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居北碚|探寻北碚的前世今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不论是从羁旅乡愁的人文性来说,还是从深具画面感的秋景描写来说,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都堪称经典。

而诞生这首诗的地方,不远,正是北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碚新城是一座卓尔不群、融合天赐青黛山水和深厚人文底蕴的生态宜居城区。

时光回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碚现代化逐渐拉开序幕,时任峡防局局长的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北碚地区开展的乡村建设试验,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唯一一个地处西南的实验区,却也是民国时期众多乡村建设试验中持续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一个试验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晚清民国那变幻动荡的百年里,一个个先驱的出现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可谓是影响极大。南通因实业成为了近代第一城,杭州因西博会开启了近代化进程,而北碚这座偏居西南的小城则注定因为它的乡村建设而名垂青史。

在卢作孚先生的主持下,北碚成为战时民族实业脊梁。

1933年,北碚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

1938年,北碚组建了当时四川最大的煤矿——天府煤矿(供应重庆地区1228家企业的  70%的工业燃煤和近100万市民的民用煤);

1938年,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史称“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39年抗战时期大后方最大的现代化纺织厂——三峡织布厂;

北碚城区是卢先生邀请丹麦设计师守尔慈先生规划设计的。

先规划再建设的现代理念在当时就算是大城市也是少有的。

小小的城区,包含了医院、体育馆、公园、图书馆、科学馆、电影院等等,五脏俱全。

彼时他以北碚为中心进行的乡村城市化建设,使得北碚这个昔日的穷乡僻壤,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被誉为重庆北戴河的北温泉公园

曾几何时,北碚是中国最大的科学文化中心

“最大的科学中心是在一个小市镇上,叫作北碚,位于嘉陵江西岸。此镇所有科学团体与教育机关,不下十八所,其中大多数都很重要的。”

——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1943

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科学院。

陪都的陪都:抗战时,国民政府的机关、教育、文化等单位上百家云集北碚。 

文化四坝:老舍、冰心、梁实秋等文化教育名流巨擘3000余人相聚北碚。

北碚夏坝与沙坪坝、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齐名为“四川文化四坝”

 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北碚定为“基本教育实验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数十年的乡村建设,使北碚成为清洁、美丽的花园小城。

当年修建的学校,今天已经是著名的学府;

当年建设的公园,如今成为著名景区;

当年道路两旁种下的梧桐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了北碚城市的独特景观。

大批的投资创业者和游客纷至沓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丨2019国考副省第三题
一代船王卢作孚:航运巨子,国士无双
商会动态丨我会参加重庆市纪念卢作孚诞辰130周年座谈会
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晏阳初 梁漱溟 卢作孚
刘重来:被遗忘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写在《卢作孚乡村建设研究》出版之前 - 风雨故人来 -...
卢作孚当年如何在北碚搞“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