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嘉庚曾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2019年是新加坡开埠200周年,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行了20元面额的新钞。

新钞的背面印着8位新加坡的先驱人物。

其中一位

就是著名华人教育先驱、南洋侨领陈嘉庚

1874年10月,陈嘉庚出生在福建同安的集美镇。陈嘉庚的父亲早年赴南洋经商,也就是“下南洋”。“下南洋”,在福建、广东也称'过番',指到南洋一带谋生。

1890年,16岁的陈嘉庚离别了故乡去投奔南洋的父亲,他跟随父亲在新加坡学着打理生意。

不久,陈嘉庚握住了橡胶行业飞速发展的机遇,他创办的企业成为南洋最大的橡胶生产和制造商,被誉为“橡胶大王”

“久客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在南洋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陈嘉庚,目睹近代中国遭受的内忧外患,亲历海内外同胞受人欺凌的屈辱,开始探求民族自强和复兴的道路。

身处海外的陈嘉庚心系故土。他认定,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学是国民的天职。1894年,陈嘉庚在家乡开始创办集美惕斋学塾,后来这里成为囊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集美学村。

1921年5月9日,陈嘉庚创办了福建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他之所以选择5月9日作为建校日,是因为6年前的这一天是日本威逼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最后通牒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国耻日”。

学校开办之后广聘名师,鲁迅、林语堂、顾颉刚、孙伏园等著名学者纷纷应聘来厦门大学任教,甚至一度传说“半个北大”来了厦门

然而,20世纪20年代中期,陈嘉庚的事业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危机。金融危机从西方发端,迅速席卷世界。全球橡胶行业急剧下滑,陈嘉庚的生意遭受重创。

朱水涌

厦门大学教授

当时汇丰银行和一个财团对陈嘉庚说:“没关系,我们注入资金,把你这个嘉庚公司重新让它发展起来。但我们有一个条件,不能再办集美学校,不能再办厦门大学。”陈嘉庚说了一句话:“公司可以关门,学校不能不办。”

后来,陈嘉庚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如果学校不办,我误了青年,而且更重要的是误了我们社会,误了我们国家。

“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陈嘉庚卖掉了三座别墅和自己名下的橡胶园作为厦大日常运转的经费。运营大学令陈嘉庚背负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直至1937年春,为了厦门大学有更好的发展,他把学校无偿捐给国民政府。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烽火随即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38年10月10日,在南洋华侨中学的大礼堂内,南洋华侨济济一堂,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被推选为南侨总会的主席

南侨总会成立后,南洋各地80多个筹赈会和1000多个分会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为中国抗战筹赈捐款,派遣侨胞回国参战,有力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战。 

1938年8月,中国抗战的重要国际补给线滇缅公路全线竣工通车。这条公路全长1100多公里,从昆明直达缅甸的腊戌。当时,世界各国和海外华侨支援中国抗日的军需物资,大都依靠滇缅公路运输。

如此险恶的运输线,必须技术熟练的司机才能胜任。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会开车、会修车的人寥寥无几,临时培训又来不及。在这个关键时刻,陈嘉庚挺身而出。

1939年2月7日,他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名义发布通告,招募华侨机工。巡回集会上,陈嘉庚上台演说,鼓励华侨回国参加抗战,拯救国难。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南洋华侨青年踊跃报名。仅用10天时间,第一批严格筛选的80名优秀机工就集合完毕了。

在崎岖险阻的滇缅公路上,华侨们冒着枪林弹雨将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送入国内,为中国抗日战争赢得了重要转机。

陈嘉庚时刻关心着祖国抗日战况和南侨机工的命运。1940年,他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赴滇缅公路慰劳南侨机工,并亲临前线慰问抗战将士,考察华侨捐款、捐物的开支情况。

然而,随后的重庆之行却让陈嘉庚对国民党深感失望。陈嘉庚一行在重庆目睹了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腐败,生活的奢靡。

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陈嘉庚去了延安。就在杨家岭的窑洞前,毛泽东亲自招待了陈嘉庚。

陈毅明

华侨博物院前院长

毛泽东说,这只鸡是邻居送的母鸡,还在生蛋,这是听说我有远方的贵客来,邻居特地送来的。这个菜是我自己种的菜。

毛泽东坐在未经打磨的石桌旁,向陈嘉庚描绘未来的中国,这让陈嘉庚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在延安考察了一周之后,他返回南洋对大家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不断蔓延。1941年12月8日,日军入侵南洋群岛。作为著名的华人抗日领袖,陈嘉庚成了日军通缉的对象。1942年1月30日,在爱国华侨和集美校友的掩护下,陈嘉庚离开新加坡赴印尼避难。

陈嘉庚为防备日军的抓捕,蓄须易容,随身携带毒药氰化钾,随时准备牺牲。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年过七旬的陈嘉庚才于当年10月离开印尼,回到新加坡。

陈嘉庚回来了!500多个华侨社团联合举行隆重的欢迎大会。远在延安的毛泽东特地向大会发去贺词,贺词中称陈嘉庚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49年1月,毛泽东正式邀请陈嘉庚参加将于北京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5月,陈嘉庚辞别南洋的友人,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9月的北京洋溢着准备开国大典的热烈氛围,陈嘉庚参加了全国政协筹备会,出席了开国大典,他欣慰地看到: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诞生了!

陈嘉庚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回到祖国怀抱的陈嘉庚,怀着无限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京病逝,享年88岁。巨星陨落,举国同悲。他的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首都各界举行公祭。同年,陈嘉庚长眠于故乡厦门集美。

陈嘉庚延续了华侨爱国兴教的传统,薪火传承至今不息。由他兴办和资助的118所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嘉庚学子,为祖国建设和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而他“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人生信念,更是不断激励后昆。 

敬请收看今天(4月2)22:00

CCTV-4《国家记忆》
《华侨旗帜 陈嘉庚》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点击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关注《国家记忆》!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编审:王海涛 赵   斌

主编:陈   曦 崔   明

本集导演:王雅丽

编辑:史佩仑 王亭雅 王自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人华侨的故事(三十)抗战中的华侨旗帜陈嘉庚
最后一位“南侨机工”去世,他们的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循迹晓讲
陈氏名人——陈嘉庚
厦门传奇人物“陈嘉庚”
他们值得被铭记!重温陈嘉庚与南侨机工抗战历史-微信精选-厦门日报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