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的轻与重——目睹肝癌晚期患者的死亡全程

刚刚跨入临床前线的实习医生们,当面对患者的生离死别时会有何种感悟?这篇文章或许能触动到你的心灵深处。


作者:辛巴不去北极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作为一名普外科实习医生,8个月前刚踏出医学院校的大门,便立马走上临床第一线,直面患者的生死。


曾经也曾想过自己的死亡,死了就要与我的亲人永别,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再也不能到达向往的地方,就再也没有了思想。甚至连担心上述问题都是多余的。这么一想,只觉得死亡让人感觉很绝望,它让你化为了虚无,你再也感知不到这个世界。但死亡又很平常,生离死别每一日都可能上演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感慨——目睹肝癌晚期患者的死亡全程


前不久收了一个病人,因“腹胀、腹痛2天,加重4小时”入院。病人是肝癌晚期并大量腹水形成,已经没有手术指征。


病人来时意识清醒,测腹围115cm,考虑为大量腹水引起的胀痛,故予腹腔穿刺留置引流管治疗。病人痛得难受,一直要求开止痛药。我们把能符合规定的止痛药依次开了个遍,他才感觉好受了些。


解决了他最主要的疼痛问题,得空后我仔细看了他的病历,才发现他从确诊肝癌到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到现在勉强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只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而病人发现乙肝病史已十余年。我想,他和家属若是能对他的身体健康多一点关心,坚持每年做一次B超,又怎会到今天回天乏术的地步,他本是有希望的。


现在每天能做的仅是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腹水改善呼吸,予止痛药减轻疼痛。而他仍一步步走向衰竭。老师清楚,家属也清楚,我们只是在等待,等待某一天死神的降临,也许是下一刻,也许奇迹般地能再向上天偷些许时光。


几天后,死神还是在意料之中来临了。查房时,他的血压降至了84/49mmHg,立即呼叫护士准备抢救材料,给予多巴胺和平衡盐溶液后血压升至95/52mmHg,血氧饱和度95%。


我的老师告知家属病情随时会加重,有可能上气管插管及转去ICU,问需不需要抢救。患者妻子听后立时颤巍巍地哭起来,忙打电话给她的儿子希望儿子过来做主。期间患者血压时降时正常,血氧一度降到75%。他的妻子一直哭嚷着病人的名字,叫他坚持到儿子出现。


几小时后,自患者入院现身后再也未出现过的儿子终于赶到,比起想象中的悲痛,他脸上更多的是烦躁,以及对他母亲哭泣的呵斥。儿子表示放弃一切抢救措施,仅维持基本药物治疗,让病人撑到其他亲人赶来见最后一面。


病人知道儿子来了,转头看了一下。他妻子忙问对儿子可有什么交代,他已经虚弱到无法出声,只能摇摇头。


陆陆续续地,所有至亲的亲人都到了。每次病人生命体征波动或调整用药时妻子总是大声哀嚎,而患者此时已对外界无反应,对光反射迟钝。好几次哀嚎着的妻子突然哑声然后往后一仰往地上一坐,众亲属熟门熟路地知道何时该拉住她。


儿子除了对母亲行为表示愤怒外,一直默默站在旁边替父亲擦拭眼里的分泌物。患者已经滴入4000ml平衡盐溶液,但已经一天没有尿液,血压还是持续在降,最后上了肾上腺素。生命体征暂时又平稳了。但我们都清楚,一会血压还是会降。


一开始,每隔3分钟左右收缩压下降10mmHg,血压一直降至72mmHg,此后每隔3分钟降5mmHg左右。


医生和患者家属此时能做的,只有等待。


几个小时过去了,儿子一直默默坐在父亲旁边,妻子和其他亲属在商量后事。病人血压已经降至44mmHg,但心率一直保持在72次/分,血氧一直在95-97%波动。


妻子在患者床边重复了一遍又一遍,问病人是不是很痛苦,痛苦就走了吧,不要再坚持了。而此时的病人已瞳孔涣散,失去了意识。


最终,妻子征取几位亲属的意见后决定停止一切治疗。儿子默不作声不表态。从停止药物摘下面罩吸氧到病人心率逐渐降为0只用了大约1分钟左右的时间。


生命如此脆弱,没有外界的支持凋亡地如此迅速。但生命也如此顽强,已是强弩之末却仍可坚持那么长的时间。


当妻子看到心电监护上显示心率为0,心电图为直线后大声哀嚎呼喊病人不要离开。也许是听到了妻子的呼喊,或是对世界仍有留念,患者原本为0的心率又迅速升为20,但很快又降至0。


确认病人离开了,所有人都很平静,我也静静地离开了病房。


敢问未曾谋面的“孙子”,人情为何物?


这次经历让我想起以前管过的一位老爷爷。他两度住院,第一次来的时候拉住我聊天,说他有个孙子,已经高中了,他很想念孙子,想回家。说着说着老人眼泪就流了出来。我知道他口中的孙子从没来探望过他。那次老人住院只是COPD加重,症状好转后就出院了。


很快,他又来第二次入院。他还记得我,还是一样拉着我的手,希望我能送他回家。然而,没想到白天还嚷着回家的老人晚上11点的时候反应迟钝了,CT发现脑部多处出血。通知家属,赶来的只有女儿和孙女,老人口中一直念叨的儿子孙子从未出现过。


想起老人思念孙子流下的眼泪和声声回家的哀求,我心中全然不知是何滋味。他女儿得知老人病危随时可能离开的时候也只是淡然,孙女更是一脸冷漠。老人蓄满眼泪的双眸就此印在了我心中。该去苛责他儿子孙子不孝吗?该去问问女儿孙女为何面对亲人的病危却满脸默然吗?坦白的说,那时候我心中是不甘的。我似乎在期待着什么,期待看到亲人的离去令她们悲痛不已,还是希望看到她们眼中丝丝的关怀?


守护,才是最大的慰藉


我深知,作为一名实习医生,即使满怀感慨,对此我并不能做些什么。也许这应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句话“别人没有你成长中的优势,所以不要轻易对别人做出评论”,也许她们与老人接触并不多,也许老人长久忽略了她们,也许…我在脑中假设出了无数个“也许”,但我的心底里仍觉得,面对至亲的病危和离世,人们不该如此漠然。


肝癌病人的儿子至始至终都很沉默,并阻止他母亲的大喊大叫。我想,他是对的。鲁迅曾经提到过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是在他父亲逝去之前大喊父亲的名字,这让原本已了无生气的父亲多受了一会痛苦,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他会选择默默让父亲离开。


当病人离开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生者能做的是守护,减轻病人离开时的痛苦。家属拒绝抢救,让病人少遭罪,这或许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安静地让逝者了无牵挂的离开,既是生者的体贴,也是逝者的幸运。


我感触于那众多家属的无动于衷,那老人被遗弃的悲苦。逝者已逝,活下来的人还要继续他们的痛苦和挣扎,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还要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往前走,所以他们只是在逝者离开时稍稍停留,又再继续他们各自的人生。


这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薄凉。庄子妻死,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的解释是生命回归自然,没什么可悲伤的。但古往今来仅此一个庄子,我们大多数人仍为凡夫俗子,堪不破这万丈红尘,伤春悲秋,为何独独对与自身紧密相关的生命的离去平淡至斯。


是这个世界太多纷扰分散了心头的乌云还是心太小容不得伤害的侵入?心里其实明白,活下去的人继续积极乐观地生活才是应该推崇的,但我私心还是想他们能为亲人的离去感到悲痛,借以证明曾经有一个这样的人活过。这世上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肉体死去的人,那这人就并没有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属笑着问:只是肚子痛也会死人?
治疗肝癌一例
尊严死,生命最后的抉择
凌晨,病人穿着寿衣来了医院!
为“生前预立遗嘱”点赞!!!
发现肝癌没治疗,却活了四年多,如今重了家属又选择放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