穴


取穴:當正陽一穴(在膝窩橫紋中央直下一寸。)內側一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脛骨神經、心之支神經、腎分支神。
主治:胃酸過多、胃痛、頭痛、偏頭痛、手腳麻痺、心悸、狹心症、肩酸痛、項強。痔瘡。用三稜針點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10)火集穴


取穴:當合陽穴外開一寸處是穴。部「十四經」之委陽穴下二寸處。距膝橫紋二寸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外側排腹皮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手後臂痛、胸痛、兩肋痛、痔瘡。坐骨神經痛。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見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麻電感。


 
11)火靈穴



取穴:當膝窩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處是穴。即合陽穴直下一寸。
劑量:用三稜針點出血。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脛骨神經、心之支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頭痛(久年頭痛)、胸痛、頭暈、背痛、脊椎骨痛,坐骨神經痛。腰痛。痔瘡出血(特效)。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痔瘡出血
特效配穴:火靈穴治療痔瘡出血(特效)。
針感:酸脹感。深針有觸電感麻到底

12)火山穴


取穴:當合陽穴內側一寸。距膝橫紋二寸。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肝之神經、腎分支神經。
主治:手下臂內側痛、尿道炎、膀胱炎、胃腸炎、陽萎、陰莖痛、腹痛、頭痛、痔瘡。胃酸過多。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心臟擴大無力、痔瘡、胸悶、胸痛
特效配穴:正陽一、二、三穴配火靈、火集、火山等穴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治療心臟擴大無力、痔瘡、胸悶、胸痛(特效)。
針感:酸脹麻電感。

13)金枝穴


取穴:當膝窩橫紋中央直下三寸,偏外側一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一寸~二寸。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之副神經。
主治:肺結核(特效)、肺炎、胸痛、下肢麻痺、偏頭痛、手臂痛、五十肩。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立見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肺結核
特效配穴:金枝穴治療肺結核(特效)

 14)金輔穴



取穴:當金枝穴(膝窩橫紋直下三寸外一寸處。)下二寸處是穴。距膝橫紋五寸。
劑量:直刺一寸~二寸。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之副神經。
主治:腳扭傷、肺結核(特效)、肺炎、下肢麻痺、手腕扭傷、偏頭痛。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立見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肺結核
特效配穴:金輔穴治療肺結核(特效)
 
15)金生穴



取穴:當金輔穴(膝窩橫紋直下三寸外一寸處下二寸。)下二寸處,距膝橫紋七寸
劑量:直刺一寸~二寸。

解剖位置:外側排腹皮神經、肺之副神經。
主治:手臂痛、腰酸腰痛、偏頭痛、下肢麻痺、肩膀酸痛、手麻。頸項痛(有卓效)、頭痛。痔瘡。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見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16)外陵穴


穴位:用力伸足,在小腿後面正中出現人字形的凹陷處外開一寸五分。(即「十四經」之承山穴),如人字不明顯,可以從委中穴與昆侖穴聯線的中點(承山穴)外開一寸五分

劑量:直刺一寸~二寸五分。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之副神經。
主治:腳扭傷、腳痛、痿症、下肢麻痺。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17)內陵穴


取穴:當外凌穴(用力伸足,在小腿後面正中出現人字形的凹陷處外開一寸五分。)向內側三寸。即「十四經」之承山穴向內側一寸半處是穴。
劑量:用三稜針點出血。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副神經。
主治:腳內側扭傷、腳痛、痿症、下肢麻痺。腎臟炎。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特效主治:腳部扭傷、挫傷、翻轉、歪曲

特效配穴:內陵穴配外稜穴為治療腳部扭傷、挫傷、翻轉、歪曲之(特效穴)
針感:酸脹感 

18)飛陵一穴


取穴:俯臥取穴。在膝窩橫紋直下六寸處。
劑量:直刺一寸~二寸五分。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脛骨神經、脊椎神經、腎神經。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痛、腰背痛、閃腰岔氣、痔瘡、足神經麻痺。轉筋。用三陵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19)飛陵二穴


取穴:俯臥取穴。在膝窩橫紋直下七寸處。飛陵一穴下一寸為飛陵二穴。
劑量:直刺一寸~二寸五分。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脛骨神經、脊椎神經、腎神經。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痛、腰背痛、閃腰岔氣、痔瘡、足神經麻痺。轉筋。用三陵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20)木枝穴


取穴:俯臥取穴。在小腿後側、金枝穴(膝窩橫紋直下三寸外一寸處。)內三寸、火山穴下一寸取之。亦部「十四經」之合陽穴內側一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一寸。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肝之分支神經。腎之副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項緊痛、肩痛、背痛、腦神經痛、心悶、心臟無力、疲勞。肝痛。痔瘡出血。 用三陵針點刺青筋出血具有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感。

 
 

(31)四花上穴


取穴:當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脛骨外緣貼骨下陷中處是穴。,「十四經」之足三里穴內側一寸處。
劑量:直刺二寸~三寸。針深二寸治哮喘,針深三寸治心臟病。 

解剖位置:伏在神經、肺支神經、心支神經。
主治:哮喘、牙痛、心悸、口內生瘤、頭暈、心臟病、轉筋霍亂、十二指腸潰瘍(特效)、胃潰瘍(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潰瘍、胃潰瘍
特效配穴:四花上穴治療潰瘍(特效)、胃潰瘍(特效)。
針感:酸脹感。

 (32)四花裡穴


取穴:在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三寸)直下四寸五分。在脛骨外緣處是穴。劑量:直刺一寸五分~二寸。 

解剖位置:伏在神經、心之支神經、肺之區支神經。
主治:急慢胃病、心臟病、心悸、轉筋霍亂(嘔吐)、心臟麻痺。或以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頭痛、坐骨神經痛、心臟疾病、肺疾病、肋膜炎、肝痛、急慢性胃腸疾病。
特效配穴:四花上、中、裡、外、下穴以三稜針點刺出血為治療頭痛、坐骨神經痛、心臟疾病、肺疾病、肋膜炎、肝痛、急慢性胃腸疾病之(特效穴)。
針感:酸脹感。 

(33)四花中穴


取穴:當四花上穴直下四寸五分,四花裡穴外開一寸二分處。即「十四經」之條口穴(膝眼下八寸)上五分。劑量:直刺二寸~三寸治哮喘、眼疾。解剖位置:伏在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肺之分支神經、六俯之副神經。主治:哮喘、眼球病(酸痛、角膜炎、結膜炎、白內障)、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肌梗塞)(特效)、心臟血管硬化(有卓效),(心兩側痛)、心臟麻痺、(心悶難過、坐臥不安)。急性胃腸炎(立即見效)、消骨頭之腫脹。肺癌、肺氣腫、肺炎(奇效)。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管硬化、急性胃腸炎、胸悶、肋膜炎等有奇效。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主治:心臟血管硬化。
特效配穴:四花中穴治療心臟血管硬化(有卓效)
針感:局部酸脹麻電感。

(34)四花副穴


取穴:當四花中穴直下二寸五分處是穴。在「十四經」之下巨虛穴下一寸處。四花中穴在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三寸)直下四寸五分。劑量:直刺一寸~二寸。 解剖位置:伏在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肺之分支神經、六俯之副神經。主治:哮喘、眼球病(酸痛、角膜炎、結膜炎、白內障)、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肌梗塞)(特效)、心臟血管硬化(有卓效),(心兩側痛)、心臟麻痺、(心悶難過、坐臥不安)。急性胃腸炎(立即見效)、消骨頭之腫脹。肺癌、肺氣腫、肺炎(奇效)。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管硬化、急性胃腸炎、胸悶、肋膜炎等有奇效。用三稜針點刺出血治心臟疾病及胃腸病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主治:急性胃腸炎。特效配穴:四花中穴治療急性胃腸炎(立即見效)。針感:酸脹感。

(35)四花下穴


取穴:當四花副穴直下二寸五分處是穴。四花副穴在四花中穴直下二寸五分處。四花中穴在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三寸)直下四寸五分。劑量:直刺五分~一寸。解剖位置:伏在神經、六俯神經、肺之副神經、腎之副神經。
主治:腸炎、腹脹、胃痛、下肢浮腫、睡中咬牙。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主治:頭痛、坐骨神經痛、心臟疾病、肺疾病、肋膜炎、肝痛、急慢性胃腸疾病。
特效配穴:四花上、中、裡、外、下穴以三稜針點刺出血為治療頭痛、坐骨神經痛、心臟疾病、肺疾病、肋膜炎、肝痛、急慢性胃腸疾病之(特效穴)。
針感:局部酸脹感。

(36)四花外穴


取穴:當四花中穴向外橫開一寸五分處是穴。四花中穴在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三寸)直下四寸五分。劑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之支神經、六俯神經。主治:急性腸炎、牙痛/偏頭痛、臉部神經麻痺(口歪眼斜)、肋膜炎。用三稜針點刺出黑血治急性胃腸炎、肋膜炎、胸部發脹、哮喘、坐骨神經痛、肩臂痛、耳痛、慢性鼻炎、頭痛、高血壓有特效。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頭痛、坐骨神經痛、心臟疾病、肺疾病、肋膜炎、肝痛、急慢性胃腸疾病。特效配穴:四花上、中、裡、外、下穴以三稜針點刺出血為治療頭痛、坐骨神經痛、心臟疾病、肺疾病、肋膜炎、肝痛、急慢性胃腸疾病之(特效穴)。
針感:酸脹感。

(37)俯陽穴



取穴:當四花下穴直下一寸五分處是穴。

劑量: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六俯神經、肺之副神經、腎之神經、心臟之副神經。
主治:腸炎、腹脹、胃痛、下肢浮腫、睡中咬牙。本穴通常為四花下穴之配穴,效力迅速,但不單獨用針。
治療方法:放血法
針感:局部酸脹感。 

 (38)上俞穴


取穴:在大腿後側膝窩橫紋向外旁開五分處,即「十四經」之委中穴向外橫開五分處是穴。
劑量:以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心之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心臟麻痺、狹心症、心臟擴大、頭痛、腰痛、胸痛、背痛、坐骨神經痛。以三稜針點刺黑血特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39)下俞穴


取穴:在膝窩橫紋中央點,(即「十四經」之委中穴)向內旁開五分處是穴。劑量:以三稜針點刺出血。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六俯神經、肺之副神經、腎之神經、心臟之副神經。主治:腸炎、腹脹、胃痛、下肢浮腫、睡中咬牙。以三稜針點刺黑血。治療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心臟疾病、胃腸疾病、肺部疾病、頭痛、頂緊痛、胸背痛、腰脊痛、高血壓、膽固醇過高、頭暈、腦壓過高、眼酸痛。特效配穴:上俞、下俞、正陽一、二、三穴、火靈、火集、火山、金枝、金輔、金生、外陵、內陵、飛陵三穴、木枝、木陵、水陵、水陽、金陽等穴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為治療心臟疾病、胃腸疾病、肺部疾病、頭痛、頂緊痛、胸背痛、腰脊痛之(特效穴)。亦為治療高血壓、膽固醇過高、頭暈、腦壓過高、眼酸痛之(奇效穴)。

(40)上唇穴


取穴:當膝蓋中央下緣,臏骨韧帶上。
劑量:用三稜針點刺膝蓋下緣臏骨韧帶上及其鄰近區出血。 

解剖位置:伏在神經、腎之神經。
治療方法:放血法。

主治:唇痛、白口病。

 
 

51、七虎一穴


取穴:在外踝骨後一寸五分之上二寸。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排腹神經、胸肋神經。
主治:肩骨痛、鎖骨炎、胸骨痛及腫脹、肋膜炎。頸項筋扭痛(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麻電感。

52、七虎二穴


取穴:在外踝骨後一寸五分之上四寸。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穴位:在外踝骨後一寸五分之上四寸。
解剖位置:排腹神經、胸肋神經。
主治:肩骨痛、鎖骨炎、胸骨痛及腫脹、肋膜炎。頸項筋扭痛(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麻電感。 

53、七虎三穴


取穴:在外踝骨後一寸五分之上六寸。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穴位:在外踝骨後一寸五分之上六寸。
解剖位置:排腹神經、胸肋神經。
主治:肩骨痛、鎖骨炎、胸骨痛及腫脹、肋膜炎。頸項筋扭痛(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麻電感。

54、外三關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取穴:在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之直線上。外三關二穴在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連線之中點。
劑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穴位:在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之直線上。外三關二穴在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連線之中點。解剖位置:外側排腹皮神經、肺之神經。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種瘤、紅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疬(特效)。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效果卓著。
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主治:子宮瘤。特效配穴:治療子宮瘤配婦科穴。特效主治:喉癌、紅鼻子、瘰疬

特效配穴:外三關穴喉癌(特效)、紅鼻子(特效)瘰疬(特效)。針感:脹酸感。 

55、外三關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取穴:外三關二穴在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連線之中點。
劑量: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外側排腹皮神經、肺之神經。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種瘤、紅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效果卓著。
治療方法:放血法。

特效主治:瘰?,惡性腫瘤。
特效配穴:外三關穴治療瘰?,惡性腫瘤。
特效主治:粉刺
特效配穴:外三關穴治療粉刺(效佳)。針感:脹酸感。

56、外三關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取穴:外三關二穴與膝蓋外側連線之中央點為外三關三穴。外三關二穴在外踝尖與膝蓋外側高骨連線之中點。
劑量: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外側排腹皮神經、肺之神經。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種瘤、紅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效果卓著。
治療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瘰?,惡性腫瘤。特效配穴:外三關穴治療瘰?,惡性腫瘤。特效主治:喉癌、紅鼻子、瘰?特效配穴:外三關穴喉癌(特效)、紅鼻子(特效)瘰?(特效)。針感:脹酸感。

57、光明穴


取穴:當內踝尖直後一寸,又直上一寸內踝骨上緣處是穴。即「十四經」之復溜穴下一寸,太溪穴上一寸處。
劑量:直刺五分。 或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伏在神經、眼神經。
主治:眼散光、弱視、白內障。中風、半身不遂。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麻感。

58、雙龍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取穴:當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脛骨外側骨陷中。
劑量:直刺五分~八分。

穴位: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脛骨外側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治療方法:刺針法
針感:酸脹麻電感。 

59、水枝穴


取穴:當內踝尖後二寸,直上本寸處是穴。從「十四經」之筑賓穴直上一寸取之。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慢性腎臟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卵巢炎、頭痛、偏頭痛(特效)、項緊痛、背痛。胸痛。腹膜炎。心悶。痔瘡。(奇效)。用三稜針點出黑血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偏頭痛

特效配穴:水枝穴治療偏頭痛(特效)
針感:酸麻脹感。 

 

60、水明穴


取穴:當水枝穴(內踝尖向後橫開二寸,直上六寸)直上一寸處取之。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慢性腎臟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卵巢炎、頭痛、偏頭痛(特效)、項緊痛、背痛。胸痛。腹膜炎。心悶。痔瘡。(奇效)。兼治耳鳴、耳聾。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痔瘡
特效配穴:水明穴治療痔瘡(奇效)
針感:酸脹麻電感。

 
 

61、水清穴

穴位:水明穴直上一寸。水明穴在水枝穴(內踝尖向後橫開二寸,直上六寸。)直上一寸。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慢性腎臟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卵巢炎、頭痛、偏頭痛(特效)、項緊痛、背痛。胸痛。腹膜炎。心悶。侍瘡。(奇效)。兼治肩臂痛。

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五分至一寸。或用三稜針點出黑血特效。特效主治:偏頭痛。針感:酸脹麻電感。特效配穴:水清穴治療偏頭痛(特效)。水枝、水明、水清、水珍、水阴、水泉等穴在临床上配后腿部位各穴同时以三棱针点黑血,对主治症状有绝对的治疗效果。

62、水珍穴

穴位:在水清穴直上一寸。水清穴在水明穴直上一寸。水明穴在水枝穴(內踝尖向後橫開二寸,直上六寸。)直上一寸。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慢性腎臟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卵巢炎、頭痛、偏頭痛(特效)、項緊痛、背痛。胸痛。腹膜炎。心悶。痔瘡。(奇效)。三稜針點刺黑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或刺針法,直刺五分至一寸。

特效主治:痔瘡

特效配穴:水珍穴治療痔瘡(奇效)。

針感:酸脹感。

63、水阴穴

穴位:在水珍穴直上一寸。距內踝後水平點一寸。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慢性腎臟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卵巢炎、頭痛、偏頭痛(特效)、項緊痛、背痛。胸痛。腹膜炎。心悶。痔瘡。(奇效)。用三稜針點出黑血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五分至一寸。或用三稜針點出黑血。

針感:酸脹感。

64、水泉穴

穴位:在水陰穴直上一寸。距內踝後水平點一寸。(內踝尖向後横开二寸,直上十一寸)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慢性腎臟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卵巢炎、頭痛、偏頭痛(特效)、項緊痛、背痛。胸痛。腹膜炎。心悶。侍瘡。(奇效)。兼治胃酸過多。用三稜針點出黑血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五分至一寸。或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針感:酸脹感。

65、火枝穴

穴位:在後腿膝窩橫紋正中央直下四寸處。即「十四經」之委中穴直下四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心之神經、脊椎神經、腦神經。

主治:頭痛、項痛、肩酸痛、背痛、腰痛、脊椎骨痛、坐骨神經痛。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一寸到二寸。或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針感:酸脹感。

66、火明穴

穴位:在火枝穴(在後腿膝窩橫紋正中央直下四寸處。)下一寸。距膝橫紋五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皮神經、心之神經、脊椎神經、腦神經。

主治:頭痛、項痛、肩酸痛、背痛、腰痛、脊椎骨痛、坐骨神經痛。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針感:酸脹感。

67、火通穴

穴位: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即「十四經」之解谿穴上一寸處。

解剖位置:腓腹神經、心之神經、腦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肺炎。用三稜針點刺青紫筋出血特效。治療方法:放血法。特效主治:久年頭痛、低血壓過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腦神經衰弱、項緊痛、偏頭痛。特效配穴:火通穴治療久年頭痛(特效)、低血壓過高(特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腦神經衰弱(特效)、項緊痛(特效)、偏頭痛(特效)、針感:酸脹感。

68、金通穴

穴位: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向外橫開一寸。解剖位置:腓腹神經、心之神經、腦神經。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肺炎。兼治肺結核、肺癌。三稜針點刺黑血特效。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三分到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特效主治:久年頭痛、低血壓過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腦神經衰弱、項緊痛、偏頭痛。針感:酸脹感。

69、木通穴

穴位: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向內橫開一寸。

解剖位置:淺排骨神經、肝腎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肺炎。又治兩肋痛、肝腫痛。用三稜針點刺黑血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三分到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

特效主治:久年頭痛、低血壓過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腦神經衰弱、項緊痛、偏頭痛。針感:酸脹感。

70、火羚穴

穴位: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直上一寸。解剖位置:淺排骨神經、肝腎神經。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肺炎。用三稜針點刺黑血特效。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三分到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特效主治:久年頭痛、低血壓過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腦神經衰弱、項緊痛、偏頭痛。針感:酸脹感。

71、金羚穴

穴位:在火羚穴向外橫開一寸。即金通穴直上一寸處。金通穴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向外橫開一寸。治療方法:刺針法。直刺三分到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解剖位置:腓腹神經、心之神經、腦神經。針感:酸脹感。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肺炎。又治肺結核、肺癌。用三稜針點刺黑血特效。特效主治:久年頭痛、低血壓過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腦神經衰弱、項緊痛、偏頭痛。

72、木羚穴

穴位:在火羚穴向內橫開一寸。即木通穴直上一寸處。火羚穴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直上一寸。解剖位置:腓腹神經、心之神經、腦神經。刺針法。直刺三分到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肺炎。又治肝腫大、兩肋痛。用三稜針點刺青紫筋出血特效。針感:酸脹感。

73、上唇穴

穴位:在膝蓋中央下緣。解剖位置:伏在神經、腎之神經。治療方法:放血法

74、四肢穴

穴位:當脛骨之內側,在內踝骨上四寸五分。

解剖位置:伏在神經、心之支神經、四肢神經、腎之分支神經。

主治:四肢痛、頸項痛、糖尿病。左病治右,右病治左。

針感:酸脹感。直刺五分到一寸

 

转载自一指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氏奇穴全集16
<<最新實用董氏針灸奇穴全集>>------董景昌、胡文智
最新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32
《学董氏奇穴笔记》(下肢)11---20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
董氏奇穴全集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