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四十年城市发展已星火燎原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承办的中国城市改革开放4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丁士出席并致辞,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杭州市原市长仇保兴发表主旨演讲。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魏长宝主持。

《报告》发布2017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北京、天津、苏州、南京、武汉。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所有发展的基石。与2016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前5名没有变化,6到10名变化明显。具体来看,北京取代天津,位居第6位,天津则下降一位排在第7位,苏州上升一位排在第8位,南京则直接上升三位进入十强。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总体分布格局与2016年基本一致,中部仍然只有武汉进入十强城市榜单,除此之外,其它城市都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从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来看,上海处于领先地位,而从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来看,台北则名列前茅。

《报告》指出,2017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十强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澳门、成都。可持续发展决定城市的真正未来。与2016年相比,前7位城市排名未出现明显变化,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仍保持在全国前列,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中部城市武汉列第8位,西部城市成都首次进入十强榜单,从2016年的第13位跃居至2017年的第10位,成为西部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主要代表。总体来看,大多数城市对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热情高涨,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越发激烈,中西部部分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报告》指出,2017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十强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广州、南通、南京、澳门、镇江、宁波和深圳。宜居城市是城市人才争夺的首要砝码。与2016年相比,香港继续独占鳌头,并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无锡则继续位居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榜第二位,而杭州、南通、南京和宁波的宜居竞争力有所提升。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地区有六市入选,珠三角地区则有四个城市入围。

《报告》发现,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以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为标志的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越发凸显;中部地区人口持续回流,东中一体趋势加强,“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城市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首先,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劲增长带来人口回流,东中一体的趋势日益明晰。其次,城市群核心城市人口持续流入,特别是中西部核心城市的单核集聚效应不断强化。最后,人口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成为城市竞争的新领域;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发生产业空间重构,东中一体趋势日益加强。在城市群之间,制造业向中部城市群集聚,高端服务业向东部发达城市群集聚,非城市群内城市制造业向城市群集聚,产业结构趋于低端服务业化。在城市群内部,成熟城市群内核心城市趋于高端服务业化,制造业向周边扩散;成长中城市群内核心城市通过外引内聚实现制造业加速集聚。

《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报告》提到,中国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已经从1978年的星星之火发展到2018年的燎原之势。在这40年中,城镇数量快速增长与规模急剧扩张并存,城市人口惊人聚集与城市社会加速形成相依,城市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与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齐驱,城市空间快速蔓延与时空距离不断压缩同在,城市微观经济和社会治理日趋迈向现代化。

《报告》认为,中国城市崛起的因素与机制源自“一二三”,即释放一个动力,通过两个手段,利用三个力量。一个动力即行为主体追求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中国城市星火燎原的火种;两个竞争即市场竞争和政府竞争——吹起中国城市星火燎原的春风;三个杠杆即全球分工、伟大的农民工、非农集聚——中国城市星火燎原的燃料。

《报告》强调,中国城市的星火燎原和整体崛起,无论对中国、对世界还是对人类文明,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它直接推动民族繁荣富强梦想的实现,带领城乡跨入文明现代社会的大门,打破传统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加快人类文明的进程,改变世界的发展格局,显现城市文明的伟大力量,支撑国家的持续成功,同时也刷新了经济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城市经济学的实践基础。

为总结城市发展经验,探索城市发展动力,解释城市成功的原因,《报告》使用近40年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增长两个标杆,非资源城市和近年人口净流入两道门槛,从内陆28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选出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排名不分先后):深圳、广州、厦门、珠海、佛山、中山、汕头、乌鲁木齐、北京、三亚、苏州、郑州、上海、天津、东莞、太原、兰州、南昌、江门、常州、大连、重庆(中心城区)、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芜湖、青岛、武汉、长沙、成都、昆明、西安、银川、温州、福州、济南、株洲、南宁。改革开放创新突出,全球联系区位条件好,以及国家和区域中心性强的城市在过去40年获得更好的发展。

据了解,此次学术研讨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研讨系列”活动。此次发布的《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16次年度报告,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报告》详细评价了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状况。从整体上衡量了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以及有关方面距离理想状态的差距。

记者郑成宏 实习记者黄亚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
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来了!你所在的城市上榜了吗?
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合肥表现亮眼!
最新城市竞争力报告:山东4城市入围,济南青岛烟台各榜单排名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公布,苏州又亮了!
无锡跃居内地第一!中国宜居竞争力十强城市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