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固《东都赋》赏析与白话文翻译

X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博览群书,通晓诸子百家之学,性格宽和容众,不因才高凌人。初继班彪《史记后传》,被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其弟班超上书力辩,得释。后召为兰台令史,与当时学者陈宗、尹敏、孟异共作《世租本纪》。奉诏继续完成其父所著书,历20余年,修成《汉书》,文辞渊雅,叙事详赡。括中强调帝王正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以儒家思想为依据。
班固自为郎后,遂与明帝亲近。当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至章帝时,由于皇帝雅好文章,班固愈得宠幸,建初三年(78),升任玄武司马。建初四年十一月,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北宫白虎观召集当时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临裁决。此时,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同时,班固又根据五行学说,作《典引》,反映了其正统的儒家思想。章帝末年,班固以母丧离职。和帝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命为中护军随行,参与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命班固写下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刻石纪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永元四年(92),窦宪因阴谋弑逆被迫自杀,班固受牵连,死于狱中。
班固所著文有41篇留存于世,后有散佚,现有《两都赋》等传世。班固死后尚未完成的部分表、志,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补写而成。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赏析:
《东都赋》通过光武和明帝之政绩,盛赞东汉的典章制度:兴礼乐,尚法制,崇俭朴,抑奢侈;文教大兴,德化大成。使百姓“弃末反本,背伪归真”,从而“内抚诸夏,外绥百蛮”。总结了汉代立国兴邦之基,长治久安之源。惟赋中“天人感应”思想较浓厚,是其局限。
《西都赋》与《东都赋》虽分两篇,实为一赋。前者通过西都之繁荣富裕反映汉代经济文化建设之高度成就,后者通过东都之法度教化以反映汉代政治思想建设之重大成果。作者创作思想虽说是前抑后扬,但其艺术效果却是相辅相成,使两赋有如珠联璧合,各呈异彩,共同为上升期中的封建王朝京都勾绘了崭新的艺术形象。于光华说:“昭明选赋,独冠《两都》,正以兼扬、马之长,义正而事实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这些评论,都准确道出两赋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都赋》的前篇《西都赋》以纷繁的形象描绘极力夸耀西都长安的奢侈,并慨叹礼仪法度的泯灭;后篇《东都赋》则转换角度,变侧重形象描绘为描绘与说理并重,着重叙写东都洛阳的仁德礼仪。实际上是“序”中所言的“折以今之法度”的具体艺术实践。
《东都赋》从礼法的角度,从制度上衡量此前赞美西都者所述西都的壮丽繁华实为奢淫过度,无益于天下,而不在规模和繁华的程度上贬西都、褒东都。赋文语言博丽典雅,创新讽喻之方法,增强了讽谏的效果。
《东都赋》立意的重点借东都主人之口极有章法层次地表现出来,颇能发人深省。通篇称颂今朝的盛事:光武中兴、东都兴建、礼仪制度之行、仁义威德之广以及田猎、祭祀、宴饮等具体体现法度的活动等等,从而显示了东汉王朝的声威。然而作品突出的内容是以开国之君光武帝与守成之君汉明帝为典范所体现出来的仁德礼仪。也就是说,作品以“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为主体,雄辩地说明了建都洛阳的英明正确,以及东汉王朝在教化德行方面并不稍逊于西汉王朝的道理。
受时代礼乐文化复兴思潮影响,班固对儒家礼乐理想充满向往。在《汉书·礼乐志》中。他继承了《荀子·乐论》、《礼记·乐记》的儒家音乐理论思想,强调音乐的雅正和颂扬功能。赋中着力描绘了后汉的制度之美,盛赞光武帝重造纲纪之功和迁都改邑的重要决策。而对于身处其时的明帝朝,班同更爆颂美之语,褒扬了明帝朝崇盛礼乐、修明法度、巡狩万国所取得的成就。
作品以大赋惯用的笔法铺陈叙写了增建宫室、开发苑囿、出颂德的目的。铺排之后,又归之于节俭:“于是圣上睹万方之欢娱,又沫浴于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乃申旧章,下明诏,命有司,班宪度,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这样,既展现了东汉帝国的风貌,又塑造了一个“克己复礼”背伪归真,业绩辉煌又肯躬行节俭的帝王形象。无疑,这种意在“宣上德”的作品确有安定社会,维系人心的积极作用。
此赋在文学技巧方面较以前的汉大赋有所独创,如在行文上对偶句式的增加,敞文句式的减少。文中以四六句为主,使行文符合“终奏雅”的模式,加强了
讽喻劝导部分的篇幅,其主旨以讽喻为主。是对以往汉大赋结构谋篇的巨大发展。赋作的结尾部分嘲挪斥责了社会上那些言必称“五经”的泥古不化者,鲜明地反映了作者反对褒古毁今的立场,透露出时代进步思潮对作者意识的影响。

白话文翻译:
东都主人喟然长叹,,说道:“风俗多么影响人们的观念。先生确属秦地之人,只知道炫耀壮丽的宫殿,仗恃险固的河山,虽然理解昭襄与始皇,但先生哪里知道大汉的成就光辉灿烂!”
“大汉王朝之开始创建,高祖由平民登上金銮宝殿,经过多年苦战创立了巩固的政权,这是六经所未能记载,前圣所不曾言传。当此之时,高祖进攻横暴的秦王而应天命,讨伐叛乱反逆以顺民心,娄敬衡量时局而建议定都长安,萧何根据形势而兴建壮丽宫殿。这难道是出于奢侈享乐的欲念?全都是形势所需而不得不然。先生非但认识不到这一点,反把后代求仙、奢侈等事炫耀夸赞,岂不是显得过分愚暗?现在,我告诉先生建武时期的政治,永平年间之政事,使先生知道为政应顺应天道而适应自然,以改变先生的糊涂观念。
往昔王莽作乱篡汉,大汉皇统因而中断,天意人心皆欲诛灭,天下百姓共歼国贼。当时战乱连接,生民几乎死尽,鬼神都将泯绝;沟壑白骨累累全无棺椁收敛,城郭房屋荡然只余断瓦残砖,尸体铺满郊原,鲜血流于谷川。秦王、项羽所造灾祸,未能及此一半,自有文字以来,从未载此大难。下民哭诉上天,上帝观察人间,传命于圣皇光武。圣皇手持天降之祥符,阐释地现之瑞物,披览皇图,考察帝书;勃然起兵,应者如云,昆阳以少胜众,声势有如雷霆。于是横渡大河,跨越北岳,立帝号于高邑,建京都于河洛。继续历代荒废了的事业,根据天意而涤荡弊政;以天地之德为法式创立制度,继承上天意旨而付诸实行。远承唐尧的传统,近接前汉的丰功,使一切生灵繁衍滋长,让四方疆域归于一统。光武帝的功勋已经盖过前代明主,他的事迹已经超过三皇五帝。难道能说他仅仅只与近代圣君并驾齐驱?只与近代明主一样把国务治理?难道能说他只是蹈袭个别圣君的安邦大计?
在光武帝建武初年,天下革新。四海之内,夫妇之道重造,父子之礼始全,君臣之义初建,人伦从此开了新篇,像伏羲氏一样把皇德的基础铺奠。划分州土城池,建立邑镇集市,制作舟船车舆,制造器械用具,这就是轩辕氏所以开创皇业的措施。恭谨地代替上帝惩罚叛逆,适应天命而顺从人意,这乃是商汤、周武宏扬帝业的义举。迁都改邑,有殷王盘庚中兴的准则为据;建都中土,有西周成王隆盛的楷模可依。不凭分封之地与世袭之权,光武与高祖同受符命于上天;克己复礼而始终遵行,光武与文帝同样地恭肃而谨严;效古法据古礼,刻石碑封泰山,光武与汉武同样礼仪光灿。遵六经而与古帝比较德义,观往昔而与先贤论列功绩。仁圣之事既周全,帝王之道也完备。
至于明帝永平之际,则愈加光明愈加协和。于三雍宫举行隆重典礼,明帝将绣龙的礼服穿着。铺叙宏伟的文章,发扬光辉的美德。传颂世祖的庙号,端正庙堂之雅乐。人神之关系的确和谐,群臣之序列又很肃穆。于是车驾出动,沿着康庄的皇衢。巡视四方,考核守牧。观览万邦的民风习俗,考察教化之普及程度;广布帝王的神明,照亮幽远的区域。然后扩充周代京城的旧制,增修洛阳的宫室,宏扬巍峨的雄姿,显现壮伟的气势,向藩国显耀汉京的光彩,让它成为统领八方的标志。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城阙门庭,壮丽神圣,豪华处不越法度,俭朴处也不过分。皇城之外,就原野而建苑囿,疏流泉而为沼湖,蘋藻繁盛以藏鱼,圃草丰茂而育兽,体制同于梁邹,意义合乎灵囿。
如果顺应时节而猎禽兽,检阅车卒而习武事,则必定按照《礼记》中的《王制》,参考《风》、《雅》中有关田猎的诗。观《驺虞》,阅《驷铁》,赞《车攻》,择《吉日》,礼官整饬威仪,车驾方才出去。于是举起鲸鱼形的钟杵冲撞,铸有篆文的华钟发出巨响,登上玉饰的宝车,乘坐六匹骏马所拉的猎车,绣凤的伞盖随风飘动,行进的车马銮铃叮咚,百官小吏如影一般跟从,寝息兵威而隆盛礼容。山林之神在原野护卫,四方之神驾车跟随,雨师遍洒道路,风伯清除尘灰。千辆兵车起动如雷,上万骑卒你进我随,巨型战车在郊野布满,长戈短矛遮蔽了云天,羽旄上扫霓虹,旌旗拂过苍穹。刀矛挥动只觉火花闪亮,旗帜飘荡但见文彩飞扬,刀枪耀空如喷吐光焰,车马奔过似长风翻卷。山岳和着平野,清气随着回旋。日月因而暗淡,丘陵为之震撼。于是苑囿的中央,集中了全部兵将。部曲相并陈,校队列成行。布置了三军,告戒了将领。然后举起烽火,战鼓轰鸣,宣布田猎按“三驱”的原则进行,轻车如迅雷激震,骁骑如闪电穿云。养由基般的射手弯弓搭箭,范氏般的驭手驾车疾行,不射杀迎面逃来的惊惶之兽,不射杀侧面飞过的恐惧之禽。朝前逃的鸟刚起飞就中箭坠落,朝前奔的兽未跑远就受伤难行。指手顾盼之间,获车已经满盈。寻欢而不极乐,猎物而不杀尽。骏马尚有余力,士卒锐气犹存。先驱已上归途,属车缓缓随行。于是向天地宗庙把三牺进呈,还献上麇鹿麏狼兔等五牲,不但敬礼天神地祗,而且招徕各种神灵。
接见诸侯于明堂,宣布政教于辟雍,发扬光明之盛德,显示圣君之仁风。登上高入云端的灵台,考察天降瑞物的吉征,仰观上天又俯察大地,反思皇德是否与天地合一。观览中国而广布仁德,眺望四边而远扬神威,西荡黄河源头,东震大海之滨,北动幽深山崖,南耀朱红之境。直到异域殊方,边界隔绝而不相邻之邦;武帝所不曾征讨,宣帝所未能归降,无不既畏又敬,水陆兼程,奔赴中国而俯首称臣。于是哀牢倾服,永昌归顺。春天诸侯朝觐,一齐会同洛京。这一天,明帝接受四海所呈之版图户籍,受纳万国所贡的异宝奇珍,内安华夏诸侯,外抚蛮邦夷民。继而盛陈礼乐之器,供帐于云龙之庭。百官引各藩王入宫,先行朝觐的礼仪,后瞻君主的圣容。宫庭满陈佳肴千种,美酒万钟,金罍列成队,玉杯排成行,将美味尽用,把三牲遍赏,进餐伴以《雍徹》之乐声,乐师指挥演奏的进行。陈列编钟编磬,布置琴瑟箫笙,钟鼓之声庄重悠永,管弦之声激越热情,五声高奏,六律弹尽,《九功》的歌声嘹亮入云,《八佾》的舞姿高雅动人;《韶乐》、《武乐》尽奏,太古之曲毕陈;四夷之乐穿插其间,因大汉声威影响遥远,《僸佅》、《兜离》等曲也来此助欢。万种音乐齐备,行完百种礼仪,皇帝欢愉,群臣沉醉,此时天降烟煴,调和人间元气。然后撞钟宣告礼毕,百官方才谢恩退去。

君王见万方如此欢乐,享受着上天赐予的恩泽,惟恐奢侈之心萌生,而怠慢于田间劳作。于是重申旧有的制度,下达圣明的诏书,命令有关的臣僚,把具体的章程宣布,崇尚节俭,表彰朴素。摒除后宫的奢侈装饰,减少乘舆的车服用物;贬抑工商之末业,振兴农桑之要务;于是天下百姓弃工商而重农耕,背虚伪而归真诚。妇女精于织纴,男子专于耕耘;采用陶罐、葫芦等质朴器皿,选择颜色素淡的俭朴衣裙;轻视精美的衣裳而不穿着,鄙弃奇丽的饰品而不以为珍;弃金于山,沉珠于渊。于是百姓涤净污秽观念,取法于天道自然;形神保持澹泊宁静,耳目不为外物沾染。嗜欲之根源去净,廉耻之思想产生。万民之心情优游乐业,自得自尊;万民之品德如玉之润,似金之声。因此,四海之内学校如林,青年学子济济盈门。进献酬答之礼仪往来交错,俎豆之类的礼器陈列繁多,堂下的学子起舞,堂上的师尊咏歌,舞蹈颂扬帝功,歌声赞美仁德。尊卑饮宴之礼已毕,赞叹美德具备的皇帝。各人发表良言宏议,内怀中和之德,吐纳天地元气。最后齐声颂扬:多么伟大啊,这圣明的时期!
如今论者只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伏羲、文王之《易》,论孔氏之《春秋》,很少能通古今之演变,探汉德之渊源。先生对过时的旧章陈典颇有钻研,对往日的奢侈风习又很迷恋,温故知新已属不易,想知当今盛德就更为困难。况且长安与西戎相连,位置偏处西部,四面关塞险阻,借以作为防御,怎比得上东都,居于大地中部,平旷通达,万方归服,有如车轮辐条,都集中于车毂?西都依傍秦岭、九嵕之山,挟带泾水、渭水之川,怎比得上东都四河贯穿,五岳岿然,河图、洛书之瑞,都在水中呈现?西都的建章、甘泉,接纳众神列仙,怎比得上东都的灵台、明堂,是宣扬教化之宫,统和天人之殿?西都的太液、昆明之池沼,畜养鸟兽之囿苑,怎比得上东都之辟雍,环水既深且宽,象征道德之富,如像四海无边?西都之游侠逾法越纪,犯礼侵义,怎比得上东都之人同遵国家法纪,都有谦恭容仪?先生只知道阿房宫高耸入云,哪里知道东都的制度无比昌明;先生只知道函谷关可以封锁,哪里知道王道的威力无往不胜!”
东都主人的话尚未说完,西都宾客惶恐得变了容颜。他退席下了阶沿,情绪异常低沉,拱手告辞欲还。主人说道:“请回来坐下,我将告诉你颂诗五篇。”宾客既已听完,不禁连声称赞:“多美好啊,这些诗篇!意义比扬雄之赋更正,内容比相如之赋更真,不仅是由于主人有丰富学问,更主要的还是时代的真实反映。小子志虽大而才鲁钝,不知浅深,既闻诗中所言的正道,定将把它吟诵一生!”
其诗为:
明堂诗
啊!光辉的明堂,是多么明朗。圣皇祭祀祖先,礼仪庄严辉煌。上帝亲临宴会,五神依次就位。有谁可以作陪?世祖光武皇帝。天下所有诸侯,各尽自己职守。啊,盛德无比光明,必致无限幸福。
辟雍诗
辟雍环绕清流,碧波滚滚滔滔。圣皇亲临雍宫,连接舟船成桥。国老德高望重,有如慈父长兄。圣皇仪容谦诚,孝友之心光明。啊!显赫光耀的圣君,大汉道德的典型。德化万民如神,将见大功告成。
灵台诗
灵台既已建成,楼台崇高入云。明帝经常登临,考察瑞物吉征。日月星辰明丽,五行井然有序。轻拂的祥风和煦,飘着舒缓的甘雨。田畴的百谷繁荣,郊原的众草茂盛。连年都获得丰收,啊,圣皇是多么欢欣!
宝鼎诗
山岳生产贡品啊,河水献出奇珍。山川放射金光啊,升起朵朵祥云。王洛山发现宝鼎啊,色彩纷繁而交映。焕发灿烂的光辉啊,布满美妙的龙文。进奉宗庙殿堂啊,献于祖先神灵。显示先皇灵德啊,亿年永播清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43)《八佾篇》第3章,“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
《八佾篇》第三章
彦滨说《论语》第9集
28第二十八掌 明道。
中国国学网-- 东汉京都赋是怎样崛起的?
王尔:光武“受命”与永平制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