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解读:乳腺癌十大高危因素

年轻的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了,在喧嚣声中,我们希望这位用自己的角膜为2人带去光明、用勇敢为千万人送去信念的天使一路走好。逝者已矣不可追,但她的经历为每位女性敲响警钟。

本刊特邀全国乳腺癌临床专家和流行病专家,遴选十大乳腺癌危险因素。如果你有以下≥1个危险因素也不必担心,注意预防、及早治疗是关键。

同时,本周微信定为“乳腺防治周”,摘录乳腺科权威专家对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识。今天的乳腺知识普及请返回看微信最后一条图文(乳腺科韩宝三:解答患者对乳腺超声检查的种种疑问)。


独家解读:乳腺癌十大高危因素

1、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停经较晚(55岁以后绝经)

①初潮年龄小的妇女患乳腺癌概率大,且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乳腺癌均有关系。

②初潮年龄每推迟1岁,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20%。

③初潮年龄小的育龄期妇女其体内的激素水平较高,而月经周期较短,因此暴露于内源性雌激素环境中的可能性较大,这是造成这部分妇女易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

④45岁前人工停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55岁后自然绝经者的1/2。

⑤停经每推迟一年,患乳腺癌的概率增加3%。

实际上,无论是初潮早还是绝经晚,都是妇女的月经史延长了。有资料报告,40年以上月经史者比30年以下月经史者发生乳腺癌的概率增加1倍。


2、未育、未孕,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5岁

①女性如果从未怀孕或从未生育,或者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5岁,其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生育过的妇女高2~4倍。

②妇女第一胎正常妊娠年龄越小(18周岁后),她一生患乳腺癌的概率也越小。

③这些危险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40岁以后诊断为乳腺癌的妇女中,而非年轻的乳腺癌病人。


3、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

①乳腺癌高发区较低发区人群的母乳喂养普及率低。

②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


4、母亲家族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

①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患乳腺癌的美国妇女,其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较无家族史的高2~3倍。若一级亲属在绝经前患双侧乳腺癌的话,相对危险度更是高达9倍。

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4.5。

③有时乳腺癌也可表现为家族集聚的特征,即父系或母系中至少有3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


5、停经后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

①绝经后患乳腺癌者体内总雌激素水平较健康女性体内总雌激素水平高15%~24%。

②未用过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后妇女,其血浆雌激素水平低,乳腺癌的危险性也较低。

③妇女停经后因种种原因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患乳腺癌的机会。


6、中年以后,尤其是绝经后体重持续上升

①体重增加与乳腺癌有关,尤其在绝经后。

②妇女体形逐渐变胖者,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以60岁左右妇女为甚,每增加10千克体重,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

③少女时期高热量饮食使生长发育加速及月经提前,从而也会导致中年以后体重增加,最终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7、有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

①增生性病变,如单纯增生性病变,中度或红色增生、乳头状瘤伴纤维血管核心,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稍增高,以伴有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尤甚。

②乳腺中、重度增生,预示病人的乳腺癌发生风险高于人群1.5~4倍。

③当细胞异型性明显时,危险度可增至3~5倍,如果再合并亲属乳腺癌史,这种危险度可增至11倍。


8、精神抑郁、性格内向、工作压力大

①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②长期精神压抑,处于紧张状态,与不良生活方式叠加在一起,可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③城市女性患乳腺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增高。


9、嗜食肉类、煎蛋、黄油、奶酪、动物脂肪等高脂饮食;每天饮白酒3次(大于15克)以上

①脂肪组织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②各国乳腺癌的死亡率与各国平均脂肪消费量呈正相关,即脂肪消耗量越多,乳腺癌的死亡率越高。

③每天饮酒3次以上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50%~70%。


10、儿童时期曾接受放射线治疗

①放射线可能损伤机体DNA,尤其在青少年时期。

②在长崎及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乳腺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③接受放射线治疗产后乳腺炎的妇女,以及因胸腺增大而行放射线治疗的女婴,日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增高。

④暴露于放射线的年龄越小,则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大。


实际上,乳腺癌的危险因素除文中提到的十大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因素尚未得到科研和临床最后证实,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盲目滥用丰乳药品和保健品等诸多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


支持专家:

徐光炜教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名誉院长)

邵志敏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

宋三泰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

张保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

李树玲教授(原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

沈坤炜教授(瑞金医院乳腺中心主任)

徐兵河教授(中国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

吴凯南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主任)

王永胜研究员(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

高玉堂主任医师(上海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荣誉所长)

金凡主任医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
警惕:这10种女人最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简介
【3.8节关爱女性系列之】关注乳腺增生,你有哪些疑问?
诱发乳腺癌的罪恶元凶
警惕!这10种女性最容易患乳腺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